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徐冰:这一次我是青年艺术家的调研员
时间:2012.08.11 来源:雅昌艺术区

        导语:继去年CAFAM超有机展之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今年8月8日又上演年度大戏——开幕的“首届CAFAM未来展”带来大陆和港澳台两岸三地的近百名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这一展览活动宗旨意在对当今青年艺术生态做田野式考察,分析、研究当下及下一个阶段华人艺术的趋势,鼓励青年人的艺术语言探索与新方式的推进 。展览由徐冰、亚历山大孟潞(Alexandra Munroe美国)为总策划及策划团队王璜生、冯博一、王春辰、蔡萌共同担纲。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也是本次展览的总策展,在活动开幕现场笑称,一边工作,一边羡慕着这些年轻人。徐冰认为这次展览是来自中国的、共同激发的、极具实验性和创造力的、对未来文化有启发的、与当今社会发生关系的的一次展览。这次的策展方式较以往不同,策展人的身份更像是调研员,策展过程是梳理、研究青年艺术的过程。尽管最近关于青年艺术家的展览和活动比比皆是,但是面对我们的提问,总策展人徐冰考不犹豫的说“我们一定是最棒的!”
  问:最初想要做侧重在关于“青年艺术家”的“田野调查”这样一个展览的想法是怎样的?
  徐冰:艺术家的创作中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和新的倾向,这些现象和倾向是我们上一代艺术家和我们这一代艺术家,以及国外的艺术家创作中所没有的。所以这个展览整个策展方式和过去有所不同,刚才王馆长已经介绍了,我是想说在我们的策展过程中,实际上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了解、研究和梳理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创作,以及在他们的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因素和现象是我们并不熟悉的,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所以说策展人这个称呼,我想在这个展览里应该改成“调研员”,事实上我们在整个做项目的过程中,其实是一边工作,一边嫉妒和羡慕这些年轻的艺术家。因为说实在的,他们真的赶上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是一个可以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和具有巨大的实验空间的时代。这种创造力,实际上来自于中国这个国度以及全新的一种社会关系所激发出来的一种共同的创造力。中国是一个最具实验性的国度,所以在这块最有可能出现最具实验性的和能够体现未来的一种艺术创作,并且对未来的艺术创作以及新文化的建设给予提示的文化现象和艺术作品。
  问:具体来讲这个:青年艺术生态调查的这么一个展览以及主题锁定在“亚现象”这么一个专题的展览,有什么不同和需要哪些具体的方法?比如您提到的“田野调查”是怎样进行的?
  徐冰:在我们的年轻一代的艺术家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具有创造力的,以及提示了一种新的与当今的时代发生关系的方法以及艺术的方法。但是作为一个年轻艺术生态调查的这么一个展览以及主题锁定在“亚现象”这么一个专题的展览上,我们必须要看到在这些出色的创作中,我们一定要研究这代年轻人的价值观的倾向。这种倾向中所存在的非常有价值的部分以及这种倾向中所存在的或者说需要完善的部分,这些创作中有很多确实是非常出色,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有很多同样是存在着在创造力,在对艺术语言的提示以及贡献上还存在着欠缺的部分,但是这些是可以理解的是因为我们做的只是35岁以下的,就是77年1月1号以后出生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在这里也是祝贺被提名的艺术家,以及入选参加作品的艺术家。没有他们的出色工作,就没有这个出色的展览。
  “田野调查”这个方法实际上就是说在今天这种新的文化现象和社会形态,和艺术走向上,说老实话,我们的思维是被动的,因为社会和这个地方文化的变化,和推进是非常巨大和复杂的,带有很多的不确定的成份,所以我们就更喜欢以一种新的视角,这个新的视角就是离开策展人既定的视角或者说用年轻一代的视角来观看,来辨别,所以才以这种方式,是以田野调查式的方式入手来开展学术的项目。
  问:主题《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锁定在“亚现象”,是处于怎样的考虑?
  徐冰:因为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和他们创作的倾向应该说他还不成熟,他是在发展中的,而且他和主流和通俗文化之间构成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值得学术思考和研究的。比如说他是怎么样和主流文化发生关系的,和主流文化之间的转换的关系是什么样,他的未来性是怎么样,所以这些都是在我们这个展览中作为一个课题。
  比如一般来说,亚文化和亚现象是非主流的,但是它可以说是最敏感的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它一般来说是既存于不同的主流和成熟文化的中间地带,等于是和主流文化共同起到一种对文化推进的作用,带有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
  问:我们注意到展览架构是由六大视觉修辞构成的: “蔓生长”、“自媒体”、“微抵抗”、“宅空间”、“浅生活”、“未知数”这6个现象单元就是您和策展团队对于青年艺术生态的一个整体性的考察认知吗?
  徐冰:因为我发现在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中,特别是他们对自己作品阐述的这些文字中,我能够感受到很多新的一种倾向,这种倾向是和过去不同的,和我们这一代人不同的,和上一代人也是不同的,甚至有一些其实和西方的当代艺术也是不同的,所以这个当然就很值得关注。我发现其实他们与这个社会发生关系的方法是非常特殊的,他们和我们过去带着比较沉重的,比如说一种文化负担或者说民族的一种情结,或者对社会的一种叙事的方法都不同,他们有的时候是通过他们非常私人的空间和他们的父母,和他们的朋友,甚至和他们的宠物之间构成一种非常特殊的,非常私人化的关系,顺着这个线索我们梳理出了青年艺术家的六种现象,慢生长,自媒体,微抵抗,宅空间,浅生活和未知数,这些其实确实都是在过去的文化中所不那么明确的一种文化现象,应该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文化,年轻人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应该是代表未来的,当然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东西在他的原创力上和这种真正的在艺术语言的推进上,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甚至包括他们的价值观是不是需要有更加完善或者进一步的思考的这些成份,实际上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这个问题,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价值观。
  问:这次我们也注意到展览的宣传声势浩大,而且是深入到普通市民的生活当中,我们在公共汽车站牌上都看到了我们这个未来展的广告,这也让我们想到您在整个策展理念里边也谈到了自己一直在思考“这一代人的成长经验和记忆,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混杂与速度。”似乎您要通过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来进一步提取目前中国社会、经济,整个大的环境和历史背景的这种转变,是这样吗?
  徐冰:因为这个思路和这种表现实际上真正的来源在于我们对艺术的这些年来的问题和他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特别是当代艺术与社会真正进展部分的关系,以及和我们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其实都是值得重新考虑和界定的。事实上在我们的现实的当代人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现象,实际上是非常年轻的,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几乎每一个人社会的方法和形态都是陌生的,为什么说是陌生的?因为是前所未有的,所以这些东西让我们的生活方式走得非常之快,艺术如果是带着非常固定化的,标准的,或者说受到西方左右的一种当代艺术的框架思维一定是在鲜活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之中是被动的,要创造新的语言和对艺术语言新的推进和获取创造的动力,我想应该是在艺术领域之外才可以获取。所以我们希望这个展览和这个展览所涉及到的课题,能够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的生活之中。
  问:我们注意到为了配合这个“未来展”,还将举行一系列公共教育及推广活动,其中不乏国际一流的艺术家、收藏家、策展人、美术馆长等等,很能代表我们美术学院作为一个教育机构的责任和优势,大家都说央美美术馆的展览是目前最具学术性的,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大型的的展览活动,有众多学术研讨内容构成的活动,在受众上的考虑,结合您刚才讲的“展览所涉及到的课题要能够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的生活”您认为有矛盾吗?
  徐冰:这个展览是要面对几部分人的,当然是有艺术圈内部的关于艺术问题的讨论,但是也有一般的对艺术有兴趣的观众,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是作为一个学院美术馆,怎么样和鲜活的学院之外的艺术现象发生关系,因为在当代中的学院事实上必须要让艺术教育不断定推进和深化和更符合这个时代的一种关系,一定必须要关注学院之外的艺术生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有在这里参加的艺术家,基本上都是从各个艺术学院毕业的,他们各种各样的艺术的方法和风格,但是他们都共同携带着一个学院的背景与基因,所以这个一定是对学院美术馆或者对学院的艺术教育是有非常重要的参照与思考的叙述的提示。当然这么一个展览其实有很多的需求和目标人群。
  问:最后我们想问的是这个展览对您个人来说跟以前您办过的一些活动和展览相比,不同的地方或者在说它您心目中的位置是怎样的?
  徐冰:我其实做事情比较喜欢专题性,就是说展览其实都是课题的准确性,比如说我们以前做过的展览,比如说中央美院素描六十年的展览,包括一些国外的带有一定介绍和交流性的展览等等,这次展览在众多展览之中算是一类展览,就是各种各样的展览实际上每一部分和每一个项目的深入其实是可以共同对我们的学术推进发生作用的。

