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波
1974  出生于吉林
1996  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美术系
2001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研修班
2010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获硕士学位
现居北京、吉林,吉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个展
2021 感同身受——李洪波个展,奕来画廊,纽约,美国
2021 所见非真——李洪波个展,唐妮诗画廊,上海,中国
2021 所见非真——李洪波个展,唐妮诗画廊,巴黎,法国
2019 绽放——李洪波个展,Maraya艺术中心,沙迦,阿联酋
2019 致敬经典——李洪波个展,Flora Bigai画廊,彼得拉桑塔,意大利
2019 新兴维度——李洪波与蔡东东双个展,弥瑟里考迪亚大学美术馆,宾夕法尼亚,美国
2018 站在彩虹跳伞,大都会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8 彩虹,中国纸艺术研究所,吉林,中国
2018 彼此,李安姿当代空间,香港,中国
2018 中国制造——李洪波个人项目,银川当代美术馆,宁夏,中国
2017 我们画过的石膏像——李洪波艺术展,京师美术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国
2017 花海,81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标准,昂古莱姆纸博物馆,昂古莱姆,法国
2016 教科书,凯尚画廊(奕来画廊),纽约,美国
2015 彩虹,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馆,乔治亚州,美国
2014 刀影,李安姿当代空间,香港,中国
2014 教具,凯尚画廊(艺莱画廊),纽约,美国
2013 纸?境,路德维希堡艺术协会,路德维希堡,德国
2012 洁白的纸,多米尼克画廊,悉尼,澳大利亚
2012 我,少励画廊,香港,中国
2012 一棵树,三潴画廊,北京,中国
2011 世界——李洪波新作展,铸造美术馆,北京,中国
主要联展
2023 盛世莲花——澳门回归主题创作美术作品展,广州美术学院,广东,中国
2023 虹——来自桥的世界 第六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主题展,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金鸡湖美术馆,苏州,中国
2023 和美共生——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新疆美术馆,新疆,中国
2023 实验集·第一季,雪莲·亮点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22 盛世莲花——澳门回归主题创作美术作品展,澳门科技大学美术馆,澳门,中国
2022 第二届济南双年展,山东美术馆,山东,中国
2022 语言与言语:一个基于语言结构系统的展览实验,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北京,中国
2022 东北新浪潮,大连山上美术馆,辽宁,中国
2022 最初的湾区:广州南海大地艺术节,佛山南海西樵镇,广东,中国
2022 纸·感·知,悉尼大学周泽荣博物馆,悉尼,澳大利亚
2022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15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22 书事:艺术家的实践,苏州美术馆,浙江,中国
2022 唯物思维:首届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青岛云上海天艺术中心,山东,中国
2022 Superfluous Things: Paper,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加坡,新加坡
2022 Overdose,Design Museum Holon,以色列
2022 活性能量跃迁——第14届达喀尔非洲当代艺术双年展中国主宾国,黑人文明博物馆,达喀尔,塞内加尔
2022 当代涂鸦与街头艺术,Artemizia Foundation Museum,宾夕法尼亚,美国
2022 自然不自然,上行艺术中心,广东,中国
2022 大国匠作——走向新时代的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8 向东走——当代艺术要请展第二回,墨非墨画廊,青岛,中国
2018 文明的回响——匠作之美,一九空间艺术画廊,马德里,西班牙
2018 共通分母——交感 2018韩中交流展,驻华韩国文化院,北京,中国
2018 献礼60年——吉林师范大学中国纸艺术研究所第一届纸艺术展,吉林师范大学,吉林,中国
2018 乌兰巴托国际艺术节,乌兰巴托,蒙古
2018 涌现,多伦多艺术中心,多伦多,加拿大
2018 纸上·至上,青岛天泰艺术中心,青岛,中国
2018 中国与葡语国家艺术年展——知我者,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中国
2018 雕塑四十年,深圳当代美术馆,深圳,中国
2018 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8 纸是第三回邀请展,共同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7 全军美展:中国当代材料艺术家,圣彼得堡管理中心展览馆,圣彼得堡,俄罗斯
2017 文明的回响:致匠心,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江西,中国
2017 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何以素千叠,万营美术馆,河北,中国
2017 刚柔并济——纸的五种性格,广州方所书店,广东,中国
2017 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非常持续——环保启示录,银川当代美术馆,宁夏,中国
2017 沙海绿洲,鄂尔多斯博物馆,内蒙古,中国
2017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13界全军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见藏见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毕业创作与近作对话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大幅消减:当代纸艺术展,柯里尔美术馆,曼彻斯特,美国
2017 华夏文明之光,中央展览大厅,圣彼得堡,俄罗斯
