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阳

1969 出生于河南

1992 毕业于郑州大学汉语言文学,获学士学位
2005 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获硕士学位
2009 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获博士学位
现居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日本东京多摩美术大学日本画系、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访问学者。学术方向为中国思想史、跨语际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著有《白话文运动的危机》《超乎左右之上的鲁迅》《白话文百人百论》《今天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困境中》等,在柏林东京北京多次举办美术讲座与展览。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艺术评论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艺术评论>>

李春阳的艺术有两个传承,她对文脉的深入、对汉语语言的研究,这种涵养所产生的情怀,跟当代许多艺术家不同;她又对德表和日本艺术要素有所借鉴,但她的艺术是中国的,她将传统古诗词墨化,用墨表现新的绘画要素,贯穿其中的线是文脉,这让我看到中国绘画的未来。好的作品可以超越被归类,春阳是将中国的意境揣摩透彻了的画家。中国画是中国文化,学识与禀赋给了她超越于受美术教育得到的才华,而这正是我们的教育所极力欲达的目标。(李庚)  

我跟春阳很早就认识,她一直是很优秀的学者,文章写得很好,学问做得很有思想性。没想到她从文化研究转到绘画,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我想她是有自己的寄托的,在文化的语言和绘画的语言这两方面,在她身上实际上是打通的。在学术研究上,她感觉不能充分表达的东西,她要通过绘画来表达,这就是一种文人或者文化学者的路径。古代时候就有文人画士大夫画,到了当代,文人还能不能画画,春阳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就是说她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她也能找到绘画的门径,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很高的绘画水平,显示出专业的能力,这就是当代文人和绘画之间怎么架起桥梁,那么当代能不能有文人画,这也是我一直很关注的问题。春阳对于传统技法的学习用功很深,从明清入门向上推到宋元,同时不局限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她也研究油画水彩,研究西方当代的形式和手段,这种探索的精神,和她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都值得我们尊重。她能够在绘画语言上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与诗情画意,这跟她个人的修养气质有很大的关系。(张士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旧话了,应该是诗与画最好的可能,它对有的人是玄虚的勉强的,对有的人却真实自然,写出画出这种状况就是文人诗文人画,它是诗画共同的最高境界,中国的文人是有态度的,期待才华与情感,境界不谈怎么办?绘画的题材已经用尽了,但境界还是要谈的!现在的人不大谈了,因为他们与自身文化传统的关系,已经建立不起来了。真正的艺术家是前世修来的,事情要看慧根,我对春阳自然有信心!(林冠夫)                              
列文森关于“语汇变化”与“语言变化”的说法,可以解释春阳两方面的工作,我觉得文人画的变迁与汉语语言也是同一个问题。她的研究一直同时在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之中。诗需要有语言的质感,但以我的看法,语言的质感来自感受、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这与画是一个道理。春阳的画很有味道,调子有那么一种melancholy,这个词常被译为忧郁,但其实与中国的忧郁不同,我喜欢这些画的感觉,界于印象派、抽象表现之间,没有那么抽象,有些印象式的味道,底蕴是中国文人式的,即便是所谓“冷”,也是情绪流溢,这与我见之抽象表现十分不同。创作的过程总是独特的,无法用流派等等加以描述,她的画渐渐成熟,有了自己的风格。笔墨与意境皆衰落了,她是有自己的想法与实验的。(汪晖)
 
春阳的画,烟景迷漫,山色苍茫,心绪辽远,那是士大夫的情怀,将家国天下尽情揽于笔下。不刻意雕琢,不拘泥古人,运笔作色,自成气候,横墨数尺,潇洒挥霍,可有大家之范? 很多人都谈到春阳的学术成就和素养的积累,这是基础,她作为思想史研究、新文化运动的研究者,这个领域内高水平的学者并不多,春阳的这个著作是很有分量的。她的高水平的百万馀字的研究,为她的艺术创作提供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她从学术研究转向艺术创作,这个华丽的转身,根源在什么地方,就是她和传统的关系,读古书的关系,受一些老师的指点。我们在分析春阳绘画作品的时候,有一个基本共识,她是在非常高的起点上,包括她临摹传统下的功夫,她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开始她的艺术生涯的。(荣剑)
 
 春阳的画,完全看不出来不是专门学画画的。这些画里,还有许多技巧,对于材料的控制,对意境的追求,感动了看的人。十年前我见德国人瑞内伯尔René Böll的画,画的很中国,他说他画的是唐诗,每幅画就是一首诗,所有材料都是自己研制。那么春阳跟伯尔比的话,伯尔要抽象,而春阳的画有具象的意境在里面。当然,伯尔意图追求东方的意境,他没有学过美术,他小时候跟父母说我不上学行不行,他父母说好,你不上学就在家里呆着。后来他就办了画展,因为他的父亲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是一个自己生长出来的画家,从这个意义上讲,跟春阳也有相似性。追求诗的境界与春阳也有相似性,一个是我们本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比较深的,一个是西方人盯着我们的古诗仔细地想,然后想一个东西。(彭锋)
 
今天我终于在春阳的画上看到了文人情怀。现代艺术,实际上更多是文化现象,刚才彭锋教授说瑞内伯尔,我曾多次陪同伯尔先生,做中德艺术家之间的互访,包括他受邀在中国美术馆的个展。他对文化的关注,远大于画画或者美术,春阳这个艺术,我看到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对于人的关注,有温度,有角度,有高度。云下,是形而下的,技的层面;云中是意象的层面;云上属于道的层面。从这个意义来讲,她重新向自然里面寻找,去掉了包袱,我们专业的画画的,老背了包袱,要从派,比如画水墨,怎么水怎么墨,完全把它当作一个传递基因的媒介。而一个做学问的人,能够画出这样的画,我们确实感到欣慰。(张国龙)
 
