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蔚
一、作品《方寸之间》的理解
几年来对雕塑负空间的理解和认识,将负空间的展现 运用于《方寸之间》创作中,力求通过形体与负空间的转换 和探索,来表现中国山水画虚实相生的空间创造,那种如同 中国画留白一样的深远意境,而不仅仅是表现山或云。由于 我很喜欢摩尔的雕塑,量感十足,饱满大气,视点能在雕塑 的空洞和凹面中遨游, 所以我的作品的外造型也受到了他 的影响。《方寸之间》外造型比较现代,背后都是一层层的 传统云纹,一点点塑造出来,再转换成石头一点点雕刻进去, 是一个打开的造型希望增加作品的灵动性。采用梵文作为基 本的造型语言,通过对文字的特殊处理和造型组合,为人们 创造出了一个具有佛教意义的山体雕塑。作品里的穿孔更是 为了增加雕塑的灵动性。(四年前,用梵文字形形式做的小 稿,自己尝试学习翻制,偶然间发现阴模非常有意思,我马 上拍了照片做了记录。)我在想是否能做一个转换,它其实 就是一个壳,我找了很多老师朋友讨论这个问题,当时课程 内容名为《敦煌印象》 吧,敦煌壁画打印在宣纸上,用水 枪把它冲进去做了一个壳,虽然不完整但是是一个过程。后 来,受从小教育的影响想把宋画里的山放入模具,模具的内 壁上有负形的山纹,模具的空间中有山的正形,以为有所深 入却又发现忽略了外部造型,所以开始制作规整的外造型, 就产生了这样的创作。
纯粹靠想象进行形式语言的探索难以突破,我开始阅 读书籍文章去寻找发现负空间、孔洞、凹面等词汇,发现和 我想要达到的效果有共通性的地方,也同时发现了二维宣纸
上的山水意境美,于是我把它们结合起来。之前都是在一个 负空间进行变化,现在由多个负空间共同组合而成,突破了 单个负空间的形式,形成了由佛龛洞窟提炼出的宋代山水画 的线组合而成的木雕创作。山的线一层层向内凹,既好像一 个个佛龛洞窟在时空中叙述着历史的变迁,又表现了山的空 灵孤寂。作品名称《不知处》出自于诗句“只在此山中,云 深不知处”。
雕塑和书画,空隙与留白在这一层面上达到了微妙的 统一,两者出现研究的共通点,通过负空间的语言消解自身, 呈现凹面视觉效果,这既拓展了作品的思维,又让作品能呈 现出更多的可能性。 画中留白是二维的,我想将留白通过 负空间的方式转化成三维的。在深入的过程中渐渐发觉,与 中国“有无相生”的艺术理念惊人的契合。以空白之处激发 观赏者的思维活力和想象力,使作品在方寸之间,具有广阔 无垠、充满意味的魅力。
二、目前对创作的思考
一里一外、一静一动、一繁一简,并且把里面的东西 去除。尝试方的、直线造型,外造型是提炼了宋画山的线形, 内部的水受到马远水图的影响,做出一层层的水纹,用负空 间的语言去表现外山内水。雕塑负空间所形成的“空”犹如 中国画卷上的“白”,体现空间上的意境。负空间与实体所 产生的边界模糊化,像沙漠、沙滩似的形态和肌理,结合光 滑的水浪,干涸的和水润的、麻点的肌理和光面的肌理形成 对比。随着形态自然旋转来显现负空间。学习唐俑汉俑的简洁化和趣味性,希望能找到有意思的动作和整体的形态,我 在 A4 纸上花了无数圈圈,我知道那些就是我现阶段需要等 待的东西。
我的创作内容及过程已经展示完毕,总的来看,我认为创作是需要很感性的一面,但那是创作之初,要抓住偶发 的东西。但是往后延展则需要理性的推衍,通过推衍会逐渐 产生新的形态。而推衍的过程就是逐步深入挖掘内容并且不 断尝试形式语言的探索,这样一来一回,创作就会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