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艳娜

2010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2014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
2022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
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主要个展
2021 感受、体验与在场——博士研究生教学观摩系列双个展,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国
2017 和其光同其尘——岳艳娜个展,悦美术馆,北京,中国
主要联展
2023 《雕塑》杂志2022年度奖大展,元宇宙美术馆,上海,中国
2023 潮流东莞 心向未来——东莞城市空间艺术邀请展,东莞中心公园,深圳,中国
2023 中国状态第六届中国雕塑展,湖北美术馆,湖北,中国
2021 世纪·浪潮——2020海花岛国际艺术邀请展,海南,中国
2021 2022年北京冬奥会公共艺术作品展示,北京,中国
2019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中国
2019 ARTCLOUD中国 SAP艺术大奖年度展
2018 不同·2018中国大同雕塑双年展,中国雕塑博物馆,大同,中国
2017 裂变的流徙 | 40x Junge Kunst a us China——第三届德中青年艺术家发展基金联展,Kommunale美术馆,柏林,德国
2017 法国巴黎 Art  Capital艺术展,巴黎大皇宫,巴黎,法国
2016 新视点——青年艺术+ 优秀作品海外巡展,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柏林,德国   
2016 关键的链接——中瑞艺术展,圣乌尔班当代艺术博物馆,瑞士
2015 第十届佛罗伦萨国际艺术双年展:艺术与城市,佛罗伦萨,意大利 
2015 第七届贵州青年美术作品展,贵阳美术馆,贵阳,中国
2015 喂 未来:找朋友——发现青年艺术家,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太原美术馆,太原,中国
2014 纪念遵义会议八十周年——遵义市第五届美术作品大展,遵义,中国
2014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全国美院优秀雕塑作品展,中国雕塑博物馆,大同,中国
2014 聚焦与共鸣——2014·北京·德国国际雕塑作品展,奥加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3 延伸·2013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中国雕塑博物馆,大同,中国
2013 海纳百川——中国·东营雕塑艺术展,山东美术馆,山东,中国
2013 2013年中国雕塑年鉴,国家大剧院,北京,中国
2012  中国当代抽象雕塑展,西安科技大学,西安,中国
2011 和而不同——第二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 全国实验艺术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 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荐计划巡回展览之“启”,全国巡展,中国
2010 罗中立奖学金展,重庆美术馆,重庆,中国
2010 巨人杯——2010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心声木鸣——中国现当代木雕大展,北京国粹苑,北京,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和其光同其尘——解读岳艳娜的
· 个展 名家评论: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和其光同其尘——解读岳艳娜的“光、物、影”>>
文 / 李蕊
 
 
    天地初始,万物方生,自然造物。灵感源于自然和生活,然而在艺术家岳艳娜眼中这一“自然”已非单纯的大自然,对她而言,“自然”更多的是境界与实践方法。从2009年,她已然开始尝试与“自然一体化”的感知行为的雕塑装置创作,自然的光、物、影在她的手中呈现出一种人性魔力和哲学之辩。那些“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无相万象,无形无名的终极的存在本体,建构在她的“思我所思,悟我所见”之上,也体现了她所理解的道家、佛家虚空哲学体系。她强调自身的主观性,从常态的世界去寻找那些非常态的世界,参和自然的光景,互同自然的尘象,探索未知的另一个空间,体现了形上性与实存性统一的辩证性,把客观的自然界和具有主观思维意识的人紧紧地连为一体,表现了自然事物的相互变化与生成。由此,与生命的紧密相联使形上性与实存性相互依托,完美合一,这种合一也是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过程。而她从雕塑本体语言、材料、时间、空间、重力等方面去思考、探索、挖掘的独特创作途径,不经意间创造出令人为之赞叹的艺术体验,它们把人带入无言的精神境界,极富想象。而她通过近几年来的从光、物、影三个方向同时进行又相互交织着去研究创作的极具观念性的雕塑装置作品,引起我们去思考和探究,那光、物、影的“自然”未知之处又将是什么?
 
   《圣经•旧约》开篇即写道:“神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歌德曾说:“光源越亮,影子就越深。”同样在艺术史中,光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著名当代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我将光当作一种材料,但是感知才是我的媒介。”纵观艺术家岳艳娜从最初的实验性作品开始,她就通过把动态元素融入艺术的方式所呈现的视觉模式,成为日常生活创作的一部分。对光、物、影的研究最初是从2009年对洞负空间的探索开始,在观察和探索大地上的洞空间时,发现了照射在洞口的阳光和洞内的影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因此她试图从早上到傍晚去追逐太阳光和洞的影子,将每次变化的影子用泥巴填满,实体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落山,影子越长越大,洞的空间越来越小,最后影子吞没了整个洞的空间。如作品《洞-生长的影子6H》。2010年她又赋予了影子形象和粘性,让它与物一起组成了作品《十字架》。
 
    同时,她还试图建立了一种新的艺术与自然空间的关系:“阴影追光”,在实体的空间里来探讨物质的时空占有,以及物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关系,一个为了让光找到物体原来的阴影部分的理性浪漫主义情怀。《翻滚的影子》、《追光之影》等作品完美的演绎了艺术家“阴影追光”理论,长方体木块不断翻转,木块投射的阴影被填充,木块进行翻转又产生新的影子,再填充,再翻转,再填充,如此反复循环下去……艺术家用动态方式的行动化,把物体不断的翻转,同时又对不断翻转而变化的阴影这一虚无部分,不断地进行物质填充,通过改变使物体逐渐变大,以致可以变的无限大,直到物体变到填满所在空间的体积,被迫停止翻转。最终艺术家通过雕塑语言,展现了时间,空间、形体之间关系的变化,在表现方式上,从而真正的实现了物体不断的通过影追光的方式,对周围空间的占有,而不是通常意义上单纯个体立体式的呈现。而艺术家这一人为式的身体力行是对精神与虚无的深入探讨,一如她在对真实的现行世界的运动方式提出了人生质疑,在这一不断的填充与碰撞中,表现了人类试图征服自然的原生力,又被自然征服的悖论。
 
    在近两年里,艺术家岳艳娜还在作品中结合了科技的手段,比如2017年《空》的作品,将云朵塑造成“空”字,从白色的盒子里不断飘出,飞向空中慢慢消失,作品持续产生“空”的云朵的过程,是不断地对“空”的自然形态和它被东西方所赋予的宗教寓意及文学语境中概念化的深刻思考,同时艺术化手法将自然景观进行人工塑造。这种对虚无、心灵、人生归宿、轮回等非自然化的感悟和阐释,实际也隐含了艺术家对正在经历一个极度不确定性的年代的一种焦虑与不安全感,看似空无的一切,却是狂热而又深埋在时刻需维持理性刻度的人生热情,而对当下社会种种现状的反思,使她变成了他者,她把一切主动权交给自然、交给科技,让自然表达自己,而不是给它强加任何艺术家的主观感情的理性创作,她用更少的语言来激发观者更多精神上的体验和形而上的思考,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以及现实生活的力量。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