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问题曾经长时间让我困惑不解。上大学期间(1978-82年),为了求解何为美,我翻阅了大量的中国思想界关于美的讨论。时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对美学颇有研究。直至今日,诸如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人的美学思想,我还是能够说上一两句。但是,我越是思想何为美,我关于美的看法越多,我就越无法欣赏音乐、绘画、诗词、甚至景色。我记得我当时在欣赏一首曲子或观赏一副画时,总是会去想,这首曲子或这幅画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景,什么感情,什么思想等等。而且,事后还能跟人谈论这首曲子或那幅画,俨然像一位美学家。
常常会反身自问,这首曲子或那幅画的美感在哪里呢?面对这个问题,我总是认为,审美就是思想!思想就是审美!当我在思想中审美时,所获奖励就是思想疲劳。常常地,听音乐会、观画展或逛博物馆,这些活动就像是几个小时的思想活动。我突然觉得,音乐会中的音乐,博物馆中的艺术品,都不过是我的思想对象,只会给我带来思想疲劳。
有一次奇特的经历打开了我的审美情窦。那时我在北京大学上研究生。我们都住在北大西门外的55楼。那天我很晚才回到宿舍,不想入睡。于是,我出了宿舍大门,沿着旁边的“万泉河”散步。已是入秋,天高气爽,明月当中。没有人声车声噪声,只有虫声水声风声。此时此刻,我的脑子空空如也,完全放松。突然间,一股莫名其妙的感觉触动了我的神经,并在神经中流动。哇,这个世界真是美极了!我感觉到了此时此地的景色之美。
自此之后,我虽然开始不那么自信,但后来却实实在在地意识到,审美是当下的、直接的,不需要思想的参与,也不需要进行意义分辨。在审美时,我尝试着等待那种感觉的来临,让它把我引入美的境界。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审美活动不再是一种苦差。如果那种感觉总是不来,我就承认自己没有美感,即使我面对的是什么大师大家作品。什么古典派、印象派、抽象派、后现代派,什么东方西方,什么大师大家等等,除非作品把我引入美的境界,我木然待之。
审美不需要思想。这并不意味着审美与人的修养无关。古人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不同情趣的人有不同的美感。一个人的经验背景、知识类型、思维方式、性情等等构成了这个人的审美主体。但是,在美感出现的那个时刻,这个审美主体不是主动地去审美,诸如分辨对象的意义等等,而是直接地被感动。欣赏是一种等待。如果你等到烦躁时还没有美感出现,说明审美活动没有发生。
我不是一位美学家,也谈不上对美学有什么研究。以上所言不过是一位普通人对审美的平常看法。不过,我确实喜欢思想,所以就算个思想家吧。许多成为我的思想对象的东西,其他人大概都不会在乎。然而,思想和审美是无关的。
施玮邀请我为她的第一本画册的出版写个序。我想,她大概不是要我写点思想评论之类的。我琢磨着,我最好还是回归到一个平常的审美者吧。我记得,第一次看见施玮的画就出现了美感。我跟她说,你对色彩的感觉很好。
施玮说她画画谈不上什么技巧,都是凭感觉来的。我说,这就对了。那时,施玮刚刚开始对画画着迷。她似乎很在乎我的评论,觉得受到一位“哲学家”的赞赏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我不知道我的评论对她在画画上,有没有产生过什么动力或影响。有一件事让我吃惊,那就是,她的新作总是能够吸引我。
她画过湖水,那平静的色调几乎让我屏息,生怕搅动了那种静态。她画了不少羽毛,那极具个性的动态几乎要舞动我的脚步,跟随它们的节奏。那幅命名为“意远”的画,其色彩旋涡发出强大的磁场,几乎让人无法拒绝,随之飘然入内。我想,施玮的画确实有一点“哲学”的味道。
审美是一目了然的。施玮的画在我的审美中就是一目了然的。如果你在观赏她的画时呆若木鸡,毫无美感,我想,你不要急急忙忙去分辨其中的美学意义。那样做会使你和画的距离更远。你要做的是等待,让美感自然流溢。欣赏者情趣不同,背景亦异,但是,在一目了然的审美中,美感是共同的。
2012年2月15日
美国南加州West Cov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