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术

1985 出生于湖北武汉
2008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油画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2011 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现居湖北武汉,职业艺术家            


主要个展 

2012“没错,这就是贤术!”,湖北武汉半亩园艺术中心

主要联展
2015  五行,1+1艺术空间
2015  黄道吉日,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
2015  第四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5  多元共生,周韶华艺术中心
2014  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宋洋美术馆
2014  图像日常——武汉当代水墨艺术邀请展,崇川文化艺术展示中心
2014  海绵体小组第四弹,湖北美学院美术馆
2014 “水墨个命”——2014青年艺术家学术交流展,佳和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4  雅昌•保利新势力提名展,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
2014  第三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2012 “CAO!码头”武汉青年艺术家沙龙展,武汉
2010 “方式,方言”——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十人油画展,湖北美学院美术馆                             
2010 “栀子花开”当代青年画家作品展,湖北省美术馆
2010 “1+1” 湖北当代艺术作品展,湖北美术院美术馆馆
2010  今日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今日美术馆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李贤术:折磨自己,让观者享受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李贤术:折磨自己,让观者享受>>
    “没错,我就是贤术!”,李贤术掷地有声地说出这样一句话,就这样开启了他人生第一次个展的大幕。

    立秋后的一个傍晚,热浪涌动,在昙华林艺术区半亩园艺术中心,李贤术个展在温热的空气中进行.李贤术不停地擦着额头的汗珠,跟参展的观者进行着交流,目光里闪烁着兴奋与激动。毕竟这是他第一次个展,也是一个美妙的开始。眼前这个“80后”大男孩长着一副憨厚的面孔、敦实的身材,不善言辞又略显羞涩,言语中透露着一丝单纯和真实,一如他的绘画作品那样,纯净而自然。没错,这就是他,这就是他的艺术。
 
    纵观李贤术的创作体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地从实在到虚空,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一次次游离现实的过程中,他用画笔构建着一个个心象世界。正如他所说:“我绘画从来没有现成素材或直接参照,一切全凭我的想象。”
汽球鱼的故事

    李贤术出生在农村,于河塘里嬉水捉鱼是他儿时最愉悦的事,乡野宁静、质朴的生活在他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也在潜意识里影响着他的绘画创作。正如创作初期,他画了一批儿时生活的图景,如捉鱼、放牛、游玩等,但短暂的真实记忆重现后,他的创作便自然投入臆想与虚幻。

    2009年,读研二的李贤术创作了《城市中的鱼》系列,正式开启了观念性创作的进程。作品同样来自童年捉鱼的记忆,但却呈现明显的自我挣扎痕迹与悲情自悯色彩,他在创作中直面城市中自我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反映远离乡野后,栖居于繁华都市的不适应与情绪对立。在钢筋水泥的包围之中,在污浊空气的侵蚀之下,生命如此卑微而无助。

    画面中的“鱼”并不是真正的鱼,而是塑胶材质,以工业手段呈现特殊光泽的气球鱼,它们大多暴露尖牙利齿,目光惶恐而无助,而鱼本身也有趋从、赢弱之意,汽球鱼这一臆造主体物真实地反映了工化业进程中被扭曲的生命体征,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人带来的危机感与伤害。从此意义上说,汽球鱼正是艺术家自身在画面上的投射。随着“鱼”在画面中的城市废墟中游弋、挣扎、逃离,艺术家个人的真实现实体现也呼之欲出,正如李贤术所说:“在城市生活中,高楼、电线杆、道路……人与人之间不那么淳朴的关系,一切都把我束缚在一个方盒子里,让我负压沉重!”

