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自默

1967 生于河北省深泽县

2012 荣获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文化艺术特别成就奖”
2012 成立“崔自默民间艺术研究与发展基金”、“崔自默跨国艺术工作室”
2012 被聘“中国残奥会爱心大使”、“北京市慈善基金会形象大使”、“北京旅游文化使者”、“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IOV中国形象大使”等
现居北京,理工科学士、硕士,艺术史学博士,现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院长、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专职创作员,多所大学特聘教授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再论崔自默的“视觉场”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再论崔自默的“视觉场”>>

王亚民[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紫禁城出版社社长]

 
最近,自默又拿新作给我看,还说不久去加拿大展览就用这批新画。他还说准备出版一本新书,名字叫《视觉场》(“Visual Field”)。  
 
我熟知他早几年的绘画。他早些年描绘些工笔花鸟,又临摹了很多敦煌壁画佛像类的人物,也临摹《朝元图》等线描经典。他抽时间给电脑作章草标准字库,还写了上百米的书法长卷。我欣赏他画的荷花,姿态万千,手法多样。我喜欢他画的小幅山水,咫尺千里,烟云供养,气势恢弘。
 
《视觉场》所收作品,是自默新近创作的一批新画,画面上呈现的,说是线条的音乐与舞蹈,实不为过;但仔细观看,里面的东西还远远不只如此。中国笔墨的线条,达到这般婉转自如,奥妙无穷,的确很不易。我问自默其中的奥秘,他说,其实没有什么奥秘,只是凭借一时的兴趣勃发,把心中层出不穷的意象,自然而然地抒发与挥泻出来罢了。我可以想见自默在创作这批画时的状态,那肯定是不冷静的,一定是忘情的。他完全沉浸于自己的笔墨中,陶醉在自己创造出的“视觉场”中。他被这“视觉场”同化了,而后在不久的将来,读者在欣赏时,再次重温他当时的感受,再度被“同化”。
 
自默是有着理、工、文三科学业背景的唯一画家。理、工、文三科应该是不相通的,但是在自默的作品里,常常是三个声音,或者是多个声音的合唱。如博尔赫斯所说:“到底是谁梦见了谁?我知道我梦见了你,可是不知道你是否梦见了我?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是一个人做梦,还是两个人做梦。”与其他画家不一样,自默绘画创作的时候,似乎有意要使读者迷失方向,于是他成为了迷宫的创造者,包括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并且乐此不疲。自默很自信地要给我们无限多的内容,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飞翔,经常使我们感觉一下子欣赏不尽。然而,他似乎又并不希望给予我们那么多,或者说并不比其他优秀同行更多些什么,事实上所差异的是他的作品叙述性。他的“叙述”好似要停下来,“等一等”欣赏的观众,可是快要到站就又要起程了。我们耐心地阅读他的绘画,终于读到期待已久的“答案”时,接踵而至的又是“否定”,于是我们又要重新开始。我们仿佛身处“迷宫”之中,在里面找不到出口,焦急地满头大汗,这好像正是自默所希望看到的。
 
自默这样的绘画叙述,与他的三栖身份相吻合。拥有很好的理科、工科以及文科学业的他,有理由把自己的创作建立在这三栖之上,也以此呈显了他拥有着与其他所有画家完全不同的风格,从而让我们从他的画面中,感受到宇宙、无限、浑混,童话与定律,人性与神性,时间与永恒,理想主义与非现实的其他形式。这种感受应该是正确的。他的绘画语言,很难让人猜度:是一段真实的事实还是虚构?是深不可测的学问还是和蔼可亲的语言?是活生生的自然美景还是非现实的虚幻?表现上的似是而非,这一切都变得真假难辨。由此可见,自默绘画的最大特点,即对非现实的表现,得到了很好的处理。
 
