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万敏(美术批评家、策展人)
四川西南部的凉山对于魏耘来说是一个理想的艺术创作福地。 这里是青藏高原的东缘,横断山脉的峡谷地区;这里是高原的世界,高山、极高山绵延巍峨,湍急的河流,辫状的水系荡漾畅达;这里还是“藏彝走廊”民族迁徙的通道,彝族、藏族、傈僳族、回族和汉族等多民族在这块高天厚土上繁衍生息,创造出五彩斑斓的文化,铺设成大地厚重的底色,溶铸成别样人生的精神气质。
从海滨城市福州来到偏远山中凉山,魏耘抛弃了优越的高校教师生活。他第一次踏上这片多彩的土地,就敏锐地捕捉到似乎是不竭的艺术灵感,因此他几乎是义无反顾地,开始寻找新的落脚之地,在凉山生根开花,画作具有一种别样的魅力。
强烈的反差毫无疑问带给他太多的冲击。发达城市与荒野山乡之间,海洋气候与高原阳光之间,精致生活与粗茶烈酒之间,每一种元素的冲击既激烈撕扯又痛并快乐着。艺术创作的情感由此激发,生机盎然,奔突跃动——画布上,云朵在翻卷堆积,树木向上拔节努力伸展身躯,土地也不安分孕育着顽强的生命。
这一时期,画作的最大变化是画面淋漓尽致传递出的情绪感受,张扬而富有视觉冲击力;加之色彩借鉴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特有的鲜艳和饱满,然后刻意采用线条旋转赋予节奏和韵律之美。
在高原,魏耘坚持用风景写生来练色彩、寻技法、理思路。每一个画家都在探索自己的路径,在林林总总的艺术坐标中确立自己的定位。艺术家认识自然的过程,其实也是认识自我的过程。师法自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画家身体力行的不二法宝,尽管那些个远游只能吃力的依靠行走的时代,画家们也得寻访万古千山、江河日月,风尘仆仆、道骨嶙峋。我猜测,前辈们面对曲水流觞甚至残垣断壁,没有少发过长吁短叹,毕竟,艺术之旅从来前路茫茫,没有尽头。魏耘每年上百幅写生风景的数量,使我们确认艺术家废寝忘食、勤勉刻苦的创作形象,本质上也勾勒出艺术家探索创新的艰辛开拓。
经历过迷惘、困惑与磨砺、沉淀,魏耘确认将自己定位为“高原画家”。这里,“高原”作为身份标示了其重要性,而对高原的解读乃至感知,正可捉摸到魏耘油画艺术的特色,他身处凉山高原,更企望艺术的心理和精神达至高地。
高原上有刺目的阳光,令人只能眯起双眼遥望远方;弥漫的云雾,魔幻般让层叠的群山若隐若现;电闪雷鸣携带狂风暴雨,又将茂密的森林和起伏的玉米洗涤摇曳;飞舞的飘雪,则将大地与村庄银妆素裹……风景变幻莫测,孕育了大地上子民的耿直、豪放与多情、坚韧。耳濡目染,敏感的艺术家亦会汲收丰富的养分。那就是后来我观察到魏耘身上多了沉稳,放慢了步伐,勤于思考,“以期更多找到高原人性本色的东西”。从容不迫,是艺术家成熟的一种美德;收放自如,是艺术创作理应追求的一种境界。
近期的《净土系列》和《佛国系列》,艺术家的创作指向非常明确:主题方面,侧重人性本质的表达和渲染,直指不同境遇中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技法方面,除了坚持用大块面的色彩铺陈与交融,强化民族色彩表达和东方美学意境。如此处理的结果,画面生动活泼又韵律有致,内涵呼之欲出又若隐若现,思索溢于画面又神秘莫测。总之,作品中强烈的色彩显然表达出“高原画家”强烈的情感。两者的相互一致,达致“我画我心”的艺术新境。
尤为可珍视的是,魏耘油画运用色彩的大胆,时而笔触恣肆,时而块面堆积,时而涂抹泼洒,出色地抽象了高原色彩的动感。达致生发出这样的效果,即使在相同主题的系列中,每一幅都是多么地不同凡响。不受拘束,放浪形骸,酣畅尽致。这样的画作,充满了对大地的真挚,对高原的热爱,对生命的崇高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