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话剧院副研究员/艺评人 乔宗玉
按彭姐姐的说法,她的先生刘峰是一个“不混艺术圈的艺术游民”。恰恰,我认为,刘峰的画,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沾染当今“圈子文化”的媚俗之气,他的作品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林下风流”。当一个人不为出名,不为赚钱,纯粹凭着对生活、对家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作画,无论技法高低,他的画,就已经有了生命的力量,有了性灵之美。
见过一次刘峰,是在某年冬季于长沙的一次好友聚会上。火锅里冒着热气,彭姐姐与刘峰坐在一起。刘峰乍一看,气质冷冷的……然后,在彭姐姐的微信朋友圈上,我们常看见他携家带口,四海旅游,其乐融融,俨然“暖男”。当我见到刘峰的湖南师大油画系同学写刘峰文章中,提到刘峰大学一毕业便援藏12年,“当过教师、开过餐馆、做过导游、搞过培训、办过公司……”尽管变换过N多职业,刘峰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态度,以一种完全出自内心真实热爱的状态画画,就像是曹雪芹,埋头写《红楼梦》,即便穷困潦倒也不改初衷,绝不弯腰侍奉他笔下贾雨村、孙绍祖那样的政治暴发户。
通过彭姐姐的微信朋友圈,我们渐渐欣赏到刘峰的许多作品。他的一幅画江南农村屋舍的水彩画,给我的第一印象,颇有中西绘画大师的风采——西方绘画技法,而色彩淡雅,又是东方含蓄、柔和的审美情调。当我知道是刘峰作品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我们湖南本土的、没有留洋的、“艺术圈”外的艺术游民画的。所以说,艺术家多半是天才,不是混圈子能混出来的。
此次,湖南艺术博览会《源•流——中英水彩世纪对话》画展选入了刘峰创作于2014年的水彩画《泉•流》,画作较之前一年又有了新的变化,有点像中国明清山水画中石涛的风格,在传统文人画构图、意境之中,又蕴含着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美学情趣,一种奔突的生命力。我的感觉,这种活力源自于美满的家庭,一个善解人意的妻子与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让这个男人感受到了未来的希望。
《消逝的风景》,河流,木舟,破旧的河堤,象征主义意味浓郁;《桥》的构图有创意,《鸳鸯湖》系列在西洋技法中,融入了中国的玄学……他以女儿嘟嘟为原型画的《嘟嘟公主1》、《嘟嘟公主2》,以超现实主义方式,描绘女儿可爱的面孔,饶有趣味。
湖湘多逸才、怪才,这种出人才的方式,更多得益于此地山川秀丽,钟灵毓秀。画家如果没有生活体验,和作家一样,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的。刘峰的画,有一种出尘之气,正是来自于他那些年的漂泊,雪域高原、市井饭铺,能上能下,能屈能伸,看透世间百态,悠游其间,才是人生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