2017 文明的回响 第二部:中华匠作,太庙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教学相长——第三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6 艺术郑州——全球中国,绿地广场,郑州,中国
2016 物料,成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6 自·牡丹亭——当代艺术展,金鸡湖美术馆,苏州,中国
2016 石膏像——视觉经验与文化身份背景下的中国当代性,亿利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6 纸是,共同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6 文明的回响:穿越敦煌,太庙,北京,中国
2016 设计之变——2016上海艺术设计展,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16 纸上·至上,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中国
2016 敦煌——生灵的歌,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5 河畔之夜,亚洲文明博物馆,新加坡
2015 化生——中国当代艺术展,蒙斯老屠宰场艺术中心,蒙斯,比利时
2015 流动·FLOW:意中当代艺术交流,帕拉迪奥大教堂, 维琴察,意大利
2015 匠气·第四回——装置艺术展,元典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 巢——跨国文化雕塑装置影像展,武汉美术馆 ,中国
2015 TA 时代,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 青春无限,亚洲大学艺术博物馆,台湾,中国
2015 CODA 纸艺术,CODA 博物馆,阿珀尔多伦,荷兰
2015 不朽的重生:中国当代艺术,安格里纳美术馆,威尔斯,奥地利
2015 无声的交谈,菲籽画廊,比利时
2014 纸—在,天津艺术博物馆,天津,中国
2014 中国姿态——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山东美术馆,山东,中国
2014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实验艺术展区,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 实年一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文化保税园开园艺术展,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文化保税园,北京,中国
2014 纸文化——纸是一种媒介,莫里斯博物馆,莫里斯顿、田纳西州,美国
2014 跨越边缘:纸质作品的解放,威廉斯堡艺术和历史中心,布鲁克林、纽约,美国
2014 堆积和折叠的雕塑,丹诺斯博物馆,特拉弗斯城、密歇根州,美国
2014 乌托邦狂想曲,中粮鸿云,南京,中国
2014 第三届美术文献展,湖北美术馆,武汉,中国
2014 南京国际美术展,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南京,中国  
2014 中国当代青年雕塑展,洛带,成都,中国
2014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亚洲:故事树,亚洲文明博物馆,新加坡
2014 融.汇,天仁合艺美术馆开馆展,杭州,中国
2014 伪装,21世纪美术馆,路易斯维尔,肯塔基州,美国
2014 极客野餐2014,圣彼得堡,俄罗斯
2014 相遇——丝绸之路上的新艺术,新疆会展中心,新疆,中国
2014 匠气3,红门画廊,北京,中国
2013 艺术三亚,亚龙湾紫禁城,海南,中国
2013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中国
2013 第二届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和阳美术馆,大同,中国
2013 进化——图像,敬人纸语艺术机构与雅昌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3 面对Anitya,米希宫,威尼斯,意大利
2013 纸艺术:艺术与科学之非凡的材料,伯克希尔博物馆,马利兰州,美国
2013 火锅,伯瑞特波罗博物馆,伯瑞特波罗,美国
2013 变形——现代艺术的透视图,53艺术博物馆,广州,中国
2013 心迹象——2013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南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3 深刻魅力,上海喜马拉雅博物馆,上海,中国
2012 Ctrl+N:非线性实践,光州艺术博物馆,光州,韩国
2012 第一届新疆双年展,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乌鲁木齐,中国
2012 匠气,前波画廊,北京,中国
2012 应物象形,艺莱画廊,纽约,美国
2012 江汉繁星计划之70后艺术家研究展,武汉美术馆,武汉,中国
2012 千里之行——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优秀作品展(2009-2011),艺术黄金广场,伦敦,英国
2011 中国姿态: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温州国际展览中心,温州,中国
2011 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寺上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 奇点,环铁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 实验艺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大爆炸——白兔美术馆收藏展,白兔美术馆,悉尼,澳大利亚
2010 千里之行——中央美术学院获奖毕业作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物.能,铸造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0 天工开物,德山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10 我在路上,三潴画廊,北京,中国
2007 物欲、无欲——材料表述与空间展示,锦都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7 共享时间空间,K空间,北京,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李洪波:视像的异变与奇观
· 闭合与延展:一与多——李洪波纸
· 物有实体 理无定形——李洪波的
· 艺术的解构与再生——评李洪波的
· 纸葫芦的故事——李洪波的艺术源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艺术的解构与再生——评李洪波的纸质装置雕塑>>

