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鑫

1983  出生于辽宁抚顺
2007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5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刘进安现代水墨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现居北京,职业艺术家

主要个展
2016“闟•䦦”—— 王牧羽、曹鑫双个展,贤空间,北京
2014 “脸书”——曹鑫绘画作品展,ANART画廊,上海

主要联展
2016 “破冰•时代”——中国当代水墨展,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厦门
2016  水墨双生——青年水墨画家邀请展,树美术馆,北京
2016  敞开视野——水墨的生态2016中国当代水墨学术邀请展,威海市美术馆,威海
2016  七言八零后•当代水墨品鉴展,卜石西岸馆,上海
2016  八零八零·当代中国画八零后艺术家提名展,中国政协文史馆,北京
2015  同行同至——第二届“新绎之星”青年艺术家计划,新绎贵宾楼,河北
2015  学院新方阵·2015年度提名展,天大云华美术馆、沧州美术馆,北京、河北
2015  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5  青年思想家·勇气与自由——三为艺术2015年度入围展,皇城艺术馆,北京
2015  常青藤计划·2015中国青年艺术家年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5  素·墨——曹鑫,刘利平,靳骐沣水墨作品展,798见心会馆画廊,北京
2015  凯撒艺术新星·2015年度提名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5 “水”——艺术展,ANART画廊,上海
2015  学·缘——2015中国画专业研究生学术交流展,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北京
2015  首都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作品展,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
2014 “博罗那”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海展览中心,上海
2014  中国水墨现场——2014当代水墨画家邀请展,南通1895创意园,江苏
2014  问墨——当代水墨画家邀请展,吉首大学美术馆,湖南
2014  院校派——中国青年水墨画家邀请展,正观美术馆,北京
2014 “对冲”当代艺术系列展,国艺美术馆、沧州美术馆、雯华堂美术馆,北京、河北
2014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辽宁优秀美术作品展,辽宁美术馆,沈阳
2014  首师水墨——刘进安师生作品展,沧州美术馆,河北
2013  中国水墨现场——2013当代水墨画家邀请展,浙江美术馆,浙江
2013  水墨潇湘——当代水墨画家邀请展,张家界美术馆,湖南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语言•质感——曹鑫近作解析
· “规训笔墨秩序”中的即兴:曹鑫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语言•质感——曹鑫近作解析>>
     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艺术的本质就是语言。艺术语言是情感思维的言语形式,表达的是难以言说之义,依据的是情感、想象、自觉和下意识等,它是创作主体审美心理的外化,是外部物理结构,心理感受结构和社会情节三者的联系。判断一件艺术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这件作品是否具有一种新的艺术语汇来表达的能力,而艺术的深度来自艺术家用自己寻找到的艺术语汇,精准的抒发出自身作为有限的个体与环境博弈与体验的张力。这种处理技术的高下体现出艺术的高下,而不是风格流派之间的比较。艺术语言的更迭和理解应该在艺术家与其日常生活的碰撞中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

    “质感”作为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常常用来形容事物的材质和形象带给人的触觉、视觉乃至心理想象的体验,不同的质感带给人不同的体验。中国传统绘画媒材中最重要的是墨,其质地极细,具有水溶性,易于表现敏感细微的变化,具有难于控制的无常性,可以表现多种细腻微妙的气质及情感 。传统语境下水墨质感的虚淡、松糯可以对应画家的“文气”与矜持冷淡的高傲。然而,除了虚淡、松糯等质感以外,水墨还有其他丰富的质感有待当下艺术家挖掘。

    曹鑫不再拘于既有的对水墨质感的定义,他以对水墨媒材的敏感和思考,挖掘水墨媒材新质感,他的作品展示出全新的水墨质感,这种新质感不再是对逝去文人水墨的重复和敬畏,也不是故意的求异,而是源自他生活的时代,他经历的事件,他自身与这个世界发生的种种关系,由这些真实所构建出的对水墨质感的重新定义。

    在曹鑫的近作中,画面呈现的水墨质感与隐秘微妙情怀的表达诉求一致,他的作品描绘了大量人们心中熟知但很少公开言谈的幽暗、私密的故事及情愫。作品极具情节感,由不同况味的画面组成,但每幅画之间都有灵性的共通,相似的材料质感将这些画面联系起来。画面营造的“现场感”与“人造氛围”是他追求的对水墨质感的延伸表达和强调的产物,展现了大量被曝光的隐私,以及日常却习惯被忽视的角落,描绘了受历史物质条件所限制的人与空间,并且以某种固定的类似于偷窥般的“视角”,来审视孤立于社会之外的灵魂。

    他将形式与环境从那些被遗忘的隐没处中提炼出来,让这些细节在水墨散发的阴郁气氛里呈现自己的挣扎状态。野草,深重的影子,幽深密集的灌木丛,触角般蠢蠢欲动的枝条,和人物朴实的形体纠结出颇为暧昧的动作,营造了一个没有办法遮掩的世界。他在捕捉到更多的细节之前,以深沉的眼光退居而视,却极尽所能地描绘真实。带立体感的画面细节相互挤压,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而情节之中混沌的男女身体、嘈杂的野草与暧昧的色调模模糊糊地闪着光芒,气息浓厚而富有触感,为真实的视觉体验营造情感氛围。

    这种“现场感”让我们不自觉地目光回避,然而,一旦我们熟悉和接受了这种“冒昧”,开始理解被它曝光的对象悲剧性的无法改变的命运,此前的惶恐感受便转化为亲密与忧伤,记忆中隐秘而熟知的角落被揭示,深藏的欲望碎片被拼凑放大,体现出“凄美”的美学品格,此时画面质感成了一种哀而不伤的基调,演绎着整个故事的发生和情愫的流淌。水墨媒材通过其特有的质感来暗示和沟通熟悉与陌生,揭示出一种被我们视若不见的真实,剔除了时下流行的那种鼓舞人心的风格与教条色彩,使我们的注意力从表面形式移开,使我们忽略政治性、传统性、民俗性与商业性。

    “人造氛围”将我们的目光带到了水墨质感营造的气氛中,传达出不安的气息,画面上甚至留有色墨淌下的痕迹,物体的存在感从内容中剥离出来,这种制造紧张的方法让时间停滞,让人伤感而不安。水墨的粗粝立体质感使原本普通的题材变得乖张起来,凌厉的笔触见血见肉,这种情致已不是传统水墨质感对应的温馨和文气,更多的是展现了各种诱惑下的失落、无奈、敏感和异化。这使他很像一位表现主义者,宣扬个人主义和原始性。    
 
    曹鑫的近作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习以为常的古老材料还蕴含着许多不为我们所知的魅力,艺术新方式的发现源于有才能的艺术家对其所处时代的敏感及对逝去文化高出常人的认识,他以自己独有的触觉挖掘、发现水墨的新属性、新质感,在此基础上建构出新的表达方式,使水墨这一古老的东方材质在当下及未来拥有了无尽阐释的可能。 
 
                              
                                                                                   

2016年6月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

蔡敏:美术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