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于1964年创作的《万山红遍》在北京保利2012年春拍上,以2.9325亿元成交
由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 和Artprice (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联合推出的《2012年艺术市场报告——东西方之间的对话》日前正式对外发布。报告显示,中国连续三年蝉联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第一位,占全球份额四成。而且,中国纯艺术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水平已远高于西方市场48%。
中国市场最大占全球四成份额
《2012年艺术市场报告——东西方之间的对话》显示,2012年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总交易金额(纯艺术作品,不包括古董瓷器和家具,以落槌价计算)为122.69亿美元,较Artprice所编辑的2011年度报告的总交易金额成长了6.1%。而2012年中国纯艺术类(仅包括中国书画、油画及当代艺术)总成交额则达50.68亿美元,虽然同比出现大幅度下降,但依然凭借41.3%的全球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一个连续三年蝉联榜首的艺术市场。超过排名第二的美国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7%)达17.23亿美元,超过排名第三的英国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8%)达29亿美元。
“综合而言,在收藏文化差异下的全球市场呈两极格局。”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东西方艺术品拍卖市场在不同的经济背景和收藏文化下演绎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西方市场同比增长了5.5%并创下全球拍卖纪录新高。而中国市场在回调中也经历了近五年来最大的失落——53.9%的流拍率,而西方只有37%。”据了解,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效应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方式,也促进了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但全球化效应并未带来东西方艺术市场的趋同性,反而加深了文化差异。其中,最明显的反映便是东西方艺术市场价格体系的不同。
中国纯艺术价格贵过西方48%
“中国纯艺术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水平已远高于西方市场。2012年,西方拍卖市场成功成交的31.5万件作品共创下72亿美元的总成交额,平均每件2.29万美元。而中国14.95万件作品则拍出了50.69亿美元的高成交额,平均单件3.39万美元,比西方市场高出48%。艺术品平均价格的差异源于东西方市场结构的不同,但在经济实力有限的中国,艺术品平均价格水平的偏高,应该引起市场人士的警醒。”
根据Artprice的统计,西方艺术品市场上一半的销售收入源自享有盛誉的数件作品——年度总成交金额中的一半来自成交价超过百万美元的作品。“在中国拍卖市场,高端拍品更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中流砥柱。不过在2012年,中国纯艺术作品市场出现全面回调。”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统计,2012年,1000万美金以上的作品仅为7件,相比去年减少15件,其中6月3日北京保利推出的李可染1964年创作的《万山红遍》(镜心)以约4040万美金的高价位居首位。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市场中80%左右的成交作品价格低于5000美元,这一价格门槛基本反映出买家用于收藏的兴趣导向,是出于习惯性购买,而非将作品视为金融资产。而西方市场售出的作品比中国多出两倍,也明显反映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需求量和市场基础的稳定性较西方尚有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