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

1967 出生于吉林
1987 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
2006 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油画创作工作室
现居北京,职业艺术家

主要联展
2009 领袖与人民——国庆主题献礼展 北京
2008 新眼线 当代艺术展 北京
2008 东区艺术中心第二回油画邀请展 北京
2008 生存现场 宋庄当代艺术家联展 北京
2008 足迹 宋庄国防工事艺术区艺术家联展 北京
2007 中国艺术博览会 北京
2007 油画送拍作品展 北京
2006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毕业作品展 北京
2006 消费时代 当代艺术展 北京
2004 中国艺术博览会 北京
2003 宋庄画家油画作品展 北京
2003 中国当代艺术百人展 北京
2003 今日美术馆首届青年美展 北京
1996 吉林省春季艺术精品拍卖会 长春
1992 吉林省美术摄影作品展 长春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昭显未来的记忆潜像——解读画家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昭显未来的记忆潜像——解读画家胡平的近期创作>>

    一般地说来,记忆与历史有关,而未来是一段未知的旅程。用历史的记忆来昭显未来的现实是一种文化的自觉和唯物的历史观。特别是在这个记忆与未来的概念略已淡漠的时下,让已经铭刻的记忆昭显我们未来的道路,具有非凡的意义和时代的迫切性。画家胡平目前就在作着这样的工作,一些富有历史责任感的新锐艺术家们都在进行着这样的工作。这些艺术家的工作与那些犬儒艺术家的工作形成了本质性的区别,同时也在掀开了新的历史。

    胡平走向当代艺术创作的最初阶段时,其观念的呈现和精神的切入便从记忆起步,以特定的人物构成记忆循环的艺术语境,很直接地利用了那种带有时代特征的波普图式,将历史与当代生活现实杂糅,让文化上的思考和精神一同放飞。后来,他在图像中所并置的形象,更是凸显了文化记忆和艺术发展路程中的某些精神的钩沉和思想的省思。

    《为人民服务》系列是画家胡平新近的创作成果。我更愿意把它称之为“记忆的潜像”。显然,这批创作与《风筝》和《新生活》两个系列的创作在美学观念上是一脉相承的。胡平的艺术灵感直接来源于当代社会的历史积淀。浓缩时代进程的历史图像为画家所重新选择和重新利用,并把它们进行模糊化和潜像化,通过一个波普化和数码化的过程,对历史的存在与当代语境的重新阐述,是画家精神诉求的方法和路径。记忆、历史,以及未来,被画家以自己的方式组连在了一起,也由此变成了当下的存在。于是,在胡平的画面中,历史的记忆与我们所处的当代再一次地发生着作用。

    “为人民服务”的五个手书大字,成为这批创作标志性的语言符号。可以肯定的说,这一充满历史寓意的殷红字符,即是画家自己的偏爱所在,也是画家的思想立意所在。

     胡平的画作大多与当代世界上最具历史影响力的人物有关。那些历史性的重量级人物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思想理念和不同的意识形态,但是他们共同组成了历史性的当代真实和继续影响着当代的真实,他们是一面面历史之镜,鲜活而实在,生动而深邃。我们要想走向新的历史,就不能忽略他们的存在。

     看得出来,画家是站在一个普通人的立场上回溯曾经有过的历史的,更注重阐释历史人物与芸芸众生之非同寻常的意味,以及历史进程中最为诡异之处和最为深奥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画家采用的是波普方式,但它不“玩世”、不“艳俗”、不“恶俗”,画家是以其正常的心态和建设性的态度来面对过去、当代和未来的。这一点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甚为重要,因为艺术家是精神思考的创造者,而不是江湖术士,思想与精神的诉求是艺术的本体根基。画家胡平以其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和表现方式,传达出一个时代的诘问与省思。如果说这是一种时代的召唤,那么画家胡平正在以其记忆的潜像,回应着这种召唤。

     是的,我们已经看到了当代艺术的转折,我们已经看到了当代艺术的嬗变。
 

张晓军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