金黎扬

1992 出生于江苏常州

2015 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
2017 就读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2019 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获硕士学位
现居南京和常州,职业艺术家
 
主要展览
2021 花•非花,江苏女性艺术家云展,现代快报,南京,中国
2021 新天•Brave New Land 当代艺术作品展,爱涛美术馆,南京,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艺术手记
· 艺术手记
· 艺术手记
相关评论 更多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艺术手记>>

 隐隐约约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

思绪回到了年幼时有记忆的时候,
“G-e…Ge…Ge 哥哥”父亲拉着我的手触摸他的喉咙以及嘴巴里面的舌头上,
感受到舌头与上颌之间的碰撞,
喉咙发出声音的震动。
在年幼时第一次触摸到这种感觉,原来声音是这样发出来的。
我每一次看着父母的嘴唇的动作来判断他们在说什么,
渐渐地,好像自己有着一种超能力。
因为听力的缺失,因为每一次都在看着嘴唇来学习发出声音说话,
所以慢慢地,我能看懂唇语
这大概是我与常人的不同之处吧。
当我带上助听器的那一刻起,
四面八方的声音呼啸而来,形成了一种杂乱的声音冲刺着我的耳膜,
顿时头脑一片爆炸,
我无法分辨出这是什么声音,那是什么声音,
巴不得把双耳带的助听器拿下来,还自己一片清净。
在父母的迫使下,我每天要带着助听器,并且习惯它。
记得我来到乡间小路的时候,
我听到了风声,农田干活敲打的声音以及孩子们在玩闹的声音,
那个时候我对这个有声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与憧憬。
直到我逐渐长大,
我认识到了我与其他人的不同,
学校里上课的时候,我听不清老师的讲课的内容。
老师安排课堂学习交流,我融入不进去。
老师安排每一位学生上台演讲,内心充满了抗拒。
老师默写的时候,我跟不上进度。
后来我每次会在讲课的前一天自己看书学习,学会书本上的知识。
后来每次默写的时候我都会把所有的内容都写上去,来证明我已经全部都记住。
后来演讲时不得不战胜内心里的恐惧,来面对台下的每一张张看我的脸庞,
在一个班级里,我永远就是最特殊的那一个。
我仅仅只是听不见而已,
内心有一百种,一千种声音在告诉我自己,
你和他们不一样,你和他们是不同世界的人,因为你听不见。
内心的恐惧,迷茫,抗拒在一点点的加深,
原来,你需要比常人努力很久
原来,你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要比常人多
原来,你失去听力,就应该承受常人所没有承受的那些
 
因为喜欢安静的性格,
能静得下的心使我喜欢上了画画。
因为这些都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
画画有很多媒介,
我可以利用这些媒介来表达我所有的情绪。
画画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一直陪伴到我至今。
在画画的世界里,才可以做回我自己。
在画画的世界里,我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目光。
在画画的世界里,我可以随意表达我的真实情感。
也同样希望,就算过了很多年以后,
我已经满头白发,我也依然在画画。
作品堆积久了,才发现我走了很长很长的一段路,
并且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有一种孤独,是很想努力地挺清楚却听不见的一种深深的无奈。
直到过了很多年,我克服并且习惯于这种感觉。
后来我慢慢地喜欢并享受如死寂般的安静的世界。
这种东西,它会伴随着你如影如随。
 
2019年,我走过了20多年头.
到现在,我依然觉得我还是很快乐,
听不见而已,没什么大不了,
我能正常的和别人沟通,我也没什么不同。
我能和他们一样正常的学习,读书,也没什么不同。
我也有很幸福的家,很爱我的父母,我的弟弟,也没有什么不同。
上帝夺走我的听力,大概是不想让我听到太多的负能量的事情。
既然上帝赋予了这些
那就纯粹地活着,纯粹地画画,纯粹地去热爱这个世界…
这样,也挺好。
 
                                    小耳朵 随笔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