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随笔1
我喜欢画塔,在我的眼里,塔已不仅仅是一道风景,一种风格独特的建筑,更是人类历史中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文化符号。它静默耸立,诗情涌动,充满禅意。作画时,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样的意象——塔指向苍穹,苍穹中星云幻化,它的身影就在这幻化中渐渐消隐;它俯视大地,世事更替变迁,烟火明灭,塔也终于渐渐老去——残缺、剥离、耸立或倒掉,一砖一石,布满时间沉淀的痕迹。
塔这种特有的气质,无疑映合了我所追求的虚浑大气的审美理想 ,我用一种仰望的态度来表达我所感应到的某种精神的信息,我希望我的画面能具有一种沉郁厚重的美感。简洁的构图有利于表现塔立于天地之间的气象,强化了一种现实存在的坚实感,但我又不愿拘泥于某一座塔的具象特征,试图摒弃对细节的描绘,“返虚入浑”,笔触之间碰撞出的斑驳陆离的色彩和偶然的肌理效果,产生了一种与现实的游离感。在这现实与非现实交互的氛围中,我的“塔”一座一座,如昨夜的遗梦矗立于眼前,抒写着孤寂悲凉,辉煌温暖的诗情。
艺术随笔2
一片老城,古木参天,晨钟暮鼓,我用理想化的画面来表达我对渐渐逝去的家园的眷恋和追寻;一尊佛,千年微笑,我心存敬畏,仿佛看见了一片澄明的境界,明心见性,心生欢喜。
中原大地,风物厚重,有很多文化名胜。我的老家商丘就有一座保留相对完整的古城,还有洛阳的龙门石窟,巩义的石窟寺,宋陵等,都是我特别喜欢去的地方。
2014年,我跟几个兴趣相投的朋友开着车跑了几千公里,特意去寻访各地的名胜古迹,这些老城、古刹、石窟、佛塔,总能引起我深深的感怀和强烈的共鸣。之所以钟情于这些题材,或许是因为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极具岁月的沉淀,更能体现一种深厚的文化精神和旷世悠远的历史感。年少时喜欢华美漂亮的东西,很难深刻感受到这种沧桑、斑驳所蕴含的内在美感。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越来越迷恋带有历史气息的事物了,喜欢古建筑,喜欢看石窟造像,也喜欢民间的木板年画,还有庙会上的泥塑玩具......这些大气朴拙、鲜活生动的艺术气息会注入我的作品里,也会使我远离浮躁,更加沉静地画我的画。
艺术随笔3
一个人出生和生长的地方,会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一定会让你时时有很真切的感受,但一定会悄悄地生长在你的情感里。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是没有风景的,一望无际的平原,破旧的建筑、街巷,听不懂的老戏……年少时很难对中原大地深厚的文化有更深的理解,我常会幻想远方的风景,想象着比地平线更远的地方的样子。我一直喜欢山,这应该和儿时的这种向往有关吧。
渐渐浓郁的乡情,却是来自多年之后对家乡的“回望”,常常身在别处,再反观自己生长生活的地方,对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的情感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我越来越想念起这“没有风景”的家乡来。有机会就想回去看看,我一次次独自在老家的乡野间漫走,在老城的城墙下和街市间流连徘徊,竟觉得自己像个游客,频频举起相机,莫名感动。
家乡对我艺术创作的影响是双重的,我爱画山,那是我躺在家乡的怀抱里做的一个关于“远方”的梦;我也爱画老家的古城和沃原,是因为深藏在我的记忆中的渐渐苏醒的温情。
艺术随笔4
我一直对山有一种很深的情结。我的老家在豫东平原,离最近的太行山也有四、五百公里,那时候很难有机会走出去,所以直到十几岁都没有见过真实的山,对我来说,山是神秘的,让我十分向往。后来画山,经常会到山里住上一段时间,有了更多亲近山的机会。我总喜欢逃开人群,一个人走到山的深处或爬到山顶向远处眺望,峰峦层叠,山外有山,我身处山中,却又恍若走进了儿时的梦境。
我以前画山,多是对景写生,“看山是山”,虽然也能偶得灵动,但总觉得不能真正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许因为我的心灵深处藏着一幅诗意弥漫的画卷,我需要从这现实的风景中提炼出更纯粹的画意来。我逐渐减弱了对细节和质感的描绘,着重营造山的一种“虚浑”的大气象,反反复复在画面上寻找能与我心灵深处的“幻象”相迭印的效果,用萦绕在脑海中的意象来引导画面的走向,我画画的过程变得越来越艰涩缓慢,但也画得更加主动。画中山林丘壑,沉浑葱郁,静静的,很温暖,如梦境一般。“此心安处是吾乡”,我渐渐走进了我的画里,这是我向往的精神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