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贠冬鸣
对艺术家黄君辉给出精准评价,颇为吃力。
因其本身就是颇具学养的评论家,文笔流畅犀利且入木三分。其艺术灵感亦大多来自童年的记忆,来自古典文学及现当代文学。及至词曲、诗歌等等,在他的作品中均有所体现。比如《神仙会》系列、《九张机》、《短歌行》、《祖国(或以梦为马)》等。还有就是黄君辉的艺术跨度,委实令诸多同仁惊骇,百度搜索可窥一斑。其门类涉及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架上艺术的油画等等,间或还兼及版画和水彩,其创作轨迹是放射状的,是车、钳、铆、电、焊的全活。尽管之间的跨度需调动其浑身潜能,但其主旨还是有迹可循的,那就是在自行设置的思想空间里,纵横跋扈为所欲为。
有什么样的知识存储,就会有什么样的谈吐语式。基于此,知识囤积狭窄的笔者,便只能以“看图说话”形式,对黄君辉的艺术加以浅显解读,而非纵深探究。那么,就黄君辉的艺术探索价值而言,笔者倏然想到景致观览。譬如说,站在山腰较之站在山脚,所领略的风光是迥然不同的。前者,根本无法告知抬头仰望者,站在山腰放眼四周,是多么的美轮美奂。
作为具有当代元素的艺术家,黄君辉无疑是河北最活跃者之一。其举办个展“归来”、“记忆之墙”、“可能的风景”、“神仙会”、“事件剧”等等,次数之多足以证明他的活跃程度,而学术性联展可谓举不胜举。那么细究起来,黄君辉之现象在河北画坛,究竟有着怎样的贡献和价值?客观评价,河北美术在中国美术界所处地位,是地处高原而高峰稀缺。当然,这么说是仅就艺术高度和纯度而言,并不涉及当代艺术视角的精神层面开掘。而绝大多数在山脚行进的,几乎都是在漠然延续着传统,或者在改良层面躬耕,而极少抬头看路。换句话说,是太多的所谓美术家,骨子里饱含奴性基因,尽管他们也获得某种成功,也相应博来一定范围的影响力,却无法真正领略到挣脱锁链那份惬意和快活。基于此,单从大的艺术范畴来看,黄君辉旁若无人的创造,其引领作用便恰如站在山腰的观光者。其精神世界,是无比旷达和尤为快活的。
黄君辉的教育背景属师范性质,也就是按照师资来培养,或曰一专多能。所以说,黄君辉命运的更迭,跟他所受教育的庞杂并无多大关联。而对其命运影响至深的,还是他的认知和远见。黄君辉交友囫囵并非挑挑拣拣,但不带酬酢属性的往来,或曰精准交友,却大都是能够将其浅显的思考引入深邃,矫正其慌乱步履者,抑或为搅动其艺术思维者。君辉行事风格口无遮拦,处世高调。至少他以为,日常行为亦是该向“当代”靠拢的,活法儿和艺术创造是一回事。
作为纯粹的艺术家,黄君辉常把感情宣泄通道和生存法则分开。艺术宣泄可谓神圣,生存法则陷于繁冗琐碎,两者有割裂亦有某种关联,因而黄君辉才无比忙碌,且令人妒羡难以仿效。黄君辉作品之所以弥散着当代鲜活气息,其有序无序的线条和色块,完全是出自心绪的分泌物,看去深邃、雄浑,极富张力。具体说来,黄君辉作品中的人物面部呆板、冷漠、僵直,姿态亦颇具戏剧性。构图更是自行设置的场景,且高度概括和简约。他是在借助鲜明的精神形象,来表达特定环境之下特定人群的亢奋、压抑和苦闷,这也是当代人普遍的情绪自然流露。黄君辉的此类作品是内心的揭示,是将芸芸众生加以高度概括再撕开再加以微观,继而找到精神的窠臼和归属,并与某种特定阶层的人的内心产生共鸣。他的艺术精准表达,是一种有深度的苦涩精神诉求。这其中有艺术家的视野、学识、胸怀等等糅合其间。
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是黄君辉作品显著特征,更是精神领域精度开掘的有力支撑。人、马、麦子、骷髅、明星等等,无疑不是出自天马行空的想象。象征、隐喻等等,其思维不是线性、平面和立体的,而是放射状的。也唯有练就具象写实的相应高超技艺,才可能做到对物象敏锐和精准的把握。黄君辉是通过各种荒诞不经的人,通过匪夷所思的场景,来顺势承载其心中的焦渴及欲念,并据此忖度该如何把握未来,使自己的血脉彻底融入时代,或者说使思维与时代接轨。
