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跨界馆痴陈东升梦想建美术馆
陈东升
陈东升的个人爱好变为了企业收藏,美国的MoMA一直是他做企业收藏的样板。他认为,比起现在很多“找个地方、挂块牌子就叫‘美术馆’的企业和个人”,他要建立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术馆”——“有藏品,有专业的团队,能够健康长远地发展。”
日前,《财富》中文版第八次发布“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榜单。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继去年入围后,再次蝉联了这一荣誉。
陈东升一直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更早一点,2月份的时候,他甚至还在哈佛商学院和海外学子们分享了“中国式成长”的故事。也由此成为了站在哈佛讲堂上的保险第一人,《在中国做生意》则被列为哈佛商学院MBA自选课程,泰康人寿也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哈佛案例库的民族保险品牌。
作为保险界为人所知的陈东升,梦想却是一座美术馆。
“我叫它泰康美术馆,希望它能像MoMA和古根海姆一样,成为一座伟大的美术馆。”陈东升这样说。
陈东升一直是一个非常“跨界”的人,早年的他,最初的理想其实是做一名学者。
当陈东升还是湖北天门的一名初中生时,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兴趣。恢复高考后,陈东升顺应时势,在1979年考上了武汉大学[微博],读的是政治经济学专业。
大学时候的陈东升无疑是名典型的“活跃分子”。他在学校组织了“多学科研究会”和“知识竞赛”,最有意思的是还发起成立了一个“蟾蜍社”,以此激励自己要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精神。“跨界”那股精神气儿就是在这时候培养形成的。虽然彼时的陈东升无疑是狂妄的,他曾明确放言:“如果我们班将来能出什么大人物的话,也就是我们这几个人了!”
陈东升的同学对他的普遍印象是,“知识面很广,有很明确的事业心和发展方向”。陈东升笑称,实际上直到自己1988年做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面《管理世界》杂志的副主编,进而有机会一手策划了全国最大500家企业的评选活动后,他才明确了自己事业的最终方向:做企业。
带着“创新就是率先模仿”的理论,1993年,陈东升创办了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家股份制拍卖行。2000年又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艺术品电子商务网站,嘉德在线。著名的“翁氏藏书”、“出师颂”、清乾隆青花玉壶春瓶、“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朱熹春雨帖”和“黄河颂”等经过嘉德都创出了著名的拍卖纪录,是拍卖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不同于纯粹的爱好,收藏对于陈东升的意义来说,行业价值大于个人品味。
2000年,陈东升在位于长安街的泰康大厦11层开设顶层空间,专营中国当代艺术,除了便于个人收藏的架上作品外,还特别关注大型装置、雕塑、行为、多媒体等艺术形态。他打响中国现代艺术第一枪的装置“电话亭”,从傅抱石到陈逸飞,陈东升在收藏领域,不断尝试着行业价值的创新。
2007年,顶层空间将空间开到了“798”,并给出了空间展的一个定位,即更关注年轻艺术家关于新绘画和新摄影的实验性创作。可以说,除了专业收藏家的名号,他因艺术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又用艺术提升了企业和个人形象,还成为了一位敢于领先的艺术投资人。
其实泰康最初的收藏是相对比较随意的,更多是基于作为董事长的陈东升个人兴趣,并不成系统。直到2003年专业策展人唐昕加入泰康,泰康的收藏开始有了明确的体系目标,即专注于当代艺术。
目前的泰康空间,实际就是泰康人寿的艺术部门,属于泰康人寿公益事业室的一个下设部门,除了购买艺术品,也会举办各种展览和对现有藏品进行研究。
以泰康目前净利润30亿元左右推算,每年可用于收藏的预算大概在6000万元左右。陈东升说,这是泰康利润的2%。
陈东升的个人爱好变为了企业收藏,如今更形成了一种制度化经营。董事会每年拿出利润的一部分来进行特定的活动。譬如持有艺术品、进行艺术赞助、艺术的学术推广和组织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等。
美国的MoMA一直是陈东升做企业收藏的样板。他认为,比起现在很多“找个地方、挂块牌子就叫‘美术馆’的企业和个人”,他要建立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术馆”——有藏品,有专业的团队,能够健康长远地发展。
“我的梦想就是要在CBD二期的泰康大楼上做自己的美术馆,就像MoMA在位于纽约46街那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做美术馆,这才是气魄。”陈东升这样说。
梦想总是美好的。何况总资产已经达到3500亿元,在中国的民营企业里算是“重量级别”的泰康,无论做什么,它都显得底气十足。毫无疑问,是陈东升把个人收藏提升到了行业价值。这只不安分的“癞蛤蟆”果真一次又一次吃到了“天鹅肉”,而这一次,他甚至给自己的天鹅豢出了一座宫殿,说,要做“最伟大的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