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荣 | | |
1979 生于天津
现居天津,工作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
主要展览
2018 灼灼其华——女艺术家油画邀请展,沧州美术馆,沧州,中国 |
|
|
|
|
|
|
|
|
|
艺术家服务热线 |
|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
|
|
|
|
|
|
简而不简>> | |
陈柄呈(当代艺术青年画家)
初识袁金荣老师源于一次偶然。又一次偶然,在朋友圈里我看到了她的油画,顿时,我安静了下来。
看着画,我有些恍范儿,常玉?马蒂斯 ?瞬间,弹幕在脑中浮现。作为一个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人,我很难在别人画作前停留超过一分钟。然而,我看到的每一朵花,每一根茎,每一个瓶,每一汪水,都好似拥有民国文人的雅儒,彼此对望,彼此关怀。画作中弥漫着脱俗的空气,如雨后的泥土,散发着宇宙般的神迹。谁会忍心从这恬淡的相会中抽身而去呢?太美好,美好得不真实而不愿离开。
绘画语言从原始壁画到如今数个世纪,曾经的每一次人类科技革命其实都在解放艺术。架上绘画虽在当代艺术语言中显得有些“古老”,但终于可以肆意放松回归到人类涂鸦的本真,不去想明暗,不去想透视,不去想冷暖,只是随心性、意念流淌,主观地重新安排诗意的逻辑。或与时装亲密接触,或印在书包上逗自己开心,或印在酒签上留下自己的标签。袁老师的画恰似这所有的表情,简约而不简单,平面而又冷静。不去证明什么,如初春的暖阳,只要没有风的干扰,无忧无虑地触摸每一寸肌肤。
如今在当下浮躁的社会,商业味道浓重是一个大气候。恰恰,在这种氛围中,看到如此简约而安静的画作是多么的珍贵。观者被带入其中,干净,纯粹,没有杂念,如冥想般透彻按摩每一根紧绷的神经,沉浸其中久久不愿出来。
她的画作,没有教科书般的精确,却在每一笔生出清新淡雅,平静的同时不失文人的气质。面对它们,你似乎可以从颜色与笔触所承载的每一次动作读到画者的呼吸与淡定的眼神。如同就在与画者共同喝着下午茶,放松愉快。袁老师的画更让人感觉如雨夜后的清晨,手捧一杯淡茶,推开窗,尽情呼吸自然馈赠的一切美好,安静聆听每一片树叶的摇动与拥抱。读袁老师的每一笔滑动,就是田园诗歌在吟唱。就这么静静地听下去,读下去。
记得著名当代艺术家刘野曾经说过,每一位画家的画作其实都对应着一天里的某一段时光。如清晨,如正午,如午后,如黄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