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新宝岛”的系列作品中,对于这一系列作品的组织与表达,是如何清晰出来的呢。
新宝岛系列包含数字绘画,动画,综合材料绘画以及衍生品。在创作中赋予角色特性,与作品之间对话。不只在技法上有突出的建树,也要通过创作提出不同的议题,个性与思想才能在艺术中得到升华与自我实现。其中通过制作了一些胸针及小玩具人偶等衍生品的系列制作,将自己的绘画语言丰富化、立体化。
新宝岛与动画相结合,以千变万化的视觉表现,叙述着取自不同题材的生活故事,给人们带来快乐的视觉 享受的同时,又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传达深刻哲理。
表达愤怒容易,表达快乐则相对较难。新宝岛在作品中表达轻松、自由、温软的画面是笔者在作品创作中所践行的艺术信条。在新时代新思想的风潮下,将艺术创作结合新的平台与媒介,赋予创作以新的理念,并最终达到表达自身美术情感的目的。
2.在你的不少作品中,我都能看到童趣的一面,相比在当代艺术中许多剖析现实、用较为沉重的方式抛出问题的作品你说怎么看待的呢。
我觉得人们生活就是为了开心幸福的,没有人会说祝你痛苦,都是说祝你快乐。所以我也是想让自己开心一点,让人们开心快乐一点。我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温暖,柔软的人,像小太阳一样温暖照亮别人。我也希望我的作品可以温暖照亮别人的心灵。人们跟我相处都是轻松自在的,我也希望我的作品可以更加轻松自在,像泡温泉般的舒心。希望我元气满满作品给大家带来和煦的阳光,照进大家丰富的内心。
3.在现实与绘画的小世界中,你会质疑当下或反观自己的作品吗。
每个人看我的作品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也是我的作品的观众,就艺术品而言,一旦接受者介入一件作品,这件作品就被接收者注入了自身的理解与情感,成为了接受者的作品。艺术作品的结构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面面俱到的结构,而是为接受者留有想象余地和尝试空间的开放结构。美术接受必定伴随着接受者预设的那个有审美经验、文化知识及生活经验组成的“期待视野”或“前理解”,“前理解”的不同,必定会使不同的接受者对一件作品的感受大相径庭。作品与现实肯定会有差距,我的作品有一部分是在诗情画意描写,一部分在胡言乱语诉说。
4.在《维迹迷踪》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不少艺术家标志性的符合,是因为这部分艺术家会影响到你创作灵感吗。
20世纪基里科、达利、马格列特、米罗等一批优秀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应运而生,并且留下了大量的艺术成果,他们的作品也常常成为现代艺术家的灵感源泉。超现实主义的非现实性、非逻辑性、自动创作思维以及梦幻虚拟的意境,给现代绘画的创作带来诸多启发。毋庸置疑,超现实主义绘画作为现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上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这些都为我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另外,受当今数字时代发展的影响,我通过对超现实主义的分析,将孩童般天马行空的创作理念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中,进而结合超现实主义的美学风格、思维方式,为我的作品提供创作思路与精神内涵。
我在汲取超现实主义特色的创作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受弗洛伊德的思想理论的影响,明确了作品的创作方向和理论依据的论述。超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场景设置独特,受此启发,笔者在起初设计壁画草稿图时便以宏大的构图为基础,选取繁多的人物场景为作品素材。笔者注重作品的情感传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强调,最高境界的艺术是潜意识作用,鼓吹无序,且否认理性。也正是在这种创作思维下,超现实主义流派的画家形成了一套非逻辑性的绘画语言。这种语言方式将梦的作用放大,认为梦幻以及各种类型的联想是自动写作材料的最大构成来源。
5.在壁画作业、油画创作上,将来会尝试其他媒介来表达自己吗。
科技飞速发展,绘画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社会中图像的崇拜功能让位给了现代社会的展示功能,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变革,从人趋近图像变为图像趋近人。绘画创作者的题材选择范围在不断扩大,创作角度和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艺术家对绘画的认识和表现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各种艺术形式,艺术语言都在蓬勃发展,百花齐放。我的作品是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为教育领域为心理都提供了启发,卡通艺术的诞生也是增加了壁画的趣味性,潮玩手办还有潮牌充斥着这个世界,壁画本身就是包容性很强的绘画形式。技术的革新与更迭更是让数字绘画从传统绘画中脱颖而出,并呈现出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以后的作品也是会尝试其他的媒介,进行跨媒介,多种材料的艺术创作。将我的个性化绘画语言在融合传统范式的基础之上加以与数字绘画相结合,多进行数码绘画。数码绘画是传统与科技的结合,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不仅改变了传统美术的创作方法,而且为作品设计的创造和想象延伸了无限的空间。在创作过程中的画风和绘画语言的表现,反映了当代人逐渐转向自我和内在,审美也开始更加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