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涵

1981 出生于福州永泰

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现居厦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协漆画艺委会副秘书长,福建省美协综合材料艺委会委员,厦门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厦门市漆画艺委会委员,厦门民盟美术院画师
主要个展
2021“云端”陈涵个展
2018“化境”陈涵个展
2015“梵音夏梦”漆画个展
主要联展
2024 2024全国青年漆画学术提名展
2023“八闽丹青奖”第四届福建省美术双年展
2023 2023全国漆画学术邀请展
2022 2022厦门漆画展
2021 第三届全国青年漆画大展
2021 第二届全国小幅漆画展
2019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展览
2019 第二届(宁波.北仑)青年漆画大展
2018 第五届全国漆画展
2018 魅力红谷—首届全国小幅漆画展
2017 首届福建省小幅漆画精品展
2017 第三届厦门市美协漆画艺委会作品展
2017 2017厦门全国漆画展
2017 第二届漆言八语实验艺术展
2017 首届中国(宁波.北仑)青年漆画大展
2016“地域性•髹事”江西•福建青年漆画家提名展
2016“艺术厦门”晋京作品展
2015 2015厦门全国漆画展
2015 第七届福建省青年美展
2013 厦门2013全国漆画展
2012 第三届全国漆画展
2008 福建省第五届青年美术作品展
2007 '厦门2007’中国漆画展览暨厦门国际漆画邀请展
2007 2007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2005 厦门2005中国漆画展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青山在
相关评论 更多
· 邈远的遐思——评陈涵的漆画艺术
· 流变的记忆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流变的记忆>>

 

文-罗阿华
 
陈涵先生始终遵循内心,坚持自我,对生命自身保持敏锐的观照与深刻的思考,不断以新的视角探索生命的状态。
 
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他,成长于九十年代,成于新千年的头十年,在近十年里试图通过绘画来思考人生,渐为新一代艺术理念的践行者活跃在当下漆坛。基于此,他的精神组成具有显著的时代印记,一方面接受了相对传统的造型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又对新的艺术理念及形态充满热情。
 
自然是艺术的源头。陈涵先生注重观察客观对象,强调主观性表现,笔下亭台楼阁与一草一木的风景不是客观写生,而是让创作依托写生,写生又被主观发挥,从真实物象中抽离出绘画元素,在漆板上或是巧妙排列组合,或是破坏重建,线条和色彩在画面上聚集弱化表现对象,有意把具象与抽象、表现与诗性转化成某种厚实、涌动、翻滚和光影的效果,使原本熟悉的图像转化为创作结果,提供了一种崭新或替代性的视角,营造出某种较为模糊状态,来观察世界并在其中定位自身。在拆解与重构的过程中,媒材产生了新的意义与指向,亦是对客观外在物象的主观表达,既显现不拘泥于规矩和法度,又表现出自由的挥洒和动感。
 
陈涵先生漆画创作对自然的洞察、理解和表现,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考察,向单一的写实风格提出质疑,把形式的感染力视为主观对现实景观的转化与升华,以控制观者的期待,让观者体味新图像和新视角所产生的表现魅力,以及摆脱学院艺术规则后的开放与自由。在其作品中,观者能欣赏到“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的意象呈现,寻回遗失弥久的东方美学文化品格的根性。
 
为了使空间更具艺术性和故事性,陈涵先生试图通过漆画和漆器互补的演绎,从绘画中汲取空间灵感,探讨隐含立体与平面之间的两种维度的流变,进行二维画作的三维诠释。立体作品的奇异形态宁静而含蓄,并不试图成为某种思想的引导者,而值得放在生活中长久凝视与欣赏,仿佛这些漆器都在见证其生命的厚度,以此呈现其阶段性创作的思维走向,将他的思考分享给更多的观众,激发观众自身的思考能力。
人心是不待风吹而自落的花。山川的真魂并不在形,而是大象蕴含;匠心之外,是其对诗境、自然和自由意志的阐发,以及对于生命、自然本源与形态探索的孜孜以求,最终从这山川大地里发掘了灵魂的自我与本真,实现自身生命的叩问。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