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伍斌
近两年,中国陶艺界闯入一另类人物,首次露面就不声不响地摘下了2000年台湾第六届金陶奖国际竞赛的“特别评审奖” 。同年,在佛山国际柴烧邀请展现场创作中,由于其作品的独特表现,备受美国费城陶艺中心艺术总监青睐,并力邀其前往该中心进行陶艺创作与作品展。最近,他的作品又被韩国2001年国际陶艺双年展入选,并应邀出席了此次大展和国际陶艺研讨会。圈内有些人对他近期内如此的表现,颇为不解,也颇为不服!有人说:这小子是运气好!也有人称,只是一种偶然罢了!
这幸运“小子”,便是深圳艺术大“杂”家——伍时雄。
称其杂,是因他的“杂史”太过丰富:1982年他的综合材料作品入选日本东京都美术馆举办的《亚洲现代美术展》,1984年在深圳创办中国第一本最前卫的《现代摄影》杂志,1985年成为大陆“八五艺术思潮”的积极参与者,1989年又成立“世纪末艺术工作室”,专事艺术收藏和组织艺术创作、出版收藏年鉴、策划设计史从书的出版与发行,组织学者讲座、展览、尝试各种不同材质的雕塑创作,前不久又着迷于艺术网站的开办。一直以来,他从不将艺术的触觉局限于某一领域,他从事水墨、雕塑、陶艺、设计、出版与策划,都能融会贯通。他为人处事讲究随缘、心境平和、这也许和他笃信佛教有关,使他能采取积极的入世态度,对各类艺术都勇于尝试,并善于随时吸收边缘学科中的精华为已所用,正因如此,伍时雄将其“杂”视为一种大彻大悟,是一种修行,是一个开放思维,和对社会人生终极关怀的过程,也是一种生命激情的自然的流露。
今年年初, 伍时雄又马不停蹄地在顺德老家杏坛建窑,如今他的“古朗窑”己置身家乡田园风光之中,窑内炉火正旺!由于常来顺德,我们见面的机会日渐多了起来,也曾有过数次交谈,我曾问,是不是这两年做陶“火”了,才想起在此安营扎寨了。伍时雄告诉我,其实做陶是一种必然,十年前就想建窑,在深圳与陆斌一起四处奔波、寻找建窑场地,但由于种种原因撂下了。1999年他开始介入陶艺创作,作品《未了系列》参加“美的流传----大陆、香港、台湾三地袖珍雕塑展”,第一次以陶来表达其艺术理念,用雕塑的语言介入陶艺的创作。
尽管伍时雄近两年在陶艺创造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他却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陶艺家,他戏称只是一个“陶行者”, 一个匆匆过客,他也不在乎别人是否认同他为陶艺家,他认为陶艺创作不应只是工艺层面上的问题,也不在乎做陶时间的长与短,而是一个艺术家的综合素质和对艺术悟性的体现过程,它应是一种大智慧的介入。由于与各类边缘艺术频繁接触,反而会有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易突破界限,没有专业的桎梏与束缚,更能自我解脱。因为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今天有着广泛的可能性,它逐渐形成一种对生命的感触和生存的关注。
其实各门类的艺术家均可介入陶艺创作,陶艺创作不应只是陶艺家的专项。外行人造“诺亚方舟”,专项业人士造“铁达尼号”。用这句话来形容,似乎与伍时雄的从事陶艺的背景与状态更为贴切。
伍时雄的《状态系列》创作意念始于1992年,木雕作品《1+1》参加“中国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由于作品表现的“性”意识太强,险些落选,可他认为对性的歌颂和美化,是艺术创作中一种愉悦的状态,是值得赞美的一件事。这是人生一个永恒的主题:宇宙万物始于混沌初开,阴阳互动因此生态,始而终,终而始,周而复始己成规律。
对生命繁衍这一语境的探究,成为他日后陶艺创作的追寻目标,他力图舍弃生命类别的具体细末,将生命的繁衍,性的崇拜,以极少的造型语言去凝炼生命的形态,以唯美的造型和语意去作抽象的主题表达,在陶艺制作技巧上,他采用类似石雕的处理手法,石材具有永恒性与坚实性、与陶艺表达生命繁衍主题很合拍,造型符号与材质紧紧地揉合着自然界生命的伟力!
伍时雄在陶艺作品中追求人生的永恒,追求作品的形式美和艺术的永恒价值,摒弃媚俗与商业的成份,以保持作品的纯净性与其人格的独立性。他的高明之处在于让你情迷离乱之慢慢步入单纯,去思悟一些纯净和神圣的东西。
由于伍时雄涉猎广泛,使他拥有诸如摄影家、雕塑家、陶艺家、收藏家、出品人、策划人等众多称谓,随着这些不同角色的交替和转变,他竟然活得很滋润、也很本质,他认为,一个人既然来到这个世上,就必须跟这个社会发生关系,艺术也好,生活也好,商业也好,都是人生中纠缠不清的体验,唯艺术则是精神领域的东西,必须融入自己的生活方式之中。不要将自己囿于某一个领域去束缚自己。而应以各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去探求艺术的可能性发挥自己智慧与才华,将人生艺术化,从而获取更大的自主空间,去探求人格独立的最大可能性。
作为一个艺术家,伍时雄天性对时代演进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的抱负很大,总有一种文化的使命感,这是他的荣耀,也是他的悲哀,他带有一个神灵才有的漫无边际的梦想,可他却只有一个凡人的有限力量,他的艺术活动、智慧与心理活动是包罗万象的,他试图用有限的精力去量度艺术世界的空间,去探求艺术世界的奥秘。在他的生命里有一条总也走不完的路,但他总是走得很快,很超前,因而人们看到的总是他的背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