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东

1954 出生于上海

先后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
现居上海,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东方书画院画师、上海憩墅画院画师、上海中华书画协会会员,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讲师(副教授) 工艺美术师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自 说 自 画
相关评论 更多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自 说 自 画 >>

我不会谈高深莫测的美术理论,也不擅长故弄玄虚。在此说些自己学画的心得体会,仅仅是一孔之见。不怕被人笑话,我有时面对刚完成的画,会自言自语:自己努力作画究竟为了什么?人都退休了还图个啥呢?是否有点傻?犹如信教的,突然怀疑起天堂的存在。可能是上代遗传因子的作用,我幼小的时候喜欢画画纯属天性和本能。在中学里教书的父亲多才多艺,琴棋书画都有一手,我只遗传了他书画方面的特长,其它都不行。受父亲的影响我也学着涂鸦。我母亲的祖父是清朝末年上海滩小有名气的画家,靠卖书画为生,善画山水,是个职业画家,日子过得很滋润。他靠卖画所得,在老城厢里有三四百平米的带院子的房子。如果在当下,我看一个二流的画家靠卖画最多只能维持生计,是无力买房的。时代不同了,我想当时的人们没有电视、电影可看,更没有手机,只能以看画来满足视觉的需要,所以画就很吃香了。

 
读小学时我画画是全凭兴趣,不懂得自觉和努力。星期天父亲送我去少年宫学画,少了很多玩的时间,我不太情愿。到小学快毕业时,朦朦胧胧有了考虑自己前途的念头,于是想好好学画,希望将来从事和美术有关的工作。不料十年浩劫来临,没有地方可学画了。在家里闲着无聊,只能靠看父亲以前买得一些美术技法书自学。初中毕业后去了工厂做工,美术特长被发挥出来用于制作大批判专栏。自己欣喜于画画还是有用的,于是学画的热情高涨了起来。下班后去工人文化宫学习,利用一切业余时间钻研技艺,拜师学艺孜孜不倦。这期间,有幸遇到了海上名家韩敏和张培础老师,他们是我的国画启蒙者,不但把我领进艺术之门,还使我懂得了怎样做人,真是受益终身。年轻时精力充沛,充满豪情壮志,置身于当时工厂里火热的生活,受工人阶级忘我工作的激情感染,热切地想通过画来表现和反映。于是我画了不少作品参加市里的画展,还登了报纸,上了电视。似乎有了一些成就,自己很是得意了一阵子。那时可以说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中年后去学校做了教师,改革开放后的生活方方面面需要钱。业余时间我于是画起了连环画,后来又搞装潢设计。这时候画画只是为了想多赚钱改善生活,什么能赚钱就画什么,没有了在工厂里时搞创作的那种激情和灵感,没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信仰。我退休以后空闲的时间比较多了,可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绘画的钻研和创作,从新开始去追求年轻时的艺术梦。以前我画惯了现代人物题材,现在画什么好呢?厌倦于现代都市的喧嚣,环境的污染,物欲的横流;出于对自然宁静、简朴清雅生活的向往,我于是便有了想画古代高士和佛教题材的愿望。而画这些题材的难度在于历代画家已经有不少经典的作品,对我来讲,如何突破前人的巢穴,画出新意,便成了难题。
 
出于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近代艺术的开拓者、一代奇才弘一大师李叔同的敬仰;出于对当下人们过于追求物质享受,缺失精神信仰的现状,想画李叔同是我多年的愿望。我酝酿了很久,画了好几稿。经过自己不懈地努力,我创作的表现一代高僧李叔同的国画作品有幸入围了第九届上海美术大展,得到了观者的好评。在画面的构图上,我运用现代平面构成的原理,来处理点线面、矩形和圆形的关系,用淡雅的墨色来表现一种佛教无上清凉的意境,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参加画展使我有更多的机会和同道进行艺术上的交流、得到前辈的指导,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菩提达摩是我喜爱画的一个佛教人物。菩提达摩是佛教西土(印度)禅宗二十八世和东土(中国)禅宗始祖。达摩得道后决心到中国输经传教。他遂于南朝宋末年间航海东渡,先到了金陵(现南京),后渡江北上。据说,达摩渡江时,两岸百姓想见识达摩高僧的本领,故意把船藏了起来。达摩毫不介意,他将一根芦苇放入江中,然后使出坐禅功夫立在芦苇之上悠悠飘到北岸。根据这一传说我创作了《达摩一苇渡江图》,表现了达摩不畏艰难渡江北上的形象。我在这幅画中,达摩服装采用鲜明的红色,画面背景的江水用淡墨勾线,使达摩的形象更突出。我刻画达摩的面部表情一反以往严肃和凶狠的样子,而是略带微笑充满自信,显得可亲可敬,充分显示了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他北上传经的决心。
 
