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明

1980 出生于中国黄石
2005 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2005 学习于慕尼黑美术学院
现居武汉,职业艺术家

主要个展
2016 “16000--柯明作品”,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中国上海

主要联展
2016 “东亚文化之都交流当代艺术展”,奈良美术馆,日本奈良
2016 “第三届CAFAM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北京
2016 “韩国DMZ国际当代艺术展”,DMZ和平文化中心,韩国江原道
2016 “秘密花园——国际艺术展”,北京当代艺术馆,中国北京
2016 “丝绸之路——从东方到西方”,IL Ponte 画廊,意大利那不勒斯
2016 “破冰时代-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厦门国际展览中心,北京水立方
2016 “BIG LAB”实验艺术家群展,BIGHOUSE当代艺术中心,中国武汉
2016 “镀金时代——当代艺术邀请展”,艺通佰通E空间,中国上海
2011 “回顾与展望——湖北油画艺术展”,湖北美术馆,中国武汉
2010 “无物之阵”中国当代抽象艺术邀请展,湖北美术馆,中国武汉
2007 “慕尼黑美术学院艺术大展”,慕尼黑美术学院,德国慕尼黑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16000》观念作品 201
· 《车票》观念行为 2005年柯
· 柯明自述
相关评论 更多
· 言无言-由柯明《16000》上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言无言-由柯明《16000》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个展作品谈起>>

    文/雷祺发

    最近,关于艺术家柯明“3000亿的灰”的新闻帖子疯传各大网络版面,一下子他成为媒体的专访人物,又是参展的活跃分子。这些后续故事,均缘起于他2015年11月从江苏省盐城市的一家生物质发电公司成功购买大约16吨残币灰烬之后,创作了一系列关于人民币灰的艺术作品。这不,除了参加北京中央美术美术学院2016 CAFA双年展之外,12月即将还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办个展。有意思的是,上海个展是一个没有作品的作品,说它是观念艺术也行,说它是行为艺术也罢,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与突破。

    说到这件个展作品,必须提及作品方案的描述,与其笔者叙述,不如引用艺术家的原话:“这是一个没有一件展品的展览,整个展厅完全是空的,准确的说,我已经抛弃展览空间和视觉图像,直接进入观念和思想,既为作品也为展览。在作品中,整个美术馆、时间、资金成本、美术馆运营系统、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空间和价值观都是构成其成立的元素。在8天的展览中我需要花费人民币16000元的成本,16000元在8天的展览时间里面,每秒消耗的是16000元÷(8天×24小时×60分×60秒)=0.02314815元。作品对我自己、对观众、对于美术馆、对艺术自身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但我想这是进步的。很多时候,我们的付出都是要去关注一个有型的结果或者可见的回报,往往把过程的意义和无形的系统忽略。”那么,实际上艺术家柯明在这里并非谈人民币/金钱本身,而是探讨媒介材料背后隐藏着人的存在价值与外在物质空间之间的关系,所有物质空间存在的东西,都是人包括艺术家必须观看且需对之抱予一种态度,或是对抗性存在,或是一种并存性关系。

    面对“无”的美术馆空间,艺术家柯明以严谨的思考,独异他人的行为方式探讨当代艺术的边界与新的可能性,藉此引起艺术界内外的普遍关注与理解。不可否认的是,柯明的《16000》这件作品提出的理论命题具有颠覆性,它某种程度上,是对现有一切有形空间存在的质疑,更具体来说,首先是对美术馆权力话语的再思考,也就是说,这件作品是反收藏性的,它以一个概念的方式折射“生活即是艺术”的社会学导向命题。美术馆作为一种艺术系统的建构者之一,是一种凝固历史的工具,而这对于具有先锋性、前卫性的当代艺术而言,无疑是一种嘲讽与不屑。其次,是对艺术史的拷问。艺术史作为梳理历史、书写历史的备忘录,同时它也扮演启示录的角色。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家不能没有艺术史的概念。当然,如何对待艺术史被书写,特别是当代艺术史部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显然,在这里,柯明的这件作品既是对艺术史的敬畏,同时也对艺术史的形状表示质疑,只不过这里艺术家是以选择作品的方式回应过去艺术史的书写,是一种再重新洗牌的介入姿态。第三,是对观众审美的挑战。观众作为艺术家作品的读者,理应具有开放性姿态。但现实中,我们观众的接受度相对有限,受历史书本影响,受权威思想左右,受各种其他环境因素影响过深,对新事物新作品新形式的东西,往往容易持否定的态度,反而喜欢接受固定思维已有的东西。当然,有人会说,艺术家的作品故作高深。其实,笔者反倒以为这不是理由。艺术家存在的理由,不是复制过去、复制历史、复制大众的工具,而是超越已有的艺术形式及其创作理念以新的理念创造新的艺术形式的开拓者。特别是从事先锋性、实验性领域的艺术家,不满足当下的审美观感,而往往选择敢于突破陈规,扮演创造艺术史的角色。对于柯明的《16000》这件作品的解读,需要结合今天的时代背景以及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来说,或许,更能明白艺术家柯明的艺术。

