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莹辉
1976 出生于湖北省广水市
2000 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5 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2010 毕业于天津大学工笔重彩方向,获博士学位
现居江西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西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江西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洪州书画院副院长,中山画院特聘画家
 

主要展览
2021 墨意·梦境——尚莹辉中国画作品展,江西省美术馆
2020“她水墨——中国当代女艺术家水墨大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2020“美哉风兮——北京朝阳2020城市风情画展”,北京《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
2019“近朱· 近墨——尚莹辉师生作品展”,南昌市美术馆
2019“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
2019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厦门美术馆
2019 中国上海“一带一路”艺术展并获得“一等奖”,上海龙美术馆
2019“艺苑撷英 华夏前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首届全国艺术院校青年中国画作品学术邀请展”,国家画院美术馆
2019 江西省第十五届美展二等奖
2019“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巡回展, 北京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展厅
2018 第三届“一路一带”壁画论坛——传统壁画的复制与修复研究作品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8 中国传统壁画修复创作人才培养结项汇报展,北京爱慕美术馆
2018  南北美术学博士迎春邀请展,博宝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中国工笔画省际联盟作品展,盘锦美术馆,辽宁,中国
2017  精微行健 会通望境——江西当代工笔画十五家作品展,江西省美术馆,江西,中国
2017  江西省2016—2017年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工程,省文联展厅,江苏,中国
2016  中国精神——2016百家金陵中国画展,江苏省美术馆,江苏,中国
2016  中国工笔画省际联盟小幅工笔画邀请展暨湖南省首届小幅工笔画展,长沙高地美术馆,湖南,中国
2016  首届中国工笔画省际联盟优秀作品提名巡展,成都美术馆,四川,中国
2015  首届全国八大山人山水画展,江西省美术馆,江西,中国
2012  中国工笔画展,沧州市美术馆,河北,中国
2011  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览,江西省美术馆,江西,中国
2011  北京宋庄红土地水墨艺术节,江西师范大学美术馆,江西,中国
2006  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质沿古意 文变今情 ——苏
· 语言的饱和 精神的贫弱——刍
相关评论 更多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语言的饱和 精神的贫弱——刍议当代工笔画的创新问题>>

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无论是审美观念还是创作方式都经历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在整个中国美术复杂多元的发展态势和世界美术交流日益增多的时代背景下,工笔画有了一个博采众长和兼容并收的契机,这给当代工笔画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工笔画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画画坛几百年来水墨画独领风骚的格局。

 
当代工笔画的创新首先表现在技法语言的丰富性上。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大量涌入和国内视觉传媒的发展,包括日本画材的引进,画家们创作思想日益开放和自由,并普遍认识到材料技法作为思想观念的载体和语言表现形式,其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材料制作和技法表现的深入掌握和个性化追求成为上世纪末工笔画坛共同重视的主要课题。另一方面,在当代文化语境的多元情境下,不同背景的文化都要面对横向间的相互参照和交流。当代工笔画家以材料和技术为致力点和突破口,积极借鉴古今中外对工笔画有利的各种因素,探索当代工笔画的语意结构,以期丰富和拓展当代工笔画的语言形态和表现力。这种对材料制作和技法表现的重视,使当代工笔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汇创新,出现了丰富多样的表现方法,如拓印法、揉皱纸法、脱落法、积水积色法、洗擦法、局部矾染法(纸、绢使用上的先“生”后“熟”)、喷染法、贴箔等技法。这些方法往往交叉、反复使用,画面“画”“做”并举多遍完成,营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并带来了肌理语言的普遍运用。因肌理效果使画面表现力更加逼真细腻,使形象更加鲜活丰富而越来越受到画家的重视,其特点多是模仿客观物象原生态的肌理并加以提炼概括,从而更加细致地表现物象的质感,增加了画面的可读性。这种讲究材料制作和技法的表现手段,走出了传统工笔画勾线填色的天地,丰富多样的新材料和新技法使得当代工笔画的创作更趋多元、更具视觉表现力,对不同技法的运用也形成了画家不同的个性表达。纵观当下名目繁多的各级展览,画家充分运用各种材料技法的作品扑面而来,完全打破了传统工笔画语言表现形式,并呈现出技法语言饱和的状态。
 
其次,当代工笔画的创新表现在色彩语言的充分运用上。新时期以来,随着西方色彩理论尤其是印象派色彩观念被当代中国画家广泛认识和接受,元明清以来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用色观念受到质疑,色彩作为画面最生动的语言表现元素,逐渐被引入工笔画的表现中。而色彩表现的丰富性和微妙性也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画发展探索的重要方向。纵观当代工笔画家对色彩语言的运用,首先体现在传统绘画以线为主以色为辅的特点被解构,画家不再一味注重线的趣味和表现力,画面可以以色为主以线为辅,或者用色勾线,甚至可以只用颜色不用线等等,淡化了传统绘画中线条的作用。其次,传统工笔画表现的是二维平面空间,由于色彩观念的转变,当代工笔画家通过色彩、光影及明暗虚实来表现有纵深的三维空间。同时当代工笔画家注重画面视觉效果,讲究画面色彩的明暗对比、冷暖关系和色彩心理情感的表现等,加强了对色彩语言的运用,画面或色彩斑斓充满张力,或素净淡雅内敛含蓄,由此寻求色彩独立的审美价值。
 