达摩得道渡江北上后,落迹嵩山少林寺,在五乳峰半腰的一个石洞中,面对石壁,闭目参禅,终日不语,九年之后,得悟禅机,其身影印入石壁之中。达摩祖师长期甘于寂寞,坚持不懈,潜心研究禅宗佛法的精神深得后人赞颂。我几易其稿画了《达摩面壁图》。我在画面中深入刻画了达摩眼睛微闭,神情专注的坐禅形象。由于长期坐禅,达摩显得十分的清瘦。为了表现笔墨的气韵生动,人物和山石我采用了中国传统写意山水画的勾勒法,笔法一气呵成,显然这是需要一定的功力。我特意将达摩始祖的衣服线条采用石头的画法,巧妙地寓意达摩长年累月面壁坐禅,身体也好像化为了石头一般。
 
我画《陶渊明爱菊图》是源于中国古代的诗人中,我最敬仰陶渊明。陶渊明是东晋时期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为了保持气节,不愿攀附权贵,毅然解职而归,远离官场,隐居田园,躬耕自力,安贫守道,终老一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成就了他的人格,也因此流传千古。菊花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清高的象征,是与梅、兰、竹并列,称为“四君子”。菊花凌霜傲雪的风骨,也是陶渊明的品格。陶渊明爱菊成癖,以此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因此历代文人画家很喜欢画陶渊明爱菊这一题材。根据陶渊明不朽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我特意塑造了一个长期在田间劳作,生活清苦,身材消瘦,酷爱菊花的高尚之士的形象。陶渊明手拿菊花,抬头远望,似乎在欣赏南山的风景,显示出高傲的姿态和倔强的性格,旁边的篮子里是刚采摘来的菊花。我在陶渊明身后的背景上留出大块的空白给人以连想的余地,同时将陶渊明的形象衬托出来,也象征了陶渊明特立独行、出世清高、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地面的灰色块面象征了当时污浊黑暗的社会现实。画面右方,我用汉简隶书体题写了陶渊明的诗,增添了画面高古的意境。
 
我的人物画作品比较注重于对人物性格细节的刻画。大概是人的本性的关系,我的画作总是显得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缺少水墨笔法飞扬的效果。我对自己的画常常缺少自信,总感觉不够完美,不太好意思拿出来见人。但我创作的态度是认真地,为了画好一幅作品,我会查找资料,反复推敲,画上好几遍。为了画好佛教题材,我还曾去印度、尼泊尔采风。与画山水、花鸟相比,人物画对造型的要求高,难度大。需要掌握人体的比例、透视和解剖,熟悉人体的结构等等。脸和手等关键部位画的时候往往不能相差毫米,入笔在宣纸上又是无法修改的。创作人物画时的难度还在于,要研究所画人物的生平事迹,时代背景等,要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要了解古代人物的服装是哪个朝代的,不能张冠李戴;还要给人物配景,因此还要学会画花鸟和山水。正因为难,才有无穷的魅力,可以一辈子钻研下去,真所谓艺无止境,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我喜欢与世无争的生活,没想过一定要出人头地,成名成家,名利双收。因此缺少拼了命画画的劲头,这大概是我画了一辈子也没有什么成就的原因吧?我画画纯粹是有感而发,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画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如果能够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很快乐。我是享受绘画艺术的过程。所以我从来没有觉得苦,如果觉得苦早就不画了。记得著名油画家、教育家颜文樑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我为快乐而画画,我画画快乐,把快乐给了别人,别人感到快乐,我自己更快乐!”假如我的画也能向颜先生那样带给观者哪怕是一点点的快乐,我也就很满足了。                      
 
朱振东  2020年2月18日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