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霞
1963 出生于浙江温州
1987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现居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美术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个展
2022 心象——陈淑霞作品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21 @武汉2021·陈淑霞,湖北美术馆,武汉,中国
2020 好牌——陈淑霞作品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9 边·际——陈淑霞,美仑美术馆,长沙,中国
2015 忘形——陈淑霞作品展,大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 此在——陈淑霞作品展,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香港,中国
2015 我行——陈淑霞作品展,年代美术馆,温州,中国
2010 陈淑霞的心境与画境,西门子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06 虚实两境——陈淑霞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6 虚实两境——陈淑霞作品展,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
2004 陈淑霞作品展,表画廊,首尔,韩国
2003 陈淑霞作品展,圣菱画廊,上海,中国
2002 陈淑霞作品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中国
1995 陈淑霞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北京,中国
主要联展
2022 武汉双年展,武汉美术馆,武汉,中国
2020 济南国际双年展,山东美术馆,济南,中国
2020 水墨进行时:2000-2019,广东美术馆,广东,中国
2019 无问东西—第二届当代中国艺术展,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美术馆,克利夫兰,美国
2019 库里蒂巴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库里蒂巴奥斯卡·尼迈耶博物馆,库里蒂巴,巴西
2019 浸·漫——刘庆和、陈淑霞双个展,索卡艺术中心,台北
2019 陈淑霞、刘庆和作品展,广州三域·汇艺术空间,广东,中国
2019 周而复始——综合材料绘画学术邀请展,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国
2018 中国图景,佛罗伦萨贝利尼博物馆,佛罗伦萨,意大利
2018 天的另一半——中国女艺术家作品展,德国驻华大使馆,北京,中国
2018 新绘画——当代中国绘画展,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美国
2018 丝绸故事——2018时装艺术国际展,故宫博物院,北京,中国
2018 视·界——2018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研究展,炎黄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7 寻脉造山——中国当代艺术大展,宝龙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7 文脉传薪——2017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中国
2016 造化——中国当代艺术展,墨尔本204艺术空间,墨尔本,澳大利亚
2016 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宁波美术馆,宁波,中国
2014 感知中国——中国当代油画展,大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3 视像——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2 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2 开放与共融——中国当代艺术展,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布达佩斯,匈牙利
2011 素年锦时——当代女画家艺术展,元典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研究与超越——第二届中国小幅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韩国釜山国际双年展,釜山,韩国
2009 左手右手:当代艺术中的伴侣,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中国
2008 拓展与融合——中国现代油画研究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7 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7 丹山碧水——中德当代艺术家作品巡回展,吕贝克美术馆,德国
2007 文脉当代——中国版本,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7 中国三人展,风画廊,大阪,日本
2006 虚虚实实——亚洲当代艺术的再发现,Heyri艺术基金会文化空间,首尔,韩国
2005 自然与人——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5 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4 优秀艺术家提名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3 首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主题展,首尔当代艺术馆,韩国
2003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3 中国新具象油画表现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中国
2003 今日中国美术大展,中华世纪坛,北京,中国
2002 女性视觉——中国女艺术家作品展,悉尼,澳大利亚
2001 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0 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9 中国当代油画名家百人小幅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9 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中国
1998 世纪 · 女性艺术展,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中国
1998 中国当代画家联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中国
1997 中国艺术大展·当代油画艺术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中国
1997 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中国
1996 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中国
1995 陈淑霞、刘庆和双个展,深圳美术馆,中国
1995 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中国美术馆,中国
1994 当代中国油画展,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中国
1991 新生代艺术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
1991 ’91中国油画年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
1990 第一届女画家的世界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1988 阿尔勒国际艺术节,阿尔勒,法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长久的“此在”──陈淑霞的艺术
· 相隔两相望
· 忘形── 评陈淑霞的画
· 解读陈淑霞
· 过透有限的生活
· 彼在为此在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解读陈淑霞>>

鲁  虹

 