作为高校教师,黄君辉是极为称职的。他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发展且不加任何限制,亦能给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空间,终究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思考,并开掘其创造力,而不仅仅是把绘画教学看做是挣薪水的工作。在他心中,教学就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环节。具体说到对景写生,则是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必备的“教案”。作为学术带头人的黄君辉,同样要带领学生到大江南北诸多景点写生,但他绝非是对山峦、植被的沉潜再现,而是将原生态的自然,再造成艺术家独有的心理自然,并赋予自然以艺术家的情绪色彩。从某种意义来说,对大自然黄君辉已不再朝觐,而是已经擢升大自然的主宰。基于此,其所谓的“风景写生”,才可能是发自心底的对神秘的玄黄天地的由衷赞叹,是对原野饱含情致撕心裂肺的讴歌。其画面是清新的,更是灵动虚幻的,也同样弥散着时代气息。
综合材料的运用,使黄君辉的艺术创造倍感快慰。他的理念是,任何材料都可以使用,只要有助于作品主题和观念的表达。黄君辉说:“综合材料是我日前创作的主要部分。综合材料可以融入我的灵感,在发现能够引起我创作激情的素材和其他介质时,自然会想到利用综合材料将情绪抑或思维表现出来。”这样会更直观,更具艺术张力,抑或衍化成黄君辉独有的语言符号。黄君辉的艺术创造观念,兼具隐喻的社会批评性。他主张,“相对唯美主义而言,除了应有的美感之外,绘画作品也应当具有反思。”具体说来,黄君辉将抽象表现主义作为绘画风格的首要选择,是为着把视知觉中最为凸显的元素单独抽离出来并重新组合,进而成为另外一个具有逻辑关系和不同精神氛围的图式。具体到“记忆之墙”系列,“墙意味着边界与保护,但也是人类交流的一种阻隔,是自由的某种限制。”此番感慨,已成为该系列之创作主旨。黄君辉明白,艺术家在社会生活中是微不足道的,他觉得诸多神会问题艺术家难以解决,则只能予以艺术性表达、陈述乃至批判。关于“记忆之墙”,知名学者、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郝青松评价说:失忆时代与记忆之墙 ,事关当代艺术的缺失和构建,也是黄君辉在艺术中的着力之处。历史之墙已失忆,艺术之墙重建记忆,黄君辉确立起艺术创作的中心问题。黄君辉跋涉在同一方向的中国语境中,动物标本,生命已逝去,一排手榴弹,重现了尚未远去的革命战争,生态危机凸显,百年漫长的历史景观,堪称“记忆之墙”,黄君辉硬生生地在漫长的白夜里建起一座座记忆之墙,颇具精神示范的意义。
世界知名的约瑟夫•普利策曾对记者作如下定义:“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观察”乃记者天职,而观察能力高下,则是职业能力的分水岭。该论断不应特指记者,还应指向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而黄君辉大量具有强烈社会批判性的作品,便彰显出其不凡的洞察力和使命意识。
黄君辉的艺术,无疑是频繁变更语式的艺术。这也从中反映出其思维的机敏,创造力的活跃,想象力的超常。但从大众传播学层面来看,其传播渠道是放射性的,就如同雄安新区白洋淀渔民时常扣动的大抬杆,因为枪膛里装填的不是子弹而是枪砂,尽管火光冲天震天动地,却只把敌手打得鲜血淋漓而不能当即毙命。那么,收缩战线,将某种最具杀伤力的艺术再度淬火锻打,才能在画坛起到真正的引领,才能拥趸甚众,进而载入庄严的艺术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