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磊

1973 出生于河北邯郸
1997 毕业河北师范大学
现居太原,任太原理工大学任教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青年油画研究会会长,山西油画学会副会长

主要个展
2021  “记忆-记忆”李向磊个展,深圳
2018  万象-“毛毛的心”李向磊个展,山东

主要联展
2019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重庆
2019 “逐梦-威海卫” 2019全国风景\静物油画作品展,山东
2018  第七届全国中青年油画作品展,深圳
2018  万象—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名作收藏展,山东
2018 “逐梦-威海卫” 2018全国风景\静物油画作品展,山东
2018  无界-首届中国威海当代艺术邀请展,山东
2017  艺术山西—中国青年精锐展,山西
2017  人说山西好风光—当代艺术系列展,山西
2016  惊艳未来-首届山西青年当代艺术作品展,太原
2015  2015中国批评家提名展,北京
2014  中国吾土吾民美术作品展,山东
2011  中国东盟青年美术作品展,广西
2010  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武汉
2007  07中国宋庄当代艺术家大展,北京
2007  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山西
2007  山西省“面对现实--首届当代油画邀请展”,山西
2006  全国“风景.风情”小幅油画展,上海
2005  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上海
2004  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北京
2002  意大利贝鲁特博物馆邀请展,意大利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记忆的描述 ——李向磊油画简评
· 批评家:刘淳 文章节选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记忆的描述 ——李向磊油画简评>>

刘  淳

大约十年前,我在北京通县宋庄的小堡村采访艺术家方力钧时,他对我这样说:“记事以后的一些经历很重要,它对一个人的世界观形成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但它有一个条件,等你长大成人之后,小时候的那种经验依然有效它才重要,如果那种东西在你长大之后变得无所谓了、随着你的生活消失了,那也就什么都不是了。”十年之后,当我看到李向磊的一批“玩具”和“童年生活”的油画作品时,我猛然想起方力钧当年的话,我意识到,今天的李向磊和当年的方力钧思考的同一个问题,只是,他们使用的视觉元素不同,但都与个人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过去的经历在长大后如果失效,它在个人记忆中就会慢慢消失。也许,日后可能获得再生,但需要机会和条件。对李向磊来说,许多年之后对自己的成长经历有了重新认识,有了深刻体会,并且,变得具体而细腻。可能有人的经历很丰富,甚至遭遇很残酷,但日后的境遇使他几乎没有机会重新认识过去而成为永久的失忆。李向磊个人的成长经历对他们理解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中,制度与意识形态的边界,父母命运和家庭处境,以及童年记忆,构成了一种复杂的心理基因——它们沉淀在无意识领域中,一旦有了其它因素的触动,就会以一种特殊方式呈现出来。终于有一天,童年经历在艺术家的记忆深处开始慢慢涌出,迅速转换成一种视觉语言。并且,正在成为他创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李向磊作品中那些“玩具”,是艺术家对童年经历的的记忆与回望——无论他的童年是怎样的平淡、残缺甚至破碎,他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绘画主题而呈现在画布上。也就是说,机会或条件使记忆中的碎片和现实相遇时,便获得一种再生。通过成长过程中记忆,表达一种人在现实社会的真实处境——我以为,这是李向磊对当代社会的独特思考,也是对当代艺术的深刻理解。艺术形式与表现方式看似平常,但在语言表述上有了深度与厚度——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参与到新世纪以来“后现代”艺术的游戏中。作品通过真实的构图与视觉错位的逻辑,表达历史记忆与当下处境。所不同的是,李向磊在他对童年零碎的记忆和模糊心理中,重新改写了这些符号记忆的内容。我们在《礼物系列》、在《迷失系列》和《你不是唯一的标准》等作品中,他放大记忆,并对其做了适度的夸张。这其中,艺术家没有纠缠与政治相关的问题。而是在寻找自己过去的同时,用视觉符号来弥补他童年的残缺。而这种残缺,恰恰与他在当下现实环境中某种遭遇相撞。这就是李向磊油画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在李向磊的油画作品中,我们看到艺术家的怀旧心理——他总是将那些天真可爱的儿童置于一种不确定的过程中,以一种幽默或游戏般的心理强化记忆的内容。也就是说,李向磊作品中那些场景并非真实,但那是他精心设计的舞台,迷幻而浓烈,人间悲喜剧毫无理由地展开——那是李向磊的梦呓,是李向磊早年缺失的童年。

从改革开放30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从来都是社会影响艺术而不是艺术影响社会。其中,重要的依然是语言——既最直接体现差异的具体表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艺术家有意无意接受了思想和语言的后现代观念,李向磊的油画,就是在特殊的环境中从现代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立场。所以,当生活给予他新的契机时,他便毫不犹豫将表现转向这个新的或偶发的目标。在具体的画面上,他准确无误地抽出属于艺术的东西,内容仅仅是一个出发点,一旦表现的可能性成为现实,他便以极大的兴趣在画面上注入个性的笔触。

用当今的阅读和审美习惯来理解并再现历史,对李向磊这一代艺术家来说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因为,历史永远是当代史。当代人在书写历史的时候,总是站在当代人的立场和价值判断上进行追溯。否则,历史永远被尘封在隧道深处而不在当代。那样的话,历史就是僵死而不为鲜活。我们在努力还原历史的同时,必须清醒意识到,历史允许后人评说——而且,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文艺形式。李向磊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没有选择迎合体制之类游戏规则,而是选择了历史记忆作为创作的主题,我以为,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艺术家找到自己的角度和方式。

评判一件作品的好与坏,往往看你用什么样的判断标准。李向磊的油画,我们可以从历史的任何一个方向进行解读与分析。正如艺术家自己所说:“当年龄大时发现童年已远去,甚至也不曾拥有什么,仅留存的是对父母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的渴望和向往”。从艺术家的话语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他的绘画蕴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当代社会中不擅逢迎时世,也许,这就是艺术家的思想和立场,也是一个知识分子通过历史记忆对中国当代社会的深刻思考。

当今,李向磊在他的“童年生活”中独来独往,表达了一种强烈的个人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向磊的作品对中国当代艺术是一种并不遥远的期待,当障目的烟雾散尽,我们才能感受到它的纯真。不久以后,它将成为艺术家依靠自身努力而让人思考并感动世界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将会深入人心。

                                                    美术评论家 刘淳
2008年5月7日完稿于太原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