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1974 出生于江苏徐州
1996 毕业于江苏省教育学院美术系
1997 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
2006 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课程班
2012 结业于当代工笔重彩画创作与研究班
现居北京,任李可染画院培训部主任,李可染画院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协中国重彩画研究会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秘书长

主要展览
2016 细笔柔情-2016当代工笔女画家邀请展,深圳美术馆
2016 时代丹青-当代工笔作品展,大芬美术馆
2016 金猴迎春-李可染画院名家邀请展,国子监
2016 东方既白-李可染画院精品巡回展
2015 中国园林写生精品展,中国园林博物馆
2015 美丽中国-中国重彩画展,中国美术馆
2015 美丽中国-中国重彩画展,李可染画院美术馆
2015 李可染画院名家邀请展,五莲美术馆
2015 笔相墨境-李可染画院名家学术徐州邀请展
2015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年度展
2014 色境--工笔重彩画邀请展
2014 李可染画院新院揭幕式暨《李可染与当代》画展
2013 玉雨清和-工笔重彩女画家邀请展,雍和艺术空间
2013 学院工笔-赢传媒中国工笔画名家提名展
2013 微观与精致-首届中国工笔重彩、水墨作品学术研究展
2013 李可染画院画家作品展,雍和艺术空间
2013 李可染画院画家作品展,美国华盛顿
2013 复兴之路-北京工笔重彩画会成立34周年特展
2013 2013年国际贸易中心艺术博览会
2012 北京国贸中心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0 重彩-创造中国重彩画获奖画家作品展,北京画院美术馆
2010 国际水墨邀请展,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展示中心
2006 中国艺术研究院毕业生作品展,炎黄美术馆,北京
1998 师牛堂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1997 五人国画联展,当代美术馆,北京
1997 庆香港回归国际书画邀请展,北京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静谧的凝思——曲家辉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静谧的凝思——曲家辉>>

    画家王婧,如她的名字般的江南佳人,气质温柔又不失才情,然其创作中却透出些许“须眉”之气,尤为难得。这是一种中国传统文人所独有的气质,而这种气质源自她在创作过程中流露出的深沉的思想性。这种思想性往往呈现出多维度的状态,其中有对传统文化的看重、有对艺术创作的思考,甚至还包括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忧虑。
    
    王婧自幼便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陶养,加之其正统学院派的求艺经历,让“传统”成为王婧探寻艺术真谛的起点。无论“千里江山”主题、或是“对话”系列,在王婧的作品中,均是以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山水画为创作背景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王婧的山水画创作是以最大限度的继承传统为基础和起点的。传统文化“烙印”在王婧的作品中有着极深的体现,而其背后则是一种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的思想和对传承传统文化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感。在王婧的作品中,以虚化处理的传统山水画作为背景,体现出画家对艺术经典的纯熟把握,同时也能让观众清晰的捕捉到画家想要表达的两方面的思考:其一,当代与传统,关系微妙。呈现出“虽有断层却永远无法隔绝”的状态,因此今人决不能割裂传统孤立的审视当代。其二,在传统文化中,值得挖掘的价值或财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的多。因此,今人更应该客观审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绝不敢妄自摒弃。事实上,也正是因为王婧在自己的作品中践行了这种“重视传统”的思想,使得她的作品在当下这个“流行文化”抢眼的时代里,显得如此耐人寻味、感觉如此厚重绵长。
  
    在创作观念方面,王婧同样做到了思想先行。她的创作从一开始便不是盲目的,而是在首先确立了某种创作观念后,以作品来体现这种观念。而其鲜明的创作观念在于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实现继承与创新的并置与比较。

    在王婧的创作中你可以看到,笔尖流淌出的线条配合天然的矿物质颜料将厚重深沉透入素绢,这是王婧扎实绘画功力的展现。作品背景往往是一件传统的山水图景,其表现技法是对传统的完全呈现与还原。与之相对,将设色浓郁的青绿山水盆景置于画面中心位置。或许对于王婧来说,她打破了对一般构图方式的沿袭,这是一种新语境的设置,这是一种来自于她梦境的灵感,背景与主体——自然山水间与人造的盆景景观两种不同形态的山水相望、相视,一浓一淡,一真一假,以对话的方式形成冲突与比较,让每一个观看者在进入一种面古的状态后又获得关于人的深切思考。王婧将经典的传统作品以一种间接的呈现形式应用到画面中,也表现出她对传统的重视,追求以传统关照创新,进而达到传统与创新的契合。在对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她将传统的艺术形态,以现代的创作思想加以改造,与传统山水形象并置。其形态是创新的,但却依然是在诉说着传统的“精髓”。
   
    当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对艺术创作的想法相交集,以一种并置的姿态构成画面之时,作品又最终生发出一种新的思想,即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这是一种架构在艺术创作基础之上的更深层的思想。古人的千里江山面对着一个缩小的模型共同出现的时候,画家对社会问题的沉思跃然纸上,引发观众的共鸣。

    其一,正如画面中所表现的,在当代,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正在面临严重萎缩甚至扭曲的尴尬。由于曾经的断层,很多当代人对传统文化不能有深刻的体悟,往往会在事实上沦为一种“标本”甚至是“摆设”,在供人观摩或把玩之际,加速了其生命力的流逝。
     
    其二,对中国而言,恰恰是看似保守、低效的农耕文明为其创造出了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王婧对传统青绿山水的致敬就是很好的证明。看似高效的工业文明崛起后,不仅在很大程度对传统文化造成重创,更对人类赖以生存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这种状况如果不加改变,总有一天,曾经的山清水秀就只能存在于历史遗留的画面上、先人的回忆中。
   
    事实上,观众的这种联想是在画家创作预期之内的,这也是王婧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想要通过创作来表现出的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王婧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全面的表达自己对文化、对艺术、对社会的认知与思想。画家、创作、思想,三者在某种程度上很好的实现着“力”的均衡。也正是这些思想性的存在,让工笔画原本静谧、安然的属性被赋予了一种深沉的意味,只是画家的某种使命感使然的。面对着这样一个饱含思想的画家创作出的作品,仅仅用审美的标准来衡量其价值,似乎已经远远不足以全面诠释其作品的精彩……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