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画家郑迎春的油画作品以其现代的浪漫风格日益彰显出独特魅力。她用女性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感悟,如抒情诗人一般营造出浪漫诗意。郑迎春的作品清新亮丽,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她的近期创作以纯净的色彩、流畅细腻的笔触和简约的构图让人想起特纳和梵·高在英格兰、普罗旺斯的情景。不同的是,郑迎春的笔触轻盈、用色纤薄,以江南女子的细腻描绘摹江南景色,在人景合一的画面中强烈地表现着作者的内心感受和超现实美感。
她早期作品是风景写生,从她近期的创作中多会出现或单、或双、或多的小人。那些几乎看不到细节的小人物其实成为了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焚烧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到旷野中矗立在熊熊燃烧火堆旁的小人儿,那小人也许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以及人与自然、理想、精神等多维矛盾结构下的生存状态,还有那种无法言说的情绪在她的作品中缓缓地流露和呈现。画中的人物或静、或动,但却那么茫然和无助。“焚烧系列”也充分表达了作者内心情绪的复杂性,一方面如炽烈的火一般热情、激烈,恰似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一方面如飘渺的迷雾一样忧郁、彷徨,又像对人生与理想充满的怀疑……
郑迎春的画总是在清丽明快中透出层层轻纱般的意趣与隐喻。这虽与恢宏阔大场景的情境不同,但却构成了情趣多致的场景。自然境象中的动与静交映成趣、相得益彰,成为郑迎春作品中的独特佳境,画家致力于画面场景的设置以及人物的状态、关系等,以此来抒发内心的感受。“东钱湖系列”、“泳系列”都是人与水的交相辉映,画面中那大片的蓝、大块的绿都能够给人以平静、安宁的感觉,水中的人正在享受着这份平静与安宁。《夜浴》中,上半身裸露的粉嫩女子在静谧的夜空下,沐浴在月色笼罩下波光粼粼的湖泊中,远处是一叶扁舟,近处是半只小船,从女子恬淡的表情中可以看到一丝惬意,这种意趣中所表现出的闲适与安全感,正是画家对内心乌托邦的向往追求。而《离去》所描绘的画面是在湖心的小岛上,一群形色各异的人看着一人划着小船孤独的离去,此时有人得意、有人忧伤,而那渐行渐远的小船,正是画家对世俗逃避的隐喻。更确切的说应该是画家对桃花源般浪漫主义理想的追寻。
在中国当代语境下,无休止的消费欲望充斥着每个人的头脑。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才更需要抒情,需要撤离和超越于世俗功利主义的审美情怀。基于此,郑迎春油画的这种“抒情”才更有意义,她的这种执着正如作品《在路上》对她生活面貌的体现——画家如圣徒般地坐在空无一人的寂静原野上作画,远处是她钟爱的向日葵。从她近期的的这些表现意味强烈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她的这种情感的抒发可以说是现代性中个人心灵的自救;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这是一个欠缺抒情的时代,一个需要波德莱尔式“抒情诗人”的时代,郑迎春的绘画恰是如此,所以让人心驰神往、感慨无垠。
郑迎春以明快、热烈的色彩和细腻、自由的笔触勾画出充满诗情与隐喻的视觉图式,艺术家把浪漫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等诸种流派风格有机合一,这就使得画家笔下视觉形象体系具有了多元的文化观念与多重审美结构,它们相互碰撞、化合所形成的张力就是作品本身超越了一般风景画范畴,从而走向了更为深刻的文化母题与诗意整合,这种境界正是艺术的最高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