    其实,由这件柯明的《16000》作品,可以引发很多关联性的思考。这是一个没有一件展品的展览,整个展厅完全是空的,准确的说,我已经抛弃展览空间和视觉图像,直接进入观念和思想,既为作品也为展览。那么,这件作品同时也是一个关乎“有与无”、“在与不在”、“正与反”、“实与虚”、“必然与偶然”、“人造与自然”等等关系的问题。这其中任何一对关系都是一个极为宏大的命题,那么,在诸如此类的宏大命题面前,“艺术到底何为”才是柯明作为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此不妨先借他的话作一个铺垫:“我的创作常常以观念入手,作品不局限于某种材料和形式,一切我能驾驭和认为的都可以。比如:油画、装置、影像、甚至是完全无视觉和物像的作品。我所表达的是当下的人文关怀和人类社会深层问题的思考,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当然从艺术史的角度,尽可能从艺术本体和可能性上有一些新的探索。”其实,每个艺术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关注视域及其语言使用方式。今天,柯明作为艺术家的人文关怀,显而易见,属于偏哲学性范畴,甚至其中蕴含一种终极关怀。无疑,这种“问道”方式同时也迫使柯明始终主动保持对过去艺术史与当下社会作重新审视的态度。

    所以,柯明的《16000》这件作品,可以说既不同于约翰•凯奇的《4分33秒》(首演1952年)作品,也与徐冰的《何处惹尘埃》(2004年)作品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前者在世界当代音乐史上是一件闻名遐迩的作品,重新找回聆听才是音乐的本质,而不是多么高超的演奏技术。约翰•凯奇颠覆的是人的听觉系统,同时又发出什么才是音乐的哲学式思考。反观柯明的这件作品,颠覆的是艺术系统中的视觉与认知,提出重新观看的本质性问题。再来说徐冰的这件作品,其实它不仅是911事件的历史记录,而是从中探讨物质世界存在空间与作为主体性人之间的关系。那么,观看柯明的作品,好像与徐冰作品存在一种彼此呼应的关系,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柯明的作品其实是基于由无到无的思考逻辑,反思艺术系统涉及权力空间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即如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当然,徐冰的《何处惹尘埃》虽然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直接性是柯明作品的特点,而徐冰的作品属于间接性方式。

    除此之外,柯明的《16000》这件作品,某种方式上,其实也是偶发艺术的一种。之所以这里提及“偶发”,是基于这件作品实施过程中,面对“唯其空空,最富力量”(阿尔伯特•卡姆斯语)或如古语中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爱无言”的大情景大空间,艺术家与观众将会以何种言行方式走进去,同时又以何种观看态度走出来等等不可预料的未发生的状态将成为这件作品的一部分,艺术家在这里既是参与者也是实施者。

    总之,柯明的艺术思维与方式无不强烈地带有楚文化式的神秘、想象和敢于挑战传统的特质。今天的当代艺术创作,不再受任何形式与材料的束缚与限制,关键在于艺术家如何提取自身日常经验有效摄入自己的作品当中去,对时代对社会对熟悉的现实画面进行重新观看与视觉认知。一切使用的媒介都是艺术家艺术理解的符号,艺术家柯明通过对人民币/金钱的再思考,或许会发出“所有存在的一切都会化为灰烬,只有精神才会永存”的哲学命题。

 

2016年11月18日完稿于汉阳江上书屋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