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急速转型,在邱卿云所营构的“线域”图像世界中,观者感知和体察到了艺术新一代在社会文化制度不断革新背后所隐匿的一种艺术的资本化、图像的国际化和语言的符号化的视觉文化的转向。视觉工作者们亦开始简化自己所选择的创作母题或创作媒材,但多元性的景观网络、最纯粹的思维命题以及在抽象或具象的简化背后所蕴藏的现实逻辑和批判语言仍深深地扎根于这类视觉工作者们“元材料”、“元概念”的根基性中,而邱卿云显然对“元概念”的运用十分熟练且风趣。“点、线、面、色”是构成平面空间的基本元素,也是一种零添加的几何学概念,在其个性表达中,由线和色所构成的视觉空间充分展现了对于元素而言是他者的邱卿云是如何从最直观且单纯的元素命题出发,赋予单个元素独特的艺术律动。
在邱卿云所思索的“木板减法”和“纸本加法”中,物象不同维度的移动构成了其视觉图像表达最直观的表现性和外在的动人之处,线条、丙烯、水彩笔、马克笔、木刻的印痕等都是组成其材料创作的重要元素。在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求学的经历为邱卿云以此为起点的后续创作奠定了重要的技法基础和材料创作思维的最初模型,而在湖北美术学院教学的经历又更新了其在不同文化语境内的艺术多元折射。最初从艺所选择的“版画”已长期成为邱卿云主要且固定的创作方式,“强迫症”在她这里似乎代表着对学科始终如一的长情。在其2013年至2019年的以线为基本创作元素的视觉表达中,从广州空间到湖北空间的移动为她对材料细节的提炼和打破专业语言的壁垒积累了可观的多层次城市经验和文化逻辑的连续性,蕴藏在其中的跨地域性生存体验亦始终贯穿在了邱卿云的木板或纸本创作中。她所能触碰到的、感知到的、听到的、察觉到的亦或是能衍生想象到的一切根植于真实生活剧场的物质元素构成了邱卿云颜色艳丽的“线元素”世界。由“一刀一刀在木板上做减法”到“一笔一笔在纸本上做加法”的策略性转变,不仅体现出她对视觉探索不变的热爱、还有对于绘画语言和研究方向不变的敏行与创新。在邱卿云前期进行黑白木刻创作阶段所练就的精准提炼物象的细节、色彩、造型为转型成纸本创作后对基础元素和物质细节的捕捉提供了极致性、独属于“邱卿云式强迫症”的视觉喜悦。
比如在邱卿云早期的《等候系列》(木版画,2012)中,不难看出她对于黑白木刻的阶段性尝试,在她此时的创作中仍然透露出学院派版画所呈现的规整与制度以及极具硬度且充斥趣意的细密造型。画面中人物丰富的微表情和各异的行为姿态透露出邱卿云在社会生活对个体存在不断挤压的生存现实中仍未遗失对其成长环境和众生各态的观察与探索。扎根生活的民间木版画在邱卿云这里变为了她对生活本质的趣味性表达。画面中划分完整的紧密构造使其整体视觉呈现在具有黑白分明强烈对立感的同时,又发挥出了充沛的、独属于版画的学科魅力。这种立足于传统学科的坚实根基性创作以及呈现所处时代的技术和材料美学的理性状态,形象地将她对自我生存境遇的100%敏感度成功地解构与再造。生活景观中所存在的身体、表情、姿态等一切细微因素都被邱卿云以最大限度的空间重组或姿态重建手法跃然于其木板画的最终视觉表达内。手工艺的基础技能和个体艺术天性所秉承的思维概念促使她在早期创作中不断回归技术本质的真实。被切除的多余空间、被转译的生活寻常、被释放的身体建构、被延续的材料伦理等构成了邱卿云早期木板视觉表达出的对形态建构的精益求精以及对传统材料美的个性诠释,在这背后所体现的邱卿云式的当代审美经验和对学院风格造型机制束缚的挣脱则远远超出其架上创作的视觉表象以及纯艺术的公式化构成。
在邱卿云求学、工作的过程中,地域变迁所带来的对视觉图像中物质关系的再造与重构十分值得关注,跳脱性的观察生活、对材料充满奇思妙想地尝试在其后期至今的创作表达中不断被自我寻找与突破。就像是在邱卿云2019年创作的《每天都在幻想自己变成超人》系列中,富有戏剧色彩的故事性充斥在她持续的激情表达中,艳丽的色彩和充沛的图像世界以极大的冲击力进入人们的视野,在这不断被拆解的日常经验、重组的视觉意识以及对新鲜事物无止境地探寻中看到了她未泯童心般的天马行空以及对于原本归属于平面元素的“线”的观念审美,科幻的空间和个体图像文本的制造赋予其整体视觉呈现出一种独属于线性的诗学。穿着格纹衣服、披着斗篷、戴着喜欢的帽子遨游世界,在朦胧的世界中幻想自己每天都在变成超人,在想象世界中所进行的自我建构逐渐突破作为视觉工作者的本体身份极限,赋予了想象的超人遨游维度中可见之物和不可见世界的线色欢乐与隐匿在想象背后不真实世界所呈现的无法抵达的悲伤。