当代工笔画的创新还体现在图式语言的结构上。早在上世纪30年代,林风眠就提出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构成元素来改造中国画的图式结构,以实现民族绘画艺术的振兴[1]。20世纪传统绘画赖以生存的封建社会不复存在,整个中国画的发展趋势是由传统文人主导的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绘画领域的审美欣赏已经由传统主要是文人雅士私密性的手卷把玩,逐渐转变为展厅大众观赏,加上20世纪末期兴起的都市消费文化,使得人们对作品视觉形式的关注高于以往任何时候。无论是水墨体系还是工笔画,在图式结构上可以说都和传统有了天壤之别。当代工笔画在图式结构上主要是吸收借鉴西方现代构成手法,运用构成的形式要素设计经营画面,通过概括处理画面中的形象,加强点、线、面的节奏感,强化造型和构图布局的构成意识,使其平面化、装饰化或秩序化、意象化,画面或繁密复杂,或萧疏空灵,强调作品的视觉张力和形式美感。另外西方现代艺术的诸多图式语言和观念手法也被嫁接到当代工笔画的创作中,比如超现实主义颠覆生活的奇幻艺术表现手法,解构主义把视象分解打散再重新组合的表现原则等被当代工笔画家广为借鉴,产生了新的更具个性化和时代感的图式语言。
 
当代工笔画的创新发展体现了其繁茂、蓬勃的活力和价值,并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语言表现形式,在技法、色彩表现和图式结构等方面的探索使语言表现的多样丰富已达到饱和状态。但是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莫过于其文化审美层面所包含的精神意蕴和思想情感。回顾近二十年全国工笔画大展和各种国家级的全国美展,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工笔画能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极少。当代工笔画的创作现状是,许多画家在语言表现方面水准精湛,而在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情感表达方面力度不足,作品数量远远大于质量,对现实社会的人文关怀和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表现不够,缺乏艺术表现中不吐不快的情感喷泄和强烈的诉说欲,缺乏写意精神的表现,对优美的普遍追求和大量媚俗的作品更导致对壮美和崇高的表现几近缺失。这样即便作品的技艺水平炉火纯青,却不能震慑人心使人感动。纵观当下画坛,从形式语言到题材选择盲目跟从的多,对现实生活和艺术创造的规律等问题真诚而深入思考的少,对绘画之外的其他领域亦知之尚少,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文化视野。同时西式美术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庞大而年轻的工笔画创作队伍,而且也改变了中青年画家的知识结构,使广大中青年画家普遍具备严谨的造型能力,对西方绘画了解较多,而对传统绘画美学思想及传统文化精神的了解则远远不够,作品中民族文化气息欠缺。
 
中国是一个有深厚民族文化传统的国家,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仅存的国家。当代工笔画的创新首先应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深厚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和实践,发挥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优势来提高画面的精神内涵,拓展创作形式语言,寻找创新之路。一直以来中国画是文化的产物,是与传统哲学、美学、文学、书法以及画家个人修养等因素密切联系的。自魏晋卷轴画兴起以来,名垂画史的优秀画家或出身名门,或位至高官(古代科举选官制度,官员基本上均为饱读诗书的文人),均极为注重自己的文化修养。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历代能画名人中记载画家阎立德“父毗,在隋以丹青知名。与弟立本俱传家业。武德中,为尚衣奉御”;阎立本“显庆中,代立德为工部尚书,总章元年,拜右相,封博陵县男。有应务之才”;吴道子“召入供奉,为内教博士”;李思训“官左武卫大将军,封彭国公”,“其子昭道,太原府仓曹,直集贤院”;边鸾“为右卫长史”;周昉“为宣州长史”[2]。当今不少人认为工笔画成就极高的宋代院体画是写实的,但宋院画追求的不仅仅是对物象的真实描摹,更是一种托物言志、澄怀味象的审美意境和文化追求,从而成就了许多经典之作,演绎了宋人“尚义”的传统。传统的经典作品经得住无数后人的品评,也让人常看常新。作为一个有几千年传统的画种,工笔画在当代的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离开了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品无论再怎样创新或前卫,也是无所归依,放在世界艺术的大环境中也可能不过是低级的模仿。因此,当代工笔画的创新要重视从传统经典作品中吸收养分,而不仅仅是以他国绘画甚至当下流行为参照。
 
