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锦谊

1980 出生于陕西韩城

2005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版画专业,获学士学位
2012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
现为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个展
2024“废图像——孙锦谊个人作品展”,西安美术馆,西安,中国
主要联展
2024 青春飞扬•2024中国青年版画家提名展
2022 第十届实践的力量•中国当代版画文献展
2021 第六届中国青年版画展
2019 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作品展
2019 第五届中国青年版画展
2017 第三届•塞尔维亚国际版画三年展
2017 第二届潇湘国际版画名家邀请展
2016 陕西省黑白木刻名家版画邀请展
2015 首届潇湘国际版画名家邀请展
2015 第五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
2013 时代印记2013•中国百家金陵版画展
2012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首届版画精品展
2010 第四届实践的力量•中国当代版画文献展
2009 全国第七届体育美展
2009 全国第九届三版展
2009 第二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
2008 第32届国际藏书票双年展
2007 第一届实践的力量•中国当代版画文献展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模糊的脸、一束亮光和隐秘的符号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模糊的脸、一束亮光和隐秘的符号 ——孙锦谊的内心宇宙>>

 

每个周末的清晨,在西安大唐西市的档子上,总能看到孙锦谊的身影,带着草帽,满脸沉思, 或背着双手流连其中,或蹲下身拿起一本古书翻阅着,时不时和摊主交流着,有一嘴没一嘴 的还着价,最后总能将自己的心头好收入囊中,花费不多,在中午一碗面的碳水快乐中心满 意足的结束今天的行程。
 
孙锦谊的工资大概五分之一都用来买这些“无用之物”,堆的多了,本来不大的画室就显得 有点局促,现在买的多半是书,按照他的说法,不占地方,也能便宜些。
 
一九九七年的夏天,孙锦谊考上临潼艺校,我考上西安美院附中,当时谁也不曾想到四年后 的我们会一同考入西安美院版画系,成为了同学和朋友,他在版画专业,我在摄影专业。
 
千禧年以来的版画系,是西安美院先锋思想的代表,是当代艺术的聚合之地,可以把黄土堆 进院子大门,可以请行为艺术家在学院大讲堂开讲座,外籍教授频频参与主体教学之中,而 学院对面美容美发的学校里,邓爱国与何迟策划了一个名为“妆”的当代艺术展,从这里走 出了一个个日后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作者,郭凤仪、胡柳、郭海强......,刘智海促成了首届 中国独立映像节的西安巡展,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举办,激发和带动了在地影像作者的热情, 而我在二府庄与朋友一起创办了六合艺术公社,开始做影像放映和交流,这里也成为日后西 安独立影像群体的生发地。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亲历着,滋养着,参与着。
“劳动像一阵风,真实的虚无,土高了矮了,庄稼青了黄了,影子长了短了,名姓像两件无 用的家什,摆设在他们的一生。早晨的人,一晃,就消失了。太阳出来。照着另一群人。” 这是陈年喜《炸裂志》里的诗句。考上美院后的那个暑假,孙锦谊来到了发小承包工程的工地,他在那个工地干了两个月,做小工,搬砖拉砖,浇砖,和灰铲灰,每天从早到晚十个小 时。最初被带去的手套根本用不上,没几下就会磨破,那种经验有点像我第一次去位于西安 东郊江村的垃圾场拍摄,带了几层口罩,最后全部扔了。我们必须得面对那个真实的情境, 没有半点余地,我们必须成为他们,才能生存。孙锦谊告诉我,那种累和苦是非常本能的, 就是力量耗竭后的彻底放松,晚上身子刚粘床就睡着了,没有半点让你思考的时间,像一头 机械的兽。
 
在孙锦谊后来的作品《记忆工地》(2005-2017)里,那些没有面孔、形象模糊的工人,像是 一个个符号,如文物般被镌刻在迷宫一般的建筑结构中,那些拱形图形里劳作乏味的时刻和 机械复制的动作,呈现出某种纪念碑性的肃穆感,他们与张艺谋奥运开幕式人海战术里的那 些不需要被记住的年轻面孔一样,淹没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洪流和文化自信的宏大叙事里。一 方面,载人航天等的大国崛起时刻频频上演,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正在经历着后疫情时代的 经济下行,抖音里工厂招工的短视频中,技校毕业的女生们在 9 元一小时的酬劳叫喊声里无 奈的面对着属于他们的命运之轮,那些财富神话和励志故事只是虚假敛财的成功学生意,现 实的生活是 6 亿人月收入不足 1000 元和拼多多消费降级里的一地鸡毛。
 
孙锦谊凭借《记忆工地》获得第十七届全国版画展金奖(2005),而这个系列也一直持续了 十余年,成为他的代表作。《梯》(2015)是这个系列中少有的异类,同样是逼仄的红砖墙, 但生出一个木制的梯子直通云霄,天空中飘着甑白的云,远处是一根铁丝,上面站着一个人, 手持木杆保持平衡,好像深渊里透出了一口气,就像贾樟柯《三峡好人》(2006)里韩三明 蓦然回首,注视着这个即将被淹没的废墟城市。一个拆迁工人踩着钢丝从一幢废楼走向另一 幢废楼,脚下是万丈深渊。孙锦谊说,“那种迷茫,是想突破这种禁锢的眺望,期待着站高 一点,你也不知道在看什么,远处也并没有彩霞或者落日,但是当你站那个地方,你整个人 好像就走出去了,因为思想是可以流动的,灵魂是可以随着你的思想去在空中游走的。”
 
