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专访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范晓楠:行为艺术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19年07月01日 作者: 来源:阿特网
范晓楠《触摸阳光》2019年,天津,15分钟行为作品
当代艺术先锋:范老师好,很高兴今天能采访到您,听说您最近做了一件行为艺术作品,我真的很惊讶!等看到现场照片和影像后,就更惊讶了!在我心目里,您一直是很文静,具有高学历和学者气质的艺评人,为什么会突然想要做行为作品了呢?
范晓楠:做那件行为作品对于我来说也是意外,最近参加了行为艺术家蔡青先生主持策划的第五届“国际行为艺术巡回展”(2019 ART NOW LIVETOUR 5),本是作为学术理论支持的身份去观展,但那天活动现场的废弃厂房空间真的带给我很大触动,最初只是被厂房内破败的景象和高耸宽敞的空间所吸引,等到下午4:00多左右,炽热的太阳在西下前照射进厂房内的缕缕光束真的让我很感动,我下意识开始伸出手来触摸这缕缕的光束,并开始环顾四周,思考如何进行这样一件行为艺术作品的创作。
当代艺术先锋:您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关注行为艺术的,您认为行为艺术作品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有人说行为艺术就是暴力和性,您又是怎么看的呢?
范晓楠:自2016年以来,我多次参加国际行为艺术交流活动,在设身处地感受各国行为艺术家的现场创作后,激发了我对行为艺术本身的一些思考。众所周知,行为艺术的门槛很低,任何人在任何场所都可以进行创作,“行为艺术” 的泛化,使得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方式似乎都可用“行为艺术”解释。各种江湖骗术、愚昧无知的群众也纷纷投入到行为艺术的杂耍之中。在艺术界,很多没有任何知识背景和行为艺术理论研究经验的艺术家也出于好奇而随意进行行为艺术创作的尝试;更有很多急功近利的艺术家竭力在绞尽脑汁,希望通过各种摄人耳目的行为事件一夜成名。由此,造成行为艺术作品的产量极高,好作品却极少。基于此,我开始关注行为艺术理论和评价体系的建构。
范晓楠《触摸阳光》2019年,天津,15分钟行为作品
我想行为艺术作品的核心要素毋庸置疑一定是“身体”,行为艺术自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西方兴起,身体成为其艺术表达的核心和重要媒介,时至今日,西方的行为艺术只有短短60年左右的时间,而中国行为艺术自80年代起来算,也不过40年左右的时间,相对漫长的人类历史而言,这仅仅是行为艺术刚刚开始的阶段。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各个历史节点的时期,一些艺术作品的要素和结构又是非常重要的,它可能会决定后期几百年艺术史的走向。从现阶段来看,许多重要的行为艺术家及作品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当下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的介入,使得当代艺术的呈现方式更加花样翻新,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的互相结合,“总体艺术”的表达方式成为常态。由此,行为艺术也不甘示弱,开始跃跃欲试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行为艺术与影像,行为艺术与虚拟网络,在我看来,这些形式都可去尝试和实验,但行为艺术以身体为媒介的核心却是根本,高科技无疑可以成为行为艺术作品传播的载体,但当下对其独特“身体”媒介纯粹性的强化应该远远胜于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
范晓楠《触摸阳光》2019年,天津,15分钟行为作品
无疑,很多行为艺术以身体为媒介展现了暴力和性的特征,但其艺术的终极追求远不是浅表的视觉层面。在此我们可以借鉴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一定是艺术追求的终极目标。所以行为艺术家多会选择赤身裸体,选择人作为动物性的状态。因为人原生于自然,动物性是其本性,但在人类的发展和建构中又不得不生活在社会中,由此,社会对于人的身体和精神均具有压制性。所以人在社会中会感到痛苦,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对身体的压制都是相同的。由此,行为艺术家选择身体,成为与社会对抗的媒介,希望挣脱一切束缚,回到动物性,回归自由。这恰如巴塔耶对“三界”欲望的诠释,三界理论可被视为是动物世界、世俗世界、神圣世界的等级划分,是“兽性”、“人性”与“神性”之间进行的互竞其强的力量游戏。人类常赋予人性以洁净、纯真、高贵等地位,赋予兽性以污秽、肮脏、低贱等身份。最终导致“人性”踩踏“兽性”;“理性”压制“欲望”。由此演绎了“世俗世界”的所谓的“劳动的历史”“理性的历史”“主体的历史”和“语言的历史”等种种型态。巴塔耶强调当人有意识的回归到动物世界的原始状态,方可冲破世俗世界的禁锢,进而通达神圣世界的自由境界。以此来看,行为艺术又怎能仅仅是暴力和性呢?
范晓楠《触摸阳光》2019年,天津,15分钟行为作品
范晓楠《触摸阳光》2019年,天津,15分钟行为作品
范晓楠《触摸阳光》2019年,天津,15分钟行为作品
行为艺术表演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