王春辰

 
李洪波是2010年中央美院实验艺术毕业的研究生。当时在毕业生展览之际,吕胜中老师遇到我说有个学生的纸雕塑非常酷,值得一看。在现场看过之后,确实这样。一是场面大,二是作品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变化性,因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年五月份央美举办全国实验艺术教学大会暨展览,李洪波的作品又再次在央美美术馆展出,同样以其特殊的可变体量吸引了观众。这个实验艺术大会也正好是讨论相关教学与艺术创作,引发了相应的当代艺术讨论。而正好我在这个学期开设一门全院研究生公共专业选修课“图像的政治”,由此备课、准备材料、参阅一些资料等等,时常将各种创作介绍到课堂上做一些点评,涉及到学院教学与当代艺术,刺激着对新一代艺术要进行高密度的思考。我们知道艺术与视觉有关、与图像有关,当我们说“图像的政治”时指向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而此政治非指政党、政府、政策之政治,而是讨论图像背后或内容所引起的反应、解读或联想等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视觉存在方式以及图像的政治正确性问题。相应地,艺术的问题首先是视觉的图像问题,而不是艺术问题,因为艺术作为既存的概念,一方面它规定了何为艺术,另一方面它又是后发的追认概念,对那些一开始不被归类为艺术的东西最终被纳入到艺术范畴中。后者甚至说是艺术历史构成的一条线索,不是首先存在了作为艺术的东西才书写艺术历史,而是存在了被视为艺术的东西才去写它们为艺术。
 
有了这样的一个基本认识,我们把李洪波的纸雕塑装置(姑且这样称呼)放到现代至当代的艺术史里来看,就会解疑很多当代的问题。我们知道现代艺术、乃至后现代及当代艺术,有相当多的、在今天被视为艺术的东西,在起初始阶段或很长一段内不被承认为艺术,或遭到否定,或遭遇压制。这也是现代主义艺术发端的理由之一,即重新质疑被视为典范的艺术规则和方式,以此来突显作为艺术的一种内在自由与自律性。从19世纪中叶迄于20世纪中叶,各种现代艺术无不经历了这样一个排斥-否定-分析-习惯-接受-固定下来的一个过程,也因此艺术作为思维的不断创新才出现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新艺术或曰新的视觉样式。进入到后现代与当代之后,艺术仿佛不再以形式的突变为旨归,而是进入到了积极的、显示某种姿态的表达行动中,昭示了以当代文化冲突为特征的新叙事结构。这也是艺术主要是以图像为存在前提时所引发的视觉冲击,这正是“图像的政治”又一解读和结果。不是所有的图像都具有政治性,而政治性却肯定是那些激进、颠覆性、改变观念与观看方式的东西的特征之一,差别在于强度的不同。这样就涉及到我们如何观察和创造今天的艺术,是以已有模式为范本?还是以解构性思维来对待那些模式?
 
李洪波的作品之所以抢眼,在于它没有遵从何为艺术的固定模式,反而是用获知的当代新思维去发现一切的可能性,他没有从教条出发——因为关于艺术的教条太多了,仅仅是用朴素的眼光来观看生活中可能被忽略的地方。我们经常说艺术来自于生活,但生活怎么理解?怎么被观念地转换却困难得很,口号容易喊,真正能透悟生活的却非常难。而且当生活与艺术扯到一起时,其复杂的程度就演绎为当代艺术的观念冲突历史,艺术因而不再刻板,处在霍然开朗的解构之中。这样的创作艺术的思辨乃是作为艺术范畴的递进与辩证关系:既为艺术,先设定一切皆艺术,然后以某种方式进行表现、表达、表演,再将此过程与结果归结于艺术。故而,当代的、被称为艺术的,都要经历这样的程序和命名。这样说来,艺术的无限性在于这种不断的思辨对抗。如丹托所言,在艺术终结之后,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自觉方式,一切尽在自由、自我意识之中。艺术的多元、多样与历史的动力及方向成为当代艺术的许多悖论之一。艺术被规定、被列举、被命名造成了后来者的困扰和乏力,使得这些后来者在面对已有的艺术范式或形式以及观念时,手足无措,无可是从。现今的艺术不是全盘接受已有的各种艺术范式,而如何打破它们、解构它们,在不经意中要显示出思维的新的切入点。这也是当代社会所要求与希望的,因为我们的文化已经层层叠加了太多的负重,或者是我们承受它们之中来脱颖而出,或者是顺势推翻它们、不受其制约而挺胸向前,找到自己的自由之路。李洪波的可变纸媒雕塑装置就介于这样的关系之间,他在实验艺术专业学习,就意味着要不断找到实验的对象,但同时又不断收到“做艺术”这样一种心理的制约。好在李洪波发现了中国民间的一种纸媒折叠拉合玩具,这种东西很有年头,小孩子都多多少少玩过,但没有多少人会想到将之放到艺术的思维结构中加以利用。
 
李洪波的巧妙之处在于他从这种生活经验里发现不属于艺术范畴的东西,然后加以转换,加以不可能的放大。放下了“做艺术”的执着,才能发现不被叫做艺术的那种生活奇迹,也就是自由的想象世界。李洪波的东西既是对物质的一种挑战,实际上也是对何为艺术的挑战,也是对何为实验的定义的再一次注解。李洪波将要做的会继续让日常变形、让习见变形,唯此,或可曰是今天的一种对待艺术的态度和智慧。
 
2011-7-11 于中央美院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