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一近两年像井喷似的完成了一大批作品,无论在图像的形式上,还是在选择材料的意图上,都很明显地表达着事物的矛盾冲突,与其精神世界的不稳定感。她的早期作品,还处在情绪化的宣泄状态,而进入2014年以来,她的作品在整体上进入了静思、沉稳的状态,逐步显示出比较清晰的发展方向。
表面的形式特征背后,埋藏着这位善于思辨的女性带着哲学意味的深层思考。特别是2015年的新作,在符号与结构的关系上,显现出二元对立的哲学表述。羅一的作品,尤其是《悬浮》、《元初》等系列,画面架构中,实于虚、长与短、大与小、点与面、亮与灰、冷与暖,等等元素,构成了平面结构的主要基因。这些对立的因素,在羅一这里不是那种学习绘画的技术处理逻辑,而是她在刻意强调这种对应关系中,阐述自己那些不休止的诘问。在她的一篇文字中这样描述自己:“很多年,我力图旁观自我,反复寻找、体验,在图像里、形体中、文字间,有时内心就像那个喊着:‘我是谁?谁是我?’的失魂人一样自问不休。”而这终究导致了一个有价值的结论,就是艺术的本质——她自信地写到:“世界各种族最精粹的艺术实践都体现了精神超越的本质,都试图摆脱尘世肉身之繁重羁缚,只不过超越的去向及层级各自不同。”实际上,羅一的艺术就是自己生命形式的承载,是精神超越的载体。
羅一的作品是简约抽象的,但不是纯视觉的理性形式,更不是纯视觉形式的革命。我们在其抽象作品前,很容易想到马列维奇、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早年几何抽象主义及至上主义艺术。简洁单纯的形式结构,只有色块和点线面的组合。然而,那些早期现代主义的形式创造、发现,更为重要的是在视觉领域的美学贡献,是开创先河的史诗。而羅一的艺术可以认为是在巨人的肩膀上跳她自己的舞。虽然,这些色彩的陈述方式,犹如马列维奇的方形色块一般平铺直叙,但却不会让我们进入什么“经济原则”之类的冰冷无味的抽象概念,而是一种具有女性特质的情感世界——或温润柔情,或顿足静思,或孤寂无助,或浴火填膺……色彩的象征,与结构的关系,倾诉了她内心未可命名不可言状之情愫纠缠。“暗香疏影无人处,唯有西湖处士知。”用这样的诗句来描述羅一作品的基调,也许更为贴切恰当。
羅一,是位懂音律、通诗文、善书画的现代才女。她对作品的命名,为作品提示了更多联想,这种联想超越了形式与理性的抽象。她借助词语的原有文化寓意丰富和蕴育了作品形式的厚度与广度。2014年的雕塑作品《素冠》、《陟岵》、《行露》、《采蘋》等等,是《诗经》里的篇目标题。这些诗,无论描述何等情怀境遇,都有一种遒劲的风骨,高昂的格调,让人感到刚柔相济的美感。
羅一的雕塑构造,犹如亨利·摩尔的作品充满女性人体的想象与温和委婉的气息。同时,又具有东方石窟艺术的混元、大气、厚重和朴拙。在整体形式上,以一种拔地而起的生长之感,彰显着顽强与意志的精神张力。流线与直线的交错运用,体量与质感的相济变化,在简约中平添了视觉上的丰富性与趣味性。是当下雕塑少有的佳作。
德勒兹的论述认为:感觉的逻辑是“无器官身体的原始统一”。我以为“无器官身体”就是超越固有器官的单一功能来认知自然人的感觉。感觉是身体多个器官共鸣的结果。对艺术来讲,是摆脱纯粹视觉之后的第三条道路。羅一的艺术行为就契合了这种论述。她的抽象是将生活体验与阅历、情怀、知识等共鸣的感觉世界转换成符号的图像。她是一位在当下为数不多的使用抽象几何结构来表现自我的女性画家。她的独立与自信,使她不断地在探究,在进取。在艺术之路上,羅一已经走上了自己的高原。她已开启了自己的抽象艺术的心窗。我相信,她一定会有一个更为耀眼的未来。
李向明
于北上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