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连富

1956  生于黑龙江
1986  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现居沈阳,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

主要展览
2009  对角线展,重庆
2009  对角线展,沈阳
2008  中韩大学教授交流展,沈阳
2007  雕塑与城市对话(迎世博2007上海国际雕塑年度展,上海
2007  第三届北方雕塑年度展,沈阳
2007  陈连富雕塑个展,新北京画廊,北京
2006  陈连富雕塑展,上海索美画廊
2005  陈连富雕塑个展,鲁迅美术学院,沈阳
2005  陈连富雕塑个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
2005  陈连富雕塑个展,世纪翰墨画廊
2005  陈连富雕塑个展,798独角视觉画廊,北京 
2005  中美加韩四国雕塑展,大连
2004  《光阴.光荫》798当代艺术展 (O工场),北京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身体的发现——陈连富雕塑漫谈
· 触摸当下
· 肉体与清纯——关于老达(陈连富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触摸当下>>

    当婴儿降生来到世界上,母亲的扶摸与拥抱,使大声哭叫的婴儿安静下来,于是,婴儿感受了第一次的抚爱,这种抚爱将伴随他一生的欢快与幸福。

    在当下日常生活中,通过抚摸,减去了我们的紧张与孤独之感,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友好的联系、相互关爱。

    这种抚爱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当下之中。

   “当下”一词在九十年代迅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事”遍及中国大江南北,其所带来的结果也到处可见:广州的“搞掂”、成都的“粉子”、黑龙江的“山炮”开始发威与登场——洗头、洗脚、桑拿房,让我们久久沉睡的末梢神经欣然而动,注入我们的感觉之官,人们纷纷有感而发,蠢蠢欲动,于是,劳累与紧张得到缓解,舒服之感油然而生。

    触摸,这原始的本能感应使我们回复了对美好的和谐境界的记忆,这境界同样也是艺术的根本目的。触摸当下,使艺术呈现当代生活状态,并同我们息息相关,而由触摸所实现的触觉感应也正是雕塑语言区别于其它艺术媒介的重要所在。陈连富这位来自黑龙江的“山炮”的发威方式就是以雕塑作品《中国女孩》系列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当我们观看陈连富的作品时,止不住想伸出手去触摸、、、、、、如同母亲伸向婴儿的手一样,使人产生怜与爱。这触摸之感贯穿了陈连富近阶段作品的始终,在《中国女孩》系列之一“头像”作品中,形体的起伏隐含在整体的控制之中,五官在保持个性基础上不再单一孤立,人物神态若隐若现,显现出中国女性的含羞特点,这特点是引起关注和触摸的来源。在《中国女孩》系列之二“人体”作品中,陈连富又将其所携带的触摸感引向当下的另一个方向,人们在这些作品面前领略末梢神经带来的舒适感的同时,似乎不继续触摸一下生活的记忆、思想的轨迹,继而引伸为对神性的触摸,不足以使人们的末梢神经更彻底的感到舒适,所以,看过陈连富作品的人,仿佛有了某种冲动之后,总感觉还不够完全尽意的缘故。

    追溯雕塑艺术的历史,最初的维纳斯神像是以女性形象为雕塑对象,传达了人类对生殖的崇拜;今天的雕塑艺术家陈老达以中国女性为形象,表达了人类在当下的抚爱之感。

    触摸当下,道出了陈连富作品的玄机,透过他那看得很具象的雕塑头像及女人体,呈现难以忘却的中国女性神采。

    触摸当下“中国制造”应换成“中国塑造”——陈连富塑造中国魅力!                             

大连轻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任戬 2005、2、20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