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江西)
1982 出生于江西南昌
2004 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7 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现居上海,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个展
2018“生·物·学”,南昌谞空间,江西,中国
2013 生生之仁——陈静岩彩艺术创作展,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馆,江西,中国
2009“在路上” 个人岩彩画展,南昌泰德画廊,江西,中国
2007“在路上”硕士毕业个人岩彩画展,厦门大学“欧洲艺术中心,福建,中国
2006“在路上”个人岩彩画展,东海大学B1艺术空间,台湾,中国
主要联展
2022 四川省第四届岩彩画·壁画双年展,四川省美术馆,中国
2022 新海派上海美院教师年度展,上海美院美术馆,中国
2022 空间的璀璨——上海壁画邀请展,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中国
2022 壬寅迎春——溯源重生·当代岩彩绘画作品展,济南市美术馆,山东,中国
2021 美丽无相——庆祝建党100周年百名中国暨深圳·宝安女画家优秀作品邀请展,宝安区图书馆,深圳,中国
2021 城市·山水——2021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创作和教学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中华艺术宫,上海,中国
2021 风自海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品展,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中国
2021 上海中国画作品展,程十发美术馆,上海,中国
2020 巴山蜀水——2020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中国
2020 素语——沪上水墨小品学术邀请展,昌硕文化中心,上海,中国
2020 探索者·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教师作品展,程十发艺术馆,上海,中国
2019 岩彩·大地的辉煌——第二届四川省岩彩画·壁画展,四川美术馆,中国
2019 第十届上海美术大展,中华艺术宫,上海,中国
2019“溯源 重生——中国岩彩绘画创作展,宝龙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19“美丽家园”宝龙新绘画展,宝龙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8 视·界”2018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研究展,炎黄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7 中国岩彩绘画作品展,宁波美术馆,浙江,中国
2016 中国岩彩绘画文献展,炎黄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6 朝气·梦想·未来——首届江西省青年美术家优秀作品展,江西艺术中心,中国
2011 人文江南——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浙江美术馆,杭州,中国
2008 中华世纪坛岩彩邀请展,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北京,中国
2007 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岩彩艺术研究中心首届岩彩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寻找自我的途径
· 圆点与原点
·  与《生物学》探讨,品评陈静抽
· 《衣架》的随想
· 勃发生命力的节点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勃发生命力的节点>>
勃发生命力的节点
 
俗语云:芝麻开花节节高。
 
看到陈静君这本近期作品和创作心路的《生物学》册子,不算单纯的画册,已是她艺术生涯中不断拔节提升的第三本著作了。这对于一个80后的母亲,承担繁重教学的高校教师和岩彩画家,且不论艺术天分,单凭《生物学》的艺术感性创作和理性思考的笔记(即她所谓的艺术日记)工作量而言,这就需要付出多大的毅力和汗水。
 
陈静君研习岩彩,擅长率意豪放,作为我的学生,数年前,她曾询问过我,她是否合适去北京参加由胡明哲教授主持的中央美院的岩彩高研班。鉴于陈静个性化的艺术审美、和艺术风格的追求,我认为此班对她进一步提升把握岩彩艺术表现语言是合适的。
 
中央美术学院的胡明哲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将一些包豪斯的设计基础教学理念和方法,诸如在形态创意、色彩构成和材料拓展等方面的教学课程,融入到岩彩绘画的教学中,打破了国内一般培养写实绘画的基础课程模式,为孕育学生的抽象表现能力,提供了某种可能性。鉴于在国内鲜见的这种教育观念,和她的前卫岩彩表现风格,多年前,我也曾邀请胡老师到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做过系列讲座。加上岩彩高研班还聘请了其他数位岩彩老师执教。因此,我以为对陈静而言,这是个充实自己,具有自主探索气氛,有助于她继续成长的机会。
 
陈静君在本书的作品和艺术心得的字里行间中,展现了近年来自己的岩彩艺术探索之路的成果结晶和思考心路。
 
就这批作品的形式而言,她关注岩彩造型的要素,诸如形态、色彩、材质等要素,和构图经营,有了超越具象的绘画,开始同时从抽象的设计的视野来把握画面,岩彩表现有了相当的提高;             
  
就创作的探求而论,她开始以反思的姿态,思考在画面上推敲,诸如形态的具象与抽象的双解码关系、装饰色彩和写实色彩与平面形态及具象形态的关联、绘画性与岩彩材料性表现的区别等等深层次问题;
 
