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原初”概念和王昀的《方庭》(左)及陶娜的《天阙》(右)
8月29日,第13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的将正式对外开放。 本次中国馆以建筑和艺术评论家和独立策展人方振宁提出的“原初”为主题, 王昀、邵韦平、魏春雨、陶娜和许东亮 5 位参展建筑师和艺术家围绕这一主题,在建筑艺术范围内进行创作。届时作品将在威尼斯军械库的处女花园展示,并持续至11月25日。
做为中国馆的策展人,方振宁用“偶然和必然”解释了成为策展人的缘起:“选择或不选择我做策展人是偶然的,但是我许多年来一直关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认识并了解,对双年展的熟悉成为了必然。”但这次亲身策划与这之前长达12年的旁观双年展之间又存在不同,在很大成分上是作为艺术家的策展人把艺术的经验运用于建筑的策展上的一次尝试,在操作上,方振宁认为首先需要了解此次双年展总策展人的品味、审美和风格。
本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的总策展人是英国建筑师戴维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他为双年展提出了“共同基础”的概念,方振宁认为:“‘共同基础’是跨越地域、学科和功能的概念,而将首次亮相威尼斯的中国极简风格的建筑艺术装置作品,是去除掉物体表面的、装饰的、多余的部分,超越地域的现实,而以呈现事物的本质来与共同基础这一概念进行对接。”在深入解读“共同基础”的主题之后,方振宁发现这与自己2009年在北京做过的展览“原初——装置艺术展”之间有着相似的审美理念。“极简”风格成为中国馆连接双年展的桥梁。
而对于参展艺术家的选择,方振宁坦言这些建筑师和艺术家都是自己所熟悉的,但仍以建筑艺术经验、资历为标准进行评判,除此以外,是否能够与策展人协调一致、服从双年展理念等也在选择条件之内。
由此而产生的5位建筑师和艺术家在作品创作上紧紧围绕“原初”展开。王昀的装置《方庭》由36个白色和镜面方体组成,如同庭院空降花园;魏春雨《异化》通过物体的变异来体验人类从石器时代向工业文明的过度;邵韦平《序列》把基于莫比乌斯圈原理而做的建筑模型以切片方式线性展开;许东亮互动灯光装置《光塔》映衬人类赖以生存的篝火和星空;陶娜是目前为止参加威尼斯国家馆中国馆最年轻的艺术家,她的《天阙》用互动的方式带给观众体验地球、行星和河外星系时空之旅的感受,唤起人们珍爱地球。
陶娜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在陶娜看来 “最原始的‘原初’便是宇宙,建筑、人类、文明都是依托在宇宙基础之上的。”《天阙》意指“天上的宫殿”,由三层叠加的画面组成,第一层是故宫平面图,第二次是火星地貌,第三层是浩瀚的宇宙。每一层都由4000块带磁力的方形组成,每位观众可以选走自己喜欢的一片的方块带走,这时画面发生变化,直至最终剩下浩瀚的宇宙。“地球在宇宙中是十分宝贵的,与其花时间去开发别的星球,不如好好保护地球。有地球才有一切建筑和文明。”有着建筑功底的陶娜将建筑问题考虑到了最深层、最本源,带着如此深刻的思考。目前陶娜正在积极准备《天阙》的制作,往返于北京、深圳两处制作地。 除此之外,王昀、魏春雨、邵韦平、徐东亮的作品也完成了自己建筑专业与双年展主题的融合。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展示无疑为中国艺术与艺术家带来机遇。方振宁说:“中国馆展示的意义在于将有启示性的艺术思想进行传播,建筑师和艺术家以及策展人从中得到的更多是一种磨练,其中的艰辛和收获只有自己才能明白。”
对于此次作品的创作,方振宁并没有将这次国家馆的展示扩大至对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深远影响,“因为每一届双年展都有不同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参加,就像车站上车和下车一样,这只是一个表现观念的载体。”
尽管表面看来,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进程很顺利,但是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方振宁指出:每次中国馆的制作时间都比较短,确认参展、选择策展人、制定策展方案、决定参展艺术家等,在这些环节以外有许多时间不能有效利用;另外,项目资金也存在不足,策展人、建筑师和艺术家亲自寻找资金在无形中也增加了压力;再者,作品运输的困难也会影响展览效果。随着中国参加的次数增加,操作上日渐成熟和规范,中国馆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将逐渐加强。
责任编辑:刘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