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日夜交替循环的观察,使得日和夜成为人们 最早最直观的时间认识,更被视为阴阳平衡的思大生活时刻。而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夜一 直是非常重要的时间意象,夜是形象化了的社会背景,是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符号。孙锦谊 像一个手艺人,日出夜归的往返于家和工作室之间,那些年的雾霾使得夜色暗淡无光,而这 个时期创作的《夜》(2012-2014)系列更像是一次出逃,孙锦谊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体验与思想领悟,以"夜"作为自然时空展开的场景, 建构在观念化的心理时空和复杂的神 秘时空关系里。在《夜》之二(2012)中,画作下方是其韩城老家院墙檐角上的屋脊兽,苍 茫的土塬之上站立着一个人,手举电筒对着一望无际的天空射出一束亮光,而在《夜》之三 (2013)的画面里,梯子作为孙锦谊的符号首次出现,与月亮被捆绑在一起,而钢丝上手持 木杆保持平衡的人穿梭其中,这个意象就如灵魂出窍一般,似乎只有在登高望远的白昼和寂 静幽远的夜里,孙锦谊才能真正彻底的释放着自己内心的热烈与追问。
 
在曾经物质匮乏的年代,一件物品通常要使用很久,所以人们对于物件的用料和设计更加用 心。不像现在,快消和粗劣反而成了生活的常态,年轻人习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抛掉不需 要的,似乎这样才能把更多空间留给更好的生活。孙锦谊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更是一个怀 旧的人。他喜欢和同样是艺术家的妻子一起回到农村去写生,喜欢收集和触摸那些被时间侵 蚀的物,不自觉的与这个时代保持着某种间隔和距离。
 
人人都在断舍离,而孙锦谊却离不开旧物,旧物是他的生活集锦簿。孙锦谊说,“每个物件 都有一段属于它的故事,一份不易割舍的情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汗•帕穆克把《纯真 博物馆》变成了真实存在的博物馆。在现实中的纯真博物馆入口处他写道:“普通个体的日 常生活远比宏大文化更丰富,更有人味儿,也更令人快乐。”
 
最新作品《青春字典》(2020-2023),耗时三年。这些从韩城老家学校里收集回来的桌子, 被他一一拆解,当然,原本就局促的工作室也根本无法容纳,所以这些桌子只能回到它拼装 前的模样,桌面、隔板、桌腿......这些“零件”对于如此迷恋旧物的他而言,必将全部成为 作品的一部分。
 
迷恋旧物的人,很难逃过散发着墨香的纸质书的诱惑,而孙锦谊现在买的最多的就是古旧图 书,这也是他愿意耗时三年将书桌进行拆解,涂抹,绘制后转印、编辑制作成艺术家书《青 春字典》(2020-2023)的原因,只有这样,它才可以被阅读和触摸,成为人与人交流的“物”, 也意味着自己与人生某些部分的和解与释然。在绘画中,纯粹性概念总是被解释为对视觉形 象的净化,使之不被语言污染,不被同源的或通常与之相联系的媒介:词语、声音、时间、 叙事性和专横的“寓言”意义所污染,为了实现视觉艺术纯粹、静默与难解的视觉性,这些 “语言”或者说“文本性”要素必须被压制和消除。
 
书桌既见证着知识的生产,成绩与光环,也承担着失落、悔恨和纠结。我们这一代人,在上 学的时刻,几乎最多的时间就是与桌为伴,那些桌子上面,刻着一代人的秘密和记忆。在《课 桌隔板的秘密》中,孙锦谊或刻、或蚀、或抹,有时顺势而为,有时天马行空,风格迥异, 如巫师一般,在不同人的梦中穿梭而行,一一写画,投射出不同的人生密码。而在《桌面绘 画》的部分,平面化的桌子被他拆解成色块、笔触,那些图像和文本被标记、凸显,或者弱 化、遮蔽。用课桌腿实物结绳制成的《书简》,像今天写给过去的一封封信笺,成为一种考 古学意义上的“扰乱层”。 德勒兹认为,语词与形象之间的矛盾类似于历史的先验 ,每当 有人试图将再现与话语领域稳定统一在一个单一的主准则 (模仿、符号学、传播学等)之 下,这种矛盾就会像无规矩的野草一样冒出来。
 
“没有分不开的情侣,只有不努力的小三。”这是被深深凿刻在桌子上的一句话,我们无法 分辨刻下它的人是男是女,更无法获知他/她是否正在经历一段痛彻心扉的狗血爱情故事。 只知道,在亲密关系信任崩塌,现实和电影里全是骗婚杀妻,结婚生育率急剧下降的今天, 那个从前车马慢,只够好好爱一个人的时代,已经彻底成为过去。
 
孙锦谊说,“其实最早古人交易时所使用的符号,是最隐秘的,只有交易的双方能看懂,别 人看不懂,而桌面上的某些符号,可能就只有俩个同桌之间是彼此懂得的。”这些作品虽然 抽象,却又极其真实,而你与我之间的距离,始终搅拌着各自的秘密。在黄信尧执导的电影 《大佛普拉斯》中,直到拾荒者肚财身亡后,他的好友才第一次踏进了他的家,发现了他摆 满心爱旧物的太空舱“卧室”。电影的旁白说道,“虽然现在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 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
 
 
2023 年 7 月 24 日写于西安拉客雷公馆董钧工作室

 
董钧,艺术家、策展人、导演。1839摄影奖发起人。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影视动画系摄影专业主任。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亦为曾经中国重要的独立影展西安亚洲民间影像年度展、西安国际动画电影节的艺术总监与总策展人。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