李春阳的画,没有庙堂之气,也没有商业主义的迎合。假如以学院式的眼光审视她的作品,需要调整的是我们对于艺术本身固有的一种观念,所以,我倒更认为李春阳是在用她的笔法做一些思考,实际上是真正学者式学术性的思考:中国传统之中的笔和墨到底是什么?至少她是在用一种带有现代的思维,重新回到中国传统的源头性的问题,这是商业主义的绘画所没有办法解读的!(吴琼)
 
我们这个时代,文心和文气是比较缺乏的,我觉得在春阳的绘画中,最饱满的就是文气。文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中国文人最为看重的,属于自我的、非常纯粹的世界。我只先读了《超乎左右之上的鲁迅》一书,从中可以看出国内鲁迅研究的新角度与推进,她对鲁迅的复杂性能够深入地探索到微妙的地方。她的绘画和她的写作有相通的地方,就是对那些内心深处的东西格外敏感,对那些精微细致的东西特别敏锐。她的绘画和她的文学思想研究其实是相通的,这也是我们的文明,我们中国文化中诗与画、文与画相通的所在。那么说到绘画,我认为她的绘画是有文气也有诗意,这跟中国传统绘画中诗意不太一样。技法是她的艺术进展的过程,她只是获得了一个形式,更多的她是在表达内心,她已经是通过那些形式在表达内心了。春阳女士的画让我们十分感动,心生有喜悦。她的作品跟我们习以为见的各种各样的市场、画廊、展览会上的已经见惯的当代的模式不一样,非常清新可喜。(殷双喜)
 
春阳是个才女,她对于中国文化的学术研究,已经有很多年积累了。她画了一批传统的国画山水,我看了以后很惊讶,很完整,从技法上看已经完全达到了专业的水准。她还有非常现代的作品。她的画给我的整体感受是,东方气息很浓郁,它有东方审美的美学在里边,有中国传统文化在里边,这有她的创新,不光是传统这一块,她对于新的思想也比较敏感。春阳的技法,既有传统上的意思,提炼或者表现,不止一种技法才能画出,她把所有的技法融化成了自己的视觉传达,来表达她自己的绘画观念,有自己的思想,她原本不是美术科班出身,能把画面处理得这么有力量,这么完整,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考,形成了自己在美学上的表达。(张子康)
 
春阳的身份是思想史研究学者。通过创作,她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一件艺术品,实际上这也是艺术发展到现在,发展到当代,人类的一种共同的追求。最重要的是,春阳给我们提示的一种人生的境界。(王端廷)   
                
   现代主义在各个领域充分实验之后,发现这个改造有问题,太西方化了,希望重溯中国正统,从传统的脉络出发,重新进行创造。其实不光是中国画,国学文学也都是这样。实际上是先有个人性,然后才有民族性。在今天这样一个泛水墨的时代,有没有宋元明清的笔法系统不是很重要的事了,我觉得水墨只要保留天道主义、笔法墨法跟心性的关系就可以了,其余的你可以充分地吸收和建构,春阳好像在沿着这条道路走。(朱其) 
                           
 李春阳是当代艺术的孤本。艺术的再现与表现,画家的共性与个性,在春阳笔下几乎从来不是问题,她一步踏进"好的画家"语境之中,这恰恰也是专业画者与业余画家严格的界线,所以用专业抑或业余标准去评判她,既不公平也不厚道,更不专业。春阳的画作你会有似曾相识又不曾见过的困惑,殴阳修形容为"人间最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她就是她,一个孤本的存在。抽象语言所表达的山水意韵绵长悠远,表面是一笔一划不逾距,内心却狂野的很,她是大学问家,是思想者兼具艺术家,心理的空间有多大,行为的跨度就有多大,这是我对春阳画风的揣测。(代大权)
 
春阳是一个有话要说的人,她以学术研究来表达她内心中的思考,以写作深入对古典的传统的认知,春阳的画跟她的文字是一样,她有非常强烈的要表达内心情绪的冲动,尽管她借鉴了古典的意境但又很现代,在她笔下运用得非常娴熟饱满新鲜,有表现力,她比许多专业画家还会表现。(刘波)
 
春阳没在美院学习过,第一次走进美院大门,是应日本多摩美术大学邀请为日本画系举办讲座,并在日本接连办了三场展览,讲座题目是《看无古今:当代画家向中国宋元学习什么》、《学观中西:水墨墨法的类型和可能性》。日本人对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的作品,非常的敏感警觉,他们看了春阳的画之后,给予了很大的尊重。她运用现代的手段来追求古典的意境,使用传统的水墨来表现现代的意趣,这是非常有难度不容易的。文人绘画尚虚,虚与实是推动中国绘画发展的一对重要范畴。她敢于把传统水墨的哲学观和宇宙观,引入画面之中加以大胆的表现,有惊心动魄之感。画面的抽象性与具象性无疑是一对矛盾,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转换和转化,是相当严峻的挑战,她的画与传统的内在关系非常紧密,超过了许多专业画家。春阳把汉语白话文体的变迁与中国文人画所进行的革新看作同一图景,放在同一个文化生态中加以考察和理解,大家读她的书就明白了,这是一位是被时代雪藏的学者与艺术家。(叶健)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