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深圳大学美术馆馆长 陈向兵
梁剑,一个刚年满四十,长得象山东大汉的广东人。一个将英气与坚毅、沉隐与执着、激情与理想深植于内心又释放在画布之上、笔触之间的艺术汉子。他早年曾留学英国获得艺术学硕士,回国后一直就职于大芬美术馆,工作做得很投入,这么多年大芬美术的长足进步与他的努力也是息息相关的。但梁剑也一直无法割舍心中作为艺术家的追求,常常在完成繁杂的美术馆工作之后,转身就投入到艺术创作中,这让他付出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可以说,为自己所喜爱和追逐的梦想,梁剑乐在其中。正因如此,我们读梁剑的风景绘画,很容易感受到其绘画的主题与色彩和笔触等技术元素的彰显,感受到其审美的愉悦与对自我审美理想的表达,其风景画准确地传达出人与自然之间的音韵和生活气息,从而引起观者的感知与共鸣。
对于一个画家而言,风格是慢慢成熟的,面貌是逐渐形成的,梁剑亦然。科班出生的专业训练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绘画基础,毕业后又进入美术馆工作,见多识广,客观上为其个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积淀。虽曾一度漂洋过海,但梁剑的油画风景显现出一种游离于东西方绘画精神之间的创作,既没有模仿西方也没有简单地植入传统中国元素。如何运用西方绘画语言表现风景的同时找到自我的表达方式——这是梁剑常常思考的问题。因而,他不断地在风景写生实践中探索与积累,寻找自己的绘画样式。他坚持以室外捕获色彩和营造气氛的创作手法,逐渐形成了跳跃、自为的艺术特征。这么多年来,梁剑不间断与大自然的深入接触,作品虽多为写生之作,却并非景物的真实再现,而是对自然景象进行了理想化的处理与提炼,形成了自己的心像,并在艺术的共鸣状态中寄托出自我的情感。
随类赋彩,在梁剑的风景画中显得格外突出。他的色彩注重表达的意象,色调明确,单纯而不单调丰富而不缭乱。梁剑笔下的风景色彩面貌多样,或明丽的《同伴而行》,或静谧的《风之灵》,或厚重而婉丽的《矿山之美》等等。可以感知,他的风景画希望能够通过色彩对审美客体的感悟,找寻到自然景物美的存在,感知到艺术语言的内在化。比如梁剑的《海的天空》就可以看到,即使海的形象变成了莫名的色块,但还是可以感受到灿烂的阳光照在海面上的温暖,但却激昂隐秘,呈现的是一种自然力量之美。画家想通过这一场景,寻回失落的企盼与回归的真诚与渴求。在梁剑的风景画中,不管是充满雄伟壮丽的高山、洋溢着清新气息的树林,还是一条小河……都会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唤与艺术家的真情。画如其人,梁剑是一个内敛的人,不仔细观察很难从他安静的画面中觉察到注入作品的不寻常的力量。在一系列描绘山区景色的作品中,如《大兴安岭系列》《梧桐风云》等,起伏的山峰与与氤氲的山谷多感壮美之气。梁剑的风景任其景而发其性,抒写性情,强调胸臆——这种把风景结合个人内在化的创作方式,浪漫的表现了风景画中的人之性情。象作于2017年的《遥望》,平淡中显出真味,朴素中透现性灵,给人一种自然美的享受。画家用融合的色彩与笔触表现出的海边滩石与远处的海,块面感的笔触显得轻松、灵动和洒脱。在色彩自然快速的衔接中,很好地刻画出充满个性特征的细节。近处浅滩上的褐色岩石与远方青黛色的山峦相映成趣,冷暖互补;阳光从云层间漫射下来,使整个画面明亮而柔和。画家通过微妙的色调关系将宽阔的水面、空蒙的远山、高远的蓝天感性地表现在观众面前,令人有往事并不如烟的感觉。
梁剑在写生中,并不刻意追求某些技巧效果,而往往于不经意中得以展现赏心悦目的韵致。他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在疾笔捕捉活生生的客观物象时,会表现出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会在强烈表现欲的驱使下,凸现出不拘一格的艺术追求。近几年来,梁剑为写生游走四方,不仅感受过大海的浪漫与激烈、也陶醉于春天的浸润与迷离,还感怀过山野间的苍朦与清凉,伴随着自我追逐的梦,他用色彩斑斓的世界装饰着自己。山海云雾、远林近石一切物象都是他的倾诉。在反反复复的写生实践中,画家体悟到自己独特的视角——他把所有物象隐匿于形色之间,将所有愉悦隐晦于色调之中,让观者自己去感悟去体味其中的质朴与深沉的力量。
画家梁剑正值壮年,精力充沛的继续在美术馆工作与绘画艺术的道路上默默前行着。他的个人秉赋和对油画艺术语言的探寻以及全心投入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梁剑的艺术创作实践在未来——将会越来越好越走越远。
2018年5月28日于深圳大学美术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