在文化全球化、艺术多元化的今天,邱卿云利用对线条、造型等物象天生的敏感度,建构出一种独属于其个性化的“线域”世界。求学、成长、工作的地域性流动历程,造就了她对于不同文化边界、媒介衍生以及生活细节的观察、创造和热爱。线条和鲜艳色彩所拉近的个体与生活的距离、观者和个体的视觉感知距离以及审美的共通感都在邱卿云没有固定模式的线域表达中得到挑战、缓冲和启发。她对局部文化的判断和认识,对复杂世界生存现实的传播,随着线条、视觉元素、造型、色彩等多种关系美学体系的杂糅式渐变,在人造景观的社会开环状态内,有意识的表层文化结构和无意识的心理潜在秩序达成了相互支配的立场和亲密无间的细腻关系,亦在大数据充斥的今日,相对开放的媒介空间结构中构画着线性和生活元素的存在逻辑。她对于生活的记录和对格仔、条纹的喜爱,都促使其在社会文化秩序范畴内最终的视觉呈现以一种“幻想演出”的形式推进了个体文化视觉秩序在群体文化所存在的真实世界中所搭建的功能性图像与物象世俗规则的循环逻辑。在邱卿云热闹、鲜艳的线域世界背后所体现的对当代社群性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则被其片段式地、实验性地潜藏于众多元素合一的绵延线域中,抽象艺术形态或视觉图像所构造的独特“格仔景观”亦均在其玩乐时间和碎片式的对不同物质关系的搭建中得到了具备共存状态的传播和还原。形式基于现实,而现实又基于历史,传统文化亘古不变的自然秩序和大众媒介市场的策略转换使邱卿云表象的抽象语言以及在其抽象语言背后所蕴藏的自我个体的精神和感受统统得到了线域性的循环呈现。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情,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因此所谓卓越,并不是指行为,而是指习惯。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对于符号文化的认识和对生存规则制度的呈现,而是一种基于感知且尚无法理清的物象螺旋形建构,而作为一个当代视觉文化工作者的邱卿云,显然是带着一种始终如一的长情与开放式的期待走进了独属于她的“线域”景观世界,“线”的存在、物质造型的稳定和虚妄剧场、想象世界的天马行空则在不断的文化演进和认知革新过程中构成了邱卿云可以抵住时间流逝、消解地域边界的能够无限组合的艺术语言。如果说对于线的重复和对于想象世界不断的天马行空是其日复一日所养成的习惯和坚持,那么对于人的局限、对于艺术的局限也逐渐在她不断穿行于想象世界和真实世界的视觉感受中得到了无休止且抽象化的观念性重生。邱卿云视觉艺术中的疗愈和美感决定了她是一个风趣、复杂、矛盾且对现实具备奇思妙想的趣人,而这也恰恰是她的线域创作能够打破规则束缚,形成非理性视觉惯例的精神自由在场性所在吧。
冀枞
2020年10月29日19:56于武汉
冀枞,青年策展人,1994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201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2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创作与理论专业,获艺术学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武汉/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