就创作的美学思考和美感追求来说,如何倾听自己无论是来自生活的日常感觉,漂浮不定的情绪、文学的启迪、把握心仪的蒋勋等现代美学家的趣味等等,来梳理自身敏锐的难于扑捉的灵感,她开始接触到诸如:从混沌、熵的场域进入到简洁有序的创作概念,禅的静观与醍醐灌顶的顿悟理念,和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的智慧……。
 
倘若将陈静的艺术成长喻为可持续的生物生长过程的话,在此阶段的艺术研习可称为自我修剪、自我锤炼的的过程。是枝条修剪,就得有规矩,免不了暂时的拘束和生硬,自然提高、把握岩彩艺术规律的过程,也同样如此。因此,陈静在此自然有制作拘谨的苦恼、有艺术表现的不畅和岩彩发挥的错位…….等成长中的曲折是很正常的了。
 
在当下信息时代,人类利用威力强大的计算机,开始关注到自然中一些具有高度随意性、既不能完全预测,又不具备重复性的复杂行为和事物的研究。诸如对曲折瀑布的飞流、云雾的缭绕、旌旗的随风飘动等的数字模式研究,新发现它具有混沌的模式或有次序的混沌特征,并形成了混沌的理论。这种混沌的非线性的样式或次序,在其中,随意性、不可预测性和不可决定性是其基本的特点。
 
当代这种科学理论很快被上升到哲学高度,应用于时下的各领域前沿。例如在物理学形成了大爆炸、黑洞的理论;医学则开始意识到健康心脏的跳动是不规律的即混沌的;在气体的化学实验中,获若贝尔奖的普利高津则将混沌不定的形态称之为“熵”,并发现在一个开放的运动系统中,边界两端偶然进出的气体刺激,会使混乱不定的“熵”变得有次序起来。据此,普利高津发现了著名的“自组织”理论。
最初“自组织”理念只根植于生物学,而如今已被各学科广泛认可和运用。就“自组织”理论与岩彩艺术创作的关联而言:
 
首先,“自组织”是突然和自然而然的发生的,即几乎是莫名其妙发生的,如同艺术创作中,岩彩形式语言也是实践探索中顿悟式地产生的;
 
其次,“自组织”是只有遇到需要战胜困难、超越瓶颈时,即普利高津所谓的“远未平衡的” “熵”的情境时,才会发生内部的再组织。换言之,正是要在克服岩彩诸造型要素表现的困难(即不平衡)过程中,才能创造新的岩彩艺术形态(即达到平衡)。正如生物学家皮亚杰认定的:“不平衡的产生,它是发展的驱动力……没有不平衡,就不会有不断增长的再平衡。”;
 
再次,“自组织”只发生在关键的时刻。普利高津以为,人们往往(错误地)从数量和积累的方面看待时机,而非从质的和发展的方向来看待时机。而这恰恰是产生飞跃的重要观点。显然,岩彩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和成长,也不能仅仅单纯重复地关注既有的岩彩传统、经典的形式范围,还必须着眼于与岩彩相关的更多更大范畴领域范式的刺激、研习和吸收,才能独特的转折提升,获得长足的发展。
 
陈静的可贵,在于她追求艺术能时常保持自身处于混沌、熵的不平衡的状态,自觉地接受来自绘画、美学、文学等多元的刺激,虽然这一状况令人煎熬,但是,还确实营造了自身持续的进取姿态。当然,如何从混沌的场域走出,通过明确化、清晰化的创作升华,达成新的个性化的岩彩形式语汇,还有许多路要走。
 
记得“85”艺术新潮后,美学家高尔泰曾倡导感性动力超越理性结构的理念。当时他针对艺术创作是无理性的偏激观点,批判性地提出:艺术创作就是无理性冲破有理性的艺术结构,形成新的有理性的形式语言。而这种无理性地的不断冲破状态,正是艺术形式不断创新变化的过程。
 
寄希望于陈静君,在此次主要综合吸收设计形式语汇、严谨磨炼的基础上,今后还能有更多海纳山川的多元吸收和研习,自觉地从现代主义的线性思维,朝当代主流的非线性思维转向。不断地运用自身多维的感性动力,冲破岩彩即成的理性结构束缚,锤炼自己的岩彩艺术语言,开创个性化的独特表现。
 
张小鹭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馆专委会专家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