编辑:刘倩
上一页1下一页
 
我要说两句 >>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
相关新闻
· 徐冰:艺术的崛起依托于先进的文明· 著名艺术家徐冰:技术训练让艺术家获得穿透力
· 徐冰谈CAFAM未来展:年轻一代在文化自...· 首迎当代艺术,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即将举办...
· 黄永砯:用东方打西方用西方打东方· CAFAM未来展,“亚现象”之最
· 荣宝2012清凉一夏拍卖会滴泉集珍专场综述· 新疆首届当代艺术双年展8月25日开幕
· 广东年轻艺术家的艺术生态与市场推广· 细看CAFAM未来展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毕加索鉴定权之争:我们只...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 草间弥生(Yayoi K...



视频专区 >>
· “融合中的趣味”当代艺术...
· 对画说:刘力国解读作品
· 从柏林“前行”——中国艺...
· “自然·至道”——杨志凌个展
· 杜建奇画展视频
· 《上山》孟新宇的视频
· 威尼斯双年展采访视频2
· 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人生:刘伟
· 现实主义羊肠小道——不如跳舞
· 另一种风景——张成个展
艺术专题 >>
· 这些年那些破不了的苏富比...
· 马云和曾梵志《桃花源》拍...
· 北京艺术品春季拍卖乍暖还寒
· 北京夏季珠宝展现场拍卖会
· 今年艺术品春拍收槌 低潮...
· 艾未未作品“十二生肖”拍...
·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作者...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合作媒体 >>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