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珂展报道:秋日的午后,温和的阳光中略带寒意。滋润的空气,轻风裹挟,景色清疏而爽朗,让人心旷神怡。穿过老城区几条街道,登上七楼走进罗小颜工作室。室内光线明亮,布置朴素却井井有条。阳台生长的藤蔓绿意盎然。四周堆放的画作和台上尚未完工的作品已道出了屋主人的身份。
80后的罗小颜,目前已有诸多头衔:广州画院签约画家、广东省国家青苗画家、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员和佛山市美术家协会理事。这些头衔,让我们看到了罗小颜之前的艺术成长道路上的成绩。第十二届美展的进京作品,广东省仅有7件,而她创作的《山的那一边》便是其中之一。在佳绩面前,罗小颜的表情谦虚腼腆。她说:“再好的成绩,也只能说明过去。我们年轻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继续前进,所以还是要将重心着眼于当下和未来”!
《山的那一边》的背景素材来源于四川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内的大凉山,那里的贫困、落后震撼了罗小颜,让她想到用画笔去表达心中所想。罗小颜和几位朋友,克服了各种不便和困难,在这里体验了一个月的生活。他们觉得这里就是白居易诗句中“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的现实版。一个月里,从认识、体验再到情感的反馈的过程。她不仅收集了许多不同生活场景,不同观察角度素材,而且,对人生,对生活,有了一个更为深切的认识和感触。在罗小颜的眼中,她认为后者要比前者重要得多。罗小颜的《凉山彝族》,也就是基于如此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来,并在2012年荣获广东青年美术大展金奖。这件作品后来更名为《山的那一边》,也入选了十二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
罗小颜说把“凉山彝族”改成“山的那一边”,是因为前者让她感觉太直白,缺少一种隐形的情感。“那一边”交代了有别于我们所谓的“这边”,并可能是我们这边还未体验到未认识到的“那一边”。谈到创作的初衷,罗小颜说:“作品!就是我的语言!就是我心里所要表达的一切。”
罗小颜的艺术天赋在读初中时就已显现出来,并得到周围人的赞赏和认可,从此便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读高中时,又在四川省艺术学院打下了扎实的童子功。后来的求学经历,又得到广州美术学院王大鹏、周勇、何丰三位导师的悉心指导。除了这三位恩师,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还有一个人在她背后默默支持,他就是前佛山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前石景宜艺术馆馆长——梁根祥。他也是罗小颜现在的父亲。在父亲的熏陶和潜移默化影响下,她的学艺也不断精进。
今天的罗小颜在艺术界已获得一定的成绩,相信随着她的画路逐渐宽广和深远,在羽翼丰满之后将走向更高的境界。
佛山日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