我们欣赏他的《视觉场》,那一幅幅作品是对现实、对非现实完美的表现。自默具备了这样的智慧和能力,他将自己不同的学养身份,放置在自己的绘画语言中;虽然“矛盾”,但出众的才华总可以使这种“矛盾”在作品里狭路相逢。——这确实是他与这一时代其他画家不同之处。自默的创作不需要通过几个不同的人和事,或者环境的相互联系来创作,而是在同一事物的内部进行着瓦解和重建工作。他有着奇妙的本领,他能够在相似性的上面出现“对立”,同时又可以是“一致”。——他似乎拥有了和真理对话的某种权利,因此他对画面的处理总是那么纯净、多意和直接。
 
当让理、工、文三个“崔自默先生”,在经过漫长的旅途相遇于龙门客栈时,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在幻觉里展开的画面:当理的自默听到工的自默说话,仿佛在听儿童时代的呀呀学语,感觉那么亲热;当文的自默听理的自默、工的自默交谈时,感觉像是自己录音带里放出的声音。现实性使“虚幻”立即变得真实起来,不同的学术背景,使时间和空间变得更加的合理。
 
自默常常在一些似乎凌乱的画面上,画上一些“方框”,类似照相机镜头里的选景方框。他说:“正是这些有意无意的方框,把读者的视觉引领、开拓,模糊与清楚瞬间交织在一起。此时,观者心中埋藏已久的记忆,被唤醒了,并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或许此后,这种在画面上的审美愉悦,成为一种经验被延续,被不断激发和递增,成为各自重新认识和欣赏早已司空见惯的大自然的新工具”;“它层层深入,是视觉的轮回。空间与时间,在这里碰撞、交融、化合、衍生。这种时空是多维的,因为它源自思维。”这种思维之美、之动态、之过程,在自默名为“草稿画派”的作品中,更为显见,那是他思维运动留下的痕迹。
 
在《视觉场》,自默的绘画语言,充满了神秘,充满了幻觉,时空无限地被拉长了。现实总是转瞬间即逝,然而当他的笔墨传达感受时,立刻让我们有切肤般的现实感。就像他在告诉我们,在人们看待世界的时候,鱼和鸟、花们是如何看待宇宙的。自默洞察现实的能力超凡脱俗,他温和的外表下,隐藏着尖锐和深刻。在《视觉场》里,每一幅作品,以“迷宫”似的笔墨,使自默有了另外的形象。正如自默所言:“现在,我则领略到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一种宛如混沌的存在。这种存在,并非完全的无序,也非彻底的变化无常,而是‘如如不动’。”事实上,他如烟雾般飘起的呈现,是用明晰、深邃和直率的方式来完成的,于是,最为变幻莫测的笔墨恰恰是用最为“简洁”的方式创造的。因此,我的看法是:自默的笔墨回答了当代绘画一种深刻的需要——对技巧的事实加以承认的需要。
 
与其他画家不同,自默通过笔墨让观者“远离”了他的现实,而不是接近。同时,他也似乎认为自己创作了笔墨的迷宫,认为他的读者找不到“出口”,又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自默有着深厚的数理逻辑的基础,他绘画的现实性比任何一个画家都要多。他画了三倍的现实,可又极其聪明地将这三倍的基数秘而不宣。在这不可知里,他似乎希望观者认为他的“现实”是无法计算的,并且想象他的“现实”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疆域也是无限辽阔的。
 
《视觉场》是自默绘画创作又开始的一次新的探险之旅。通过这部画册,自默的慧海潋滟已可略见津涯,也在他美丽的“视觉场”之下,表白了他的一片苦口婆心。他需要我们深思多疑而自得之,“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我们怎能说了解崔自默呢?然而换一个不平常的角度投影过去,便觉得景色分外美丽,也别有一番收获,只是不知道崔自默先生以为如何?
 
佛学的语言中有所谓的“方便妄语”,西方的文本中有所谓的“白的谎言”,我猜想,这些很可能和自默先生所说的“视觉场”相类似。我们要在等等要紧处,下一点参究体认的功夫——在“谎言”之下,洞见他的“婆心”;在“婆心”之下,领悟他的真意。一旦得之,还有什么话说呢?你已经是自默的知音了。
 
2010-4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