同时,绘画是表现人的情感和审美的视觉艺术。新时期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脚步,使我国由原来的农业社会逐步进入到以工业为主的现代社会。城市的大规模扩张和信息化、工业化的现代文明,展示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社会生活视觉图象,这种承载了时代精神面貌和人文内涵的视觉图象,应该而且必然是当代工笔画家的创作源泉。纵观当下画坛,对城市题材尤其是时尚青年的表现有扎堆现象。这种表现慵懒的享乐或闲适的小资情绪成为一种风气后,模仿多而创新少,画家在表现现实社会生活时,缺乏来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和对于生活的体悟。当代工笔画的作品中需要更多地关注有关“人”的作品,关注中国当代人的真实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关注人们的价值追求和社会文化现象,用既有时代感又有创新个性的作品表现对社会和现实的人文关怀。
 
另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当代的艺术市场在消费型社会的到来和利益的驱使下,把艺术品当做股票来操纵。艺术家迫于现实生存和利益关系,普遍浮躁和急于求成,主动或被动的调整创作思路以迎合市场,致使当代工笔画坛的整体情况是:写实性多于写意性、制作性多于精神性、装饰性多于绘画性等等,虽然表面繁荣但人文精神丰厚的作品少见,大量媚俗、甜腻的作品缺乏深刻的精神内涵和蓬勃的生命力而令人乏味。正如张晓凌所言:“许多年轻一代艺术家为了市场而疲于奔命,已成为当下最为媚俗也最为无奈的景观”[3]。许多投机的从业者,也抱着混水摸鱼的心态涌入艺术市场,由于其多数并不懂得真正的艺术,刺激媚俗的作品理所当然成为其首选,由此艺术市场的不成熟不健全也催生了大量视觉文化垃圾的诞生并在艺术市场流通。当代工笔画在艺术市场中也不可幸免,这样一来,受到伤害的是工笔画的发展前景,这种状况使当代工笔画陷入不良循环的泥沼中,其创新精神益发贫弱。另一方面,现代美术的展览机制也导致了绘画作品一味追求尺寸大、构图满和视觉效果的冲击力,当代工笔画也是陷入此种情况而无力自拔。虽然作品在工具材料和形式语言等方面不断花样翻新,但其结果却是人文精神的缺实,画面精神性的文化因素大大降低。郎绍君曾撰文疾呼“改变中国画(特别是人物画)不直面血肉人生的历史,就要做到不回避表现复杂的人世和人性,不回避表现人性中的丑、恶和冲突,不回避表现现代人的焦虑、困惑、矛盾、奋斗,使中国画变得有歌有哭,有声有色,有优美有崇高,有形式创造有意义追求”[4]。郎绍君针对当下画坛现状的呼声无疑极具时代现实意义,当代工笔画的创新迫切需要关注精神内涵和人文关怀方面的深层表达,需要关注当代人的生存状态、价值追求、社会变迁等。
 
综上所述,当代工笔画的创新,既要承续传统文化精髓,又要对现代艺术有精深的研究,要在作品中表现出时代人文精神内涵。诚如尚辉所言:“翻手为‘西’、覆手为‘古’都不是真正的艺术创造,都不能为艺术史带来前所未有的观念、风格和个性。创新,显然是那些为艺术史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又必须具备高档的审美品质,体现一种思想文化的演进和审美理想的追求”[5]。因此,当代工笔画的创新不是把传统绘画进行简单的改造,也不是把西方绘画拿过来进行简单的嫁接移植。仅仅在语言方面进行革新丰富, 而不注重文化精神内涵的表现,这种创新则等于无成。当代工笔画的创新之路,需要无数艺术家们从思想观念到具体实践上的艰苦探索。
 
总之,工笔画在当下的创新整体上呈现出语言的饱和和精神的贫弱,风格亦繁复驳杂。这种多元发展现状一方面促进了繁荣,但同时也模糊了工笔画的边界,造成了本体价值和品评标准的混乱和困惑。多元格局下当代工笔画的本体价值和品评标准是什么?在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的今天,曾经有过辉煌的工笔画在当下的发展中如何保持中国文化品格?作为一个有几千年传统的悠久画种,工笔画在将来怎样才能有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怎样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的表征?成为世界美术中的一元?作为世界上独有的艺术形式,我国工笔画的发展没有和其它国家横向的可比性,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中,如何解答上述命题,并在真正意义上继承和发扬工笔画这门古老的艺术,凸显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大国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象,不仅是理论界和画家都必须省悟和深思的问题,而且需要众多画家的实践探索,需要理论家包括美术教育家的积极努力。
 
[1] 朱朴.林风眠艺术随笔[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139.
[2]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何志明,潘运告.唐五代画论[C].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232——247.
[3] 张晓凌.谁制造了病态化中国[J].美术观察,2008,(04):6. 
[4] 郎绍君.中国画的自觉意识[J].书画艺术,2008,(01):25.
[5] 尚辉.参照,一个没有摆脱的文化处境[J].美术观察,2001,(05):9.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