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 《乱草系列》,140 x 180cm,布面油彩,2007。图片:致谢汤子嘉
自从2009年正式进入艺术收藏领域开始,汤臣集团的第二代掌门、现任董事局副主席的汤子嘉的艺术之路就不断变化着。这样的变化中,有来自生活经历的推动,也有对艺术不断深入的理解,更有着对艺术市场产生的客观思考。
在与这位年轻藏家的对话过程中,可以频繁地听到他强调“艺术走入生活”。即使掌舵着国内最强的房地产集团之一,汤子嘉依然希望艺术收藏是可以少一些投资的考虑,与人多一些亲近。在收藏、开设艺术空间C+空间以后,这位藏家转向了另外的方向——投资了一家新型艺术公司,经过长时间的调研推出了Artcare(艺术品顾问公司),包含了艺术顾问、艺术管家以及SAMAS新媒体艺术工作站、艺术金融四个业务板块。
从藏家转型,汤子嘉并未转向成立私人美术馆,而是由自身收藏经历出发,发起了一个极具先锋性的艺术品顾问公司。在他看来,Artcare是一个顾问与艺术数据公司,不仅仅可以服务于他个人,也可以服务于更多藏家朋友与企业。而SAMAS新媒体艺术工作站更是他非常重视的项目,“现代社会上,特别是年轻人、白领,生活有些压抑。我希望给城市带来活力,我希望SAMAS可以更加融入生活。”
黄宇兴,《嗜血者的乐园》, 541 × 369cm, 布面丙烯, 2015。图片:致谢汤子嘉
是什么样的契机促使你涉足艺术收藏领域?收藏的第一件艺术品是什么什么时候?
最早因为工作原因,接触到艺术品。2009年左右开始,早前是因为汤臣做高端房地产,所以也有契机接触艺术。房子在设计的过程中,也会融入许多艺术元素,为了许多楼盘项目,我们也会购买许多艺术品,时间久了,自己也培养出兴趣。后来,我们有几个客户和朋友,包括刘益谦、王薇夫妇既是汤臣长期的客人,时间久了也是朋友。在接触的过程中,我也受到了他们的感染。
周春芽,《桃花图》,2012,布面油画,150 x 200 cm。图片:致谢汤子嘉
真正意义上,我收藏的第一件艺术品是周春芽的《桃花图》。周春芽的作品很有激情和情绪,我有被感染到。我的收藏偏好,或者说我收藏的脉络,更多是偏向于70、80后的艺术家。我觉得他们跟我的语言、跟我成长的时代和环境都比较接近。
对于艺术收藏,是会参考收藏顾问的意见,还是会通过艺术资讯的渠道来了解艺术界的动态?是否会借助大数据来做出收藏决策?
艺术收藏对我而言,60%是兴趣爱好,30% 到40%才是投资,所以对我而言更多以喜好为优先考虑。当然在这艺术行业久了以后,有许多顾问、画廊也慢慢成为朋友,一些资讯也会慢慢建立起来。像artnet艺术数据库这样的,我也会查看。对于我个人而言,当然收藏的作品升值我会开心,但是即使跌价了,也不会太影响我的心情。我主业是从事房地产和投资,那如果真要赚钱,这些行业不是赚更多吗?
在我早期的旅行行程中,可能更多是观光,而现在则喜欢去一些美术馆,艺术给我的生活也带来了不一样的改变吧。
艺术收藏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2009至2010年左右,那是我最早涉足收藏的时候,那时算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好的时间,之后市场有经历一些不太好的阶段,对价格可能有一点点影响。不过时间久了,我还在坚持继续收藏,这个过程中投资的概念已经降到很低。
张鼎,《吸音体1》,295 x 242 x 8cm ,装置:矿棉, 铝板, 油漆,2014。图片:致谢汤子嘉
对汤臣一品C+空间未来的规划是什么样的?在目前国内私人美术馆的热潮下,是否有想法建立美术馆?
最早建立C+空间是有两个出发点,第一,我希望在中国最好的小区中给住户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艺术体验;第二,我认为自己一部分的收藏是可以拿出来做展出的,当然除了C+空间,在汤臣一品的其他空间,我都是有做展示的。同时,我也希望我的收藏可以给住户、给朋友去看。第三,在建立C+空间的过程里面,我也体会到这样一个迷你美术馆的过程,如果将来有方向去建立一个大型美术馆的话,我认为在这里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目前,我还是先以学习的心情来经营C+空间。
除了70、80后艺术家,有无其他收藏体系和偏好?
个人而言,我喜欢一些有激情、有情绪的作品,也就是让人可以沉入思考,调动情绪的一些作品。在中国70、80后艺术家这个收藏脉络里面,我个人认为(我的收藏)是比较齐全的;除此以外,在国外的70、80后的艺术家,以及一些东南亚的艺术家,我最近也在关注。随着收藏的时间,和生活经历的不断改变,收藏阶段其实是有一些小调整的。
你的收藏品味是否和从小在美国接受教育或文化差异有关?和家人会不会有收藏上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