    渐入抽象之境

    一只泄了气的汽球鱼倒下了,倒在城市的围墙上,鱼的故事结束了,也宣告《城市中的鱼》创作完结。

    之后,李贤术开始新作品系列《真实的虚空与厌倦》,作品营造更加冰冷、孤寂的世界。直线几何形的建筑,空旷的平地,诡异的光感、偏冷的色调让一切陷入压抑与忧郁。李贤术在自我心灵的探究中更进一步,展现更为深邃的心境,因此作品完全脱离真实的环境,以一片臆想的幻境将自我心境以画面呈现。

    画面中的建筑不再具有完整的空间体积,而只是一个几何的象征符号,简单造成空洞、重复形成单调,建筑在细线、螺拴、地洞以及饱含情绪的笔触间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于是,建筑和那些具体的形体在慢慢退后,渐渐隐匿,最终停留在地平线上的一小点,留下的却是大片的抽象空间,大片的空虚与怅然。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中也现了气球鱼,但相比之前的“鱼”,这个系列中,“鱼”不再有锐气与烈性,只是一条圆润可人的鱼。如此变化,也正好映射艺术家对于人生及人性思考的变化。在现实的打磨下,所有的抵抗与反叛可能终会消磨殆尽,为适应现实,人们往往背离本性,变得圆滑自欺、趋炎附势。

    内敛的心象

    “只要有思想,想表达思想,画什么东西应该都可以表达”,读研究生时,导师周向林的这样一句话,让李贤术犹如醍醐灌顶,也让自己在创作上找到新的方向。于是,画什么不再成为问题,怎么画才是创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创作在情感的自然宣泄中慢慢展开,以他认为最佳的方式表达自我,一切自然而然。

     2010年,李贤术的《自然》系列正式开始,取名“自然”,含义双关,一是作画心态纯粹自然,画家以近乎本能的状态抒发真实情感,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二是画面描绘自然,抽象随性地构造一个个幽远、唯美的空间,这就是我们生存的世界,是艺术家童年记忆中的天与地,也是社会含义之下的大自然。从此,李贤术的创作从之前的自我关照转入群体关怀,抽象与多样化的画面,让视觉不再有专有性,而具有更广泛的普众性,任何人都可以从他的某个作品中得到共鸣,找到与自我心境贴合的心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系列更像是一种心象艺术,作品有着近乎一致的构图,却运用别样的载体与综合材质,那些漂亮的颜色形成的痕迹或溅流、或晕散、或交织、或沁透,但痕迹并不具有任何现实指向,而是心象的自然记录与艺术的组织,各种视觉元素被温和地包容着,混沌中有一丝唯美,又有一丝隐隐的暴力。“我要给观者一个可阅读的深度,而不是简简单单色彩叠加”,李贤术将内敛的心象与气质完全地铺展于创作践履之中。

    圆融最有力量

    创作至今,李贤术说自己所做事就是自由表达,而反禁锢,反规则已成为他创作的主基调。“不管画什么东西,我都要用自己的方式去画,用自己想要的方法去画,而不受他人强迫或引导。”于是,他一直在画寻求变化,最近的《2012》系列作不但超脱现实,甚至已经超脱主题,作品名只用数字编号来命名,情绪的记录以多层次色彩的相互覆盖与透露之间,在圆圈、线条等符号的重复和交织中现实,他说这是一种记忆的累积,经验的叠加。

    虽然画面流露轻松不羁的气息,但绘画过程对李贤术而言并不轻松,甚至有点漫长。有时一张画他需要用几个月来完成,在不断的情绪积累和找拾中,用色彩和笔触理性地构建他的心灵世界。“绘画就是折磨自己,让观者享受。绘画还像写日记,每一个笔触都记录我的心路历程,它让我慢慢沉静并学会思考。”

    虽然外表粗犷,举止率真,但李贤术说自己其实是一个超级敏感的人,也是一个细心人,细腻地品悟着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性格也直接影响到创作,对人际关社、社会关系的细致体察,对现实的不适应与情绪外露综合形成情感冲突,而他以一种内敛包容的方式将冲突圆融成一种“软暴力”,温和中渗透着刚烈,甜蜜中隐蓄着一丝苦涩。他追寻着那种当思想情绪充盈到极尽,所有表象的包裹一触即破的状态,那就是他在画面中试图表现的最有力量的东西。

    生活中的李贤术是一个人缘不错的人,他简单单纯并与人为善,也结交着意趣相投的一帮朋友,和他们一起潜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专注而踏实,“我不能停留在现在,也不计划未来,感觉需要转变的时候我会毫无顾虑,每一个笔锋回转时的自我挣扎与突破都会让我觉得享受。”就这样,李贤术将在艺术之路上不停地走下去,留下一个个映射心迹的画面让人品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