资料表明,艺术家陈淑霞从上中央美院附中到大学毕业的人生阶段,不仅幸运地赶上了大陆改革开放、国门初开的历史性机遇,也完整经历了美术界从“求新求变”到 “八五新潮”的出现,再到“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举办的全过程。虽然她本人并未积极参入其中,但作为生活在特定文化氛围中的年青人无疑深受影响。以她在1991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油画展获得银奖的作品《 粉红色的花》为例,我们有理由猜测,她显然是在故意规避中央美术学院长期以来由徐悲鸿先生所确立的写实绘画传统。从内容上看,该作品并没用讲故事的方式去表现具有政治化或社会化的重大题材;而从艺术处理上看,她则没有按现实主义的模式去创作使画面具有似真幻觉的老式“静物画”,反倒是有意识地运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的作画观念与技法。恰如大家所见,其背景就借用了立体主义的分面手法,而且颜色是平涂上去的;其画眼——“花”则借用了接近表现主义的手法,于是,随意性的笔法也与硬边背景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关系。毫无疑问,艺术家在注重画面诗意化表达的同时,更注意对艺术本体的关注,如形和形的对比、色和色的对比等等,结果也使作品具有平面化与装饰化的特点。从艺术史的角度考虑问题,她的这一艺术追求与吴冠中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所强调的“形式革命”命题不无内在关系,也是对长期以来占据大陆美术界统治地位的“内容决定形式”论的有力反拨。再往后,陈淑霞在此基础上连续创作出了一些相关作品,题材涉及水果、杯子等等。大都有结构简洁、手法朴素、造型单纯、色彩淡雅、意境优美的特点。
 
本来,在全国性的油画大展中能拿到银奖是相当不容易的,陈淑霞完全可以继续深化下去,相信她也一定能够做的更好。然而,这位永难满足、勤于思索的艺术家却不断地在演变,接下来的作品不但显示出了借鉴传统水墨元素的探索倾向,也逐步在摆脱西方现当代绘画的巨大影响。倘要说她近期的作品《此在》系列已经极为成功地形成了属于她个人的艺术面貌,那么应该说,自1993年以来,她其实一直在沿着类似路子进行不倦的探索。像她在九十年代中前期以接近大写意手法所画的《家庭》系列、2000年推出的颇有禅画效果的《静物》系列、2002年呈现的对传统绘画再阐释的《山水》系列等等都很说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正好形成了她特有的视觉逻辑与探索路线。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即没有先前的必要铺垫与努力探索,她绝对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现在常有人认为她的此种变化是由于夫君刘庆和画水墨的影响所致,可我却坚持认为,她一定是对近十多年来中国美术界过分追求西方化的现象有所反思,并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位中国当代艺术家,重要的是要想办法保持与自身文化传统的血脉关系。否则,在一个全球化的艺术格局中,就难免会丧失自己的民族身份与文化身份,进而无法与西方当代艺术进行平等对话。此外我还发现:从表面上看,她的近作是在不断地以逸笔草草、平淡天真的方式借用传统水墨画的图式 ,如那山、那水、那船、那花、那草、那鸟等等,但重要的是,她其实在这样的过程中,已经成功地将长期积淀在传统水墨画之中的游观意识、澄怀观道的意识、画面空白的意识、重视时间表现的意识给予了很好的转换,以致有效表达了她的当下体验与感受。当然,她远非是在简单地借用油画媒材画水墨。恰恰相反,她是很好的发挥了油画媒材自身的特点,并使其具有了不同于西方绘画的中国的意味,这是非常不简单的。不过,她的新绘画肯定不是完全从所谓中华绘画的“自在传统”发展过来的,而是对中西两种绘画系统深入研究学习,然后加以智慧整合的结果。其基本的方法论是:既从中国的立场去反思西方绘画,也从今天的立场去反思传统绘画。否则,她断然不可能取得现有的艺术成就。
我注意到,艺术家陈淑霞在近作中,常常会在画面上以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去“制旧”,同时反反复复地在描绘作品的边缘,最终造成了一种类似于堆积和熏烧的视觉效果,其总是会让人联想起那些饱经沧桑的历史文物。这种前无古人的做法自然会更加突出她本人不同于别人的风格特点,但我想来,如此而为大约不是出于纯粹视觉上的考虑,而是为了突出漫长的时间因素、历史意识与当下文化的紧密联系。借用美国大诗人、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略特的说法,那就是:这一方面显示了“过去的过去性”,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过去的现在性”。仅此而言,艺术家近作的文化学价值与艺术价值肯定不可低估。
 
                 2015年7月19日于武汉鲩子湖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