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力1999年作品《快三慢三,快四慢四》
“我一直对绘画以外的方式有种好奇心。面对不同的媒介,我会有创作的冲动。”学油画出身的张培力,如此解释其20多年来对录像艺术的执着。18日下午,张培力应邀来到深圳华·美术馆,以《个体的叙述》为题,讲述其录像艺术创作历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更是直面录像艺术面临的问题、回应业内对他的评价。 创作中国第一件录像作品 1988年,张培力因创作了中国第一件录像作品《30×30》。在此后的20多年里,他以极大的热情推出多件录像艺术作品。作为“中国最早的当代艺术实验者之一”、“最早的录像艺术家”,张培力在业内备受赞誉。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等世界级艺术机构都收藏有张培力的录像作品。至今,他还保持着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开个展、三次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唯一中国艺术家殊荣。 面对诸种罩于头顶的光环,张培力显得很淡然。当记者问及其对“中国录像艺术之父”、“中国录像艺术先驱”等名头的看法,张培力先是一愣,继而哑然失笑,思索片刻之后皱着眉头说:“这实际上是很娱乐的一种说法。谁最先做没有意义,而是这个工作本身是否有意义。” 显然,张培力的实验是有意义的。《30×30》这件作品长达三个小时,画面中,张培力耐心地把一面镜子摔碎、粘合再摔碎。刺耳的镜子破碎声,摔碎与粘合的手部特写无休无止,考验观众的好奇心和忍耐力。作品一出来就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其镜头运用等技术不够专业,而有人却表示这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而他的这种录像语言,也影响了一批早期的录像实践者。1992年,邱志杰在其首部录像《作品1号》中将《兰亭序》在一张宣纸上重复书写了五十遍。1993年颜磊在作品《化解》中也让镜头聚焦手部,不断重复表演翻花绳的枯燥动作。“到了上世纪90年代,已经不能说谁影响谁了,而是相互影响。”张培力说。 一直坚持非专业的理解 实际上,以录像艺术闻名的张培力并非科班出身。1957年生于杭州的张培力,1984年毕业于杭州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油画系。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张培力与耿建翌等艺术家在杭州组建了强调艺术体验的“池社”,在杭州筹办“八五新空间展”。他积极尝试用绘画以外的方式来进行创作。至于为何闯入录像艺术领域,用张培力的话说“可能是我太不安分、对熟悉方式的怀疑和新事物的好奇。” “在此之前,绘画是我一直在用的媒介。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电视开始慢慢普及,家庭摄像机也慢慢进入人们的生活。与绘画相比,这是完全不同的媒介,充满了新鲜感,这让我有实验创作的冲动,并从中发现更多可能性。”张培力说,技术和媒介的变化会影响到人的交流和表达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很自然会对艺术创作方式产生影响。“从这点来说,艺术实际上是很被动的。” 张培力说,自己不是专业学习录像的。他也一直坚持其非专业的理解,并与专业技术之间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正因为如此,他作品中非叙事性的、偏向于概念性的表达却也呈现出更为独立和冷静的社会思考。《卫字3号》、《儿童乐园》、《水·辞海标准版》、《相关的节拍》、《不确切的快感》等一批作品更是奠定了张培力在当代录像艺术领域的地位。 张培力谈录像艺术收藏:不算冷门,但也不会很热 20年前,当张培力偶然闯入录像艺术领域时,他从未想到作品会被收藏。而今,张培力的录像艺术作品已被多家西方顶级艺术机构收藏。其录像拷贝每版价格稳定在数十万元。张培力自嘲为运气比较好。在他看来,作品被收藏是件较为复杂的事情。“很多条件凑巧碰在一起就成了。可以说,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个时间段内被人认同了。但只是这个时间段而已,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 对于时下在国人中刚刚“露头”的装置影像艺术收藏市场,张培力却表示,其前景并不如大众所想象的那么乐观。 “价值洼地”之说没有依据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影像艺术这个结合了光影、表演、装置和戏剧化的叙述方法,构成了完全不同的艺术世界,成为当下各个展览中风头正劲的宠儿。录像等影像艺术作品也逐渐进入藏家的视野。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趁其流行之前,该类作品正处“价值洼地”,是建仓好时机,影像艺术作品将成为收藏市场的潜力股。 但张培力却认为,这种说法并没有依据。“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看不到其有超越绘画的可能。没错,的确是开始有了收藏,且发展势头不错。但也就这样了,不算冷门,但也不会太热。” 张培力说,录像艺术不像绘画那样对技能等方面具有特殊的要求。影像技术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它是普及度很高的大众生活媒介“。这样的媒介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艺术品不再具有稀缺性。自然,人们也就不会花很大的价钱去收藏了。” 尽管张培力的作品每版价格已稳定在几十万元,在国内可谓价格翘楚。但他却告诉记者,其录像艺术作品还从未在拍卖专场出现过。 价位,还得看艺术家 在张培力的记忆中,他的作品被收藏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当年,他的第二个录像艺术作品《卫字3号》被欧洲一家艺术机构看中,并收入囊中。此后,他的作品大多被西方艺术机构收藏,个人藏家则相对较少。 “艺术机构收藏,往往是从其收藏结构的完整性出发。”张培力说,这也从侧面说明录像艺术已逐渐被认可,并开始纳入当代艺术的范畴。西方国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有了录像艺术。相比之下,中国对录像艺术的认识整整晚了20年。因此西方在此类作品的收藏方面比中国成熟。另外,由于该类艺术作品在技术、装置的保存方面具有较高要求,令个人藏家望而却步。 张培力介绍,目前录像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家亲笔签名和版数限量。艺术品在进入市场时需要确定好规格和版数。在当今这个数码时代,大众往往会有复制方面的担忧,但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因为版本数的限制,艺术家会恪守诺言,不会随便增加版本。再加上每一个版本都有证书和艺术家亲笔签名,也就杜绝了信息化时代的数字复制。 记者了解到,就目前中国的收藏市场而言,价位从每版几千元到上百万不等。张培力认为,价位完全取决于艺术家的重要性。有的学生作品价位较低,而在业界有影响的艺术家作品则要高出很多。“此外,就价位而言,录像艺术作品与版画有些相似,单个版本看似不高,但加在一起还是很可观的。但无论如何,与绘画作品动辄上千万、上亿是没法比的。” 新闻链接: 录像作品的收藏标准 录像艺术作品的收藏,国际上已有较完整的标准:首先,任何录像作品原则上只能有四个拷贝,最多不超过六个,如此才能保证作品的出售价格;其次,录像作品主要以Beta带为主,带子外壳的标签上要有艺术家签名、作品名、创作时间和作品长度等信息;第三,收藏者拥有录像作品的Beta带,而为了保护藏品不受损害,可以向艺术家要一个没有签名的DVD版用于展示,并可以为了展览的目的复制DVD;第四,收藏者和卖方之间要有协议,如果作品出现毁损或因技术原因损坏时,艺术家或其家属有义务为收藏者再次复制一次。 至于部分艺术家采用电影胶卷所创作的作品,收藏的标准和录像作品几乎一样,艺术家仅能有一套作为放映拷贝,另一套便是供翻底片使用,可以得到四个Beta带,供翻底片的胶卷价格比Beta带高出十倍,因为它最接近原作,也因为价格原因,拥有胶卷的收藏者很少,一般多被美术馆和基金会收藏。 据了解,藏家按版收藏,版数成为稀缺性的体现,一般来说前几版的售价相对较低,越到最后几版,价格提升就越多。目前,私人收藏以单屏录像居多,多屏录像作品需要有一定的展示空间和相关装置,因而多为美术馆和艺术机构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