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源初
1949 出生于上海
1985 获肯辛顿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
1987 获纽约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
1978 移居纽约,参与FNT纽约工作后任总裁
现居纽约,职业艺术家,纽约中国现代艺术家协会,纽约东西艺术家交流协会
主要个展
2020 陈源初作品跨年展,德滋画廊,北京,中国
2019 旷 世间,山西大学美术馆,太原,中国
2018 梦•视界——陈源初个展,山水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陈源初新作展,德滋画廊,北京,中国
2016 梦•视界——陈源初个展,德滋画廊,北京,中国
2015 透明世界——陈源初个展,北京卧云美术馆,北京, 中国
2013 “透明世界”陈源初,宁波美术馆,宁波,中国
2012 陈源初作品展,苏州美术馆,苏州,中国
2011 在历史与星空之下——陈源初个展,上海香地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11 不确定性“视界”——陈源初个展,北京圣之空间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0 对自然地静思——陈源初作品展,香港艺术中心,香港,中国
2009 旅美艺术家陈源初个人作品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9 他者 —— 陈源初个展,多伦多美术馆,上海,中国
2009 陈源初作品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中国
2008 陈源初作品展,南京以事后素美术馆,南京,中国
主要联展
2018 意大利都灵第十四届Parattissima艺术博览会
2017 新家坡亚洲当代艺术展,新达城国际会展中心,新加坡
2015 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绿园城堡,威尼斯,意大利
2015 北京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中国
2015 保利“艺起来”国际艺术博览会“源初——陈源初个展专场”,保利国际会展中心,北京,中国
2014 中国•宋庄艺术品产业博览会,宋庄文化产业集聚区,北京,中国
2014 北京艺术博览会,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中国
2014 第六届亚洲艺术博览会,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北京,中国
2013 “时代观照”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巡回展,恒源祥香山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2 艺术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中国
2011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北京,中国
2011 北京亚洲艺术博览会,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北京,中国
2010 上海世博会艺术展,上海世博园,上海,中国
2010 油立墨意——海外华人艺术家陈源初、林春岩作品联展,桥舍画廊,北京,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陈源初诗草稿
相关评论 更多
· 陈源初的绘画
· 陈源初迸发的思想性
· 陈源初作品的图式分析与技术分析
· 陈源初的艺术语言
· 陈源初的阅历和淡定
· 陈源初朴素的感染性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陈源初朴素的感染性>>
文/郭雅希 
  陈源初先生的作品,首先第一感觉就是,有一种中国人少有的这种朴素的生活、朴素的艺术表达和朴素的思考的一种展现。这种展现,在这个时代有一种不迎合、不时尚这样一种,既不入中国的语境也不入西方的语境,给我们一种陌生感。这种感觉,我习惯在看一个艺术家的作品的时候,首先给他一个什么样的定位。他的作品的定位,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可能跟其他人的角度不一样,就是一种现代主义的一种语言方式,和后现代主义时代的一种文化状态的表达,基本上处于这种定位。
  现代主义的艺术方式,就是相对感觉还是比较注重形式,注重形式感,这种形式感的探索,目前国内好像没有人做这种探索。再有,还是寻找一种所谓的原创性的表现方式,一直在寻找。这种后现代主义内容的特征,更多的带有一种生命的体验,这种生命的体验,可以从每一幅画里都可以看到,它都有人的存在。这种人的存在,不是一种对人的形象的表达,而是对很个人化的一种生命体验的表达,这种探索。
  这种生命体验,是他很个人化的,但是他又不停留在一种非常个人化的生命体验的层面,他又从很个人化的生命体验的层面,进一步想表达一种文化体验。因为他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经历,就是经常穿越东方和西方之间,所以这种生命体验,以及这种生命体验,非常个人化的生命体验性的文化体验,也很明显,很突出,也很独到。我认为这是很后现代化的一种特征。
  第二是他的作品有一种很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很独特的文化内涵更主要的是表达一种人的生命体验与人的生存环境的关系,他非常注重体验这种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表现在一种共同人性的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比如说经常出现一些,不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很朦胧的形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动物,男人与女人等等,这些都属于共同人性的一种东西,在他的作品中能够体会到他在探索这种感受的表述。
  再有一种,中国人性的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因为中国人性的人与西方人性的人,他各自都生存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在西方社会文化中的中国人性,他有什么样的感受,在他的作品中表达得很清楚。
  再有第三点,他的作品,我认为还是应该有一个学术上的定位,这个学术上的定位,应该属于一种绘画视觉本体与人类文化本质的一种思考,这可以说是他作品的一个落脚点。他的作品很明显有一种超现实的意味,但是这种超现实是表现现实的本质,现实文化的本质,这个很明显。虽然有些东西,大家不一定体会得到,但是很明显他有这种追求,而且有这种倾向。既然有这种追求有这种倾向,随着他作品的积累、积淀、沉淀,这种西就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共鸣性,越来越有感染性。
  第二点就是他的作品有一种非常具体的表现形式的探索与抽象的文化本质的思考。虽然有些东西可能有些人看来不是特别成熟,但是这种东西我认为,这种思考以及这种探索,它肯定会越来越明晰,越来越能够使大家感受得到。
  第三点,纯粹视觉性的探索与文化内涵的思考。这个在他的作品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
  第四点就是后现代的文化特征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就是这种,这个时代的这种多融性、兼容性、不确定性、模糊性,这些特征。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就是还想追求一种原创性的东西,原创性的东西应该属于现代主义。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