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朝
张玉生兄是一位花鸟画家,也是我的同乡。近些年衡水美术越发活跃起来,与他担任衡水美术家协会主席有关,与他的能力、热情与文化担当有关。
花鸟画历史悠久,最难出新,尤其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登峰造极,几乎无人超越,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师横亘眼前,后人只有绕着走,才能走出自己的路,到达新境。在此,传统的笔墨修炼是必要的,新的形式探寻也是必要的。大家都知道,只有建构于传统笔墨基础之上的创新才更有意义,尤其对于花鸟画,它既不像人物画与现当代意识与形式要素便于结合融通,也不像山水画丰富多样的技法样式便于重组再生。花鸟画之新,既不能完全脱离花鸟自身的形象特征,也不能完全丢弃前人总结出的法理趣咸备的表现形式——这就有点像带着锁链的舞蹈了,总不如放开手脚那样自由。不过话说回来,花鸟画的耐看与好玩亦在于此。不会跳出规范太远,一旦太远,将面临命名的问题;也不能囿于已有限定,脱不开藩篱,何谈个性与创造性。
正是因为上述因素的制约与界定,花鸟画创新往往与其他画科的创新有所不同,它可能呈现出螺旋式递进,也可能不变则已,一变惊人。无论顿悟还是渐悟,总不免实践经验的累积和颖悟修为的生长,或者说,这与画家自身的文化素养、创造能力甚至于艺术策略大有关联。
我纵观张玉生花鸟画十余年的变化,发现画家没有满足于既有的花鸟画范式,没有原地踏步,而是一直寻求新的变化与突破。我看他在抽象形式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在构成上下过一番功夫,在色墨混融方面亦有涉足——几个方向,或前或后,或有所侧重,或同时进行,这几个方面又能够彼此参照融通,且有所斩获和成效。这些作品以及作品连缀而成的变异与递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认为,张玉生不是一个固守者,而是一个以贴近时代、完成个性化探索为己任的画家。近年来,他试图把花鸟画的书写性发挥到一个极致,水晕墨彰,痛快淋漓,任由情绪随着线条墨色的铺展游移流淌,似乎有一种解放的意识涵泳其中。
玉生兄自言是铁路工人出身,由此而入文化人行列,当然这是他的谦辞之一,想必其中一定有所经历,亦有人生深切的体会。画家确乎在基因中就有一种豪放在,单是豪放并不能够构成某种优势,更重要的是,他深谙“始知真放本精微”的辩证和统一。他笔下的繁枝枯藤,似乱非乱,繁杂而不琐碎,其中的秘笈在于内在有一种气韵的合理运行,有清醒意识和自由把握,驾轻就熟,内涵了对笔墨语言的通透认知。在这种自由笔墨的挥写中,我们感受到画家对花鸟描绘的热情以及其中隐含的秘密传承。在豪爽性情之外,画家亦有细腻含蓄的一面,故而他的画面,有大的开合聚散,精微之处,画的也轻松巧妙。比如在一堆乱藤旁边勾画几只小鸟,颇为精彩。粗头乱服,看似不讲究,实则匠心独运。他画的麻雀敦厚可爱,他画的水禽有八大山人的遗韵,总之他笔下的花鸟有情趣,有内涵,笔墨与造型两两兼顾,尽情尽兴。
张玉生似乎看到了笔墨自身的演绎能力,对于画家和观者来说,形象则是“画引子”,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着力点在笔墨意味和情绪表达。换言之,他的重心不在形象,却不失形象,而是尽力将笔墨推向前台,如此笔墨则可以大行其道,我见到过他的揉入色彩的一些作品,分割,构成,摆布形象,强化色彩,别有一番天地。后来他又回归到笔墨,这一次的回归,笔墨更加酣畅了。
张玉生深知一花一世界的道理,他在这个自给自足的世界饱游沃看,欣赏笔墨的怅然天机。是的,画家洞察到其中的某种玄机:惟有进入笔墨自觉的世界,才可以让观者浮想联翩,不囿于有限,由有限而入无限和广大,艺术之职能也在于不断给观者新的审美体验,一次次带领观者进入到陌生之境。庄子说,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张玉生谙熟其中的辩证统一。他以虚心待之,虚,对于事物的刻画描写,不是蹈其行迹与外象,而是虚其形象,能够让笔墨动起来,笔墨一动,则得宇宙真气,畅然无碍,得意忘言,得意忘形,而形象自在其中,是对既定客观之形色的超越。
张玉生不遗余力地探究笔墨自由境地的纯粹趣味,在心手的协调间完成形象与神韵、理法与意趣的必要平衡。得意忘形,历来为写意家所重视,张玉生也不例外,他并不把形象看作既定的存在,而是以意会的方式传递似与不似的妙处,并由此找到花鸟画表达的时代特性或新的可能。在这里,一方面是传承,一方面则是创化出新的样态,在两者之间构成的某种张力,正是他着力建构的学术价值。
确实,张玉生兄在对材质和笔墨所能够达到的默契之间,在一次次勾画点染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视觉经验,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观者越发能够见出其中的可行性,见到既有某种传统韵致意趣,又能衔接当代花鸟画的变革思潮与趋向。那是一种富有激情与魅力的旅程,在此过程中,他将自我放置于传统派和现代派前辈面前,尽情与他们沟通,化解隔阂,寻求灵光降临画面。他从固定的范式中脱化出来,一次次地,像蝉蜕一样,确立自我认知的花鸟画新的形式与趣味,获得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