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艺术思潮与创作观念的不断更迭下,当代雕塑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既有的边界不断被拓展,呈现出“泛雕塑”与“去雕塑”化的特征。同时,中国当代雕塑开始面临双重的参照系,一个是中国的、一个是西方的。前者强调本土文化立场与自身的艺术史发展轨迹,注重“中国经验”的表达。后者是欧美主导的、并具有后现代意识的艺术标准。这两个参照系各有侧重,但并没有导致当代雕塑内部发生分化。随着中国本土大型国际性双年展走向成熟,以及诸多超级画廊的出现,特别是北京、上海迈入国际性艺术大都市,反映在雕塑领域,那就是中国当代雕塑已基本实现了国际化。
体现在创作与观念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传统的“雕”与“塑”转向对媒介“物性”的研究。2001年以来,中国的雕塑家开始大量使用现成品,或强调“物”的使用,并且,十分重视挖掘“物”所负载的各种文化属性。随着大量使用现成品,雕塑与装置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去雕塑化”成为了一种新趋势。
二是从重视艺术本体转向对“剧场化”的喜爱。在由人、物、场所形成的“剧场”中,不仅解放了观众的观看,而且将展示的现场、展示空间作为作品的一部分。一旦“剧场性”形成,“观看”就有可能被意识形态化,或者让观看具有某种仪式性。同时,也有可能让大型的雕塑展具有超级景观的特征。
三是观念雕塑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多元局面。观念雕塑并不同于重视逻辑和概念表述的观念艺术,观念雕塑虽然也强调观念,但作品仍具有雕塑的某些形态与视觉特征。事实上,观念雕塑的重要一脉,是从质疑雕塑的本质入手的。就像杜尚在追问“什么是艺术的本质”的时候,最终却走向了“反艺术”,而最前卫的观念雕塑有可能最后是反雕塑的。这无疑是一个悖论。事实上,当时间、过程、观念替代了雕塑家成为意义的生产者,这一切似乎也预示着,雕塑会走向终结,至少它的形态边界会日趋模糊。
四是当代雕塑涉及多个新的创作主题,如对身体、性别、观看、景观等的讨论。如有的雕塑家直接将“身体”作为媒介,或者借助于身体讨论与性别、文化身份相关的话题。有的雕塑家希望将“观看”纳入作品意义的表达中。有的雕塑家善于利用“场域”性的表达,使作品具有“景观”化的特征。当然,当代雕塑的当代性建构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与现实、与时代共振,并反映当代人的生存境遇与文化诉求。而对身体、性别、观看等新主题的涉猎,既丰富了当代雕塑的内涵,也加强了自身美术史叙事的范围。
五是当代雕塑向公共雕塑、公共艺术发展。今天的公共雕塑和公共艺术已经有广阔的外部空间,包括乡村、沙漠、社区、城市公共空间等,并且强调艺术作品的“公共性”。2015年以来,中国艺术界曾掀起对“参与性”艺术、协商性艺术的讨论热潮。虽然它们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核心的追求在于以艺术作为通道,构建一种平等的、协商式的、共享的人文理性与交往理性。近5年来,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艺术的参与性、公共性不断得以强化。
六是在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背景下,不断催生雕塑向跨媒介方向发展。2015年以来,就当代雕塑的形态与媒介表达而言,机械的、建筑的、3D打印的、影像艺术的手法逐渐融入到雕塑创作中。事实上,与机械、科技的结合一直贯穿在雕塑从现代——后现代——当代的发展历程中。而新材料、新媒介也推动着雕塑向跨媒介、跨学科方向发展。当然,有必要提及的是,像四川美院、中央美院、鲁迅美院等都在原有雕塑课程中设置了艺术与科技、艺术与数字化等课程,这也为雕塑界培养了跨学科、跨媒介的后备人才。
七是数字技术与雕塑的结合。当雕塑界还在积极回应3D打印、VR技术带来的挑战时,2021年,伴随着元宇宙和NFT等新的应用场景和新技术的出现,雕塑与数字的结合似乎更加不可避免。2021年9月,四川美术学院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超验植入——技术理性、数字密码与经验本能”的展览,展开了一场数字化、多媒介的创作实验。与此同时,策展人顾振清、张海涛在苏州寒山美术馆策划了“分身:我宇宙”展。最近几年,艺术家田晓磊在数字世界中以动态雕塑为主体,结合游戏、动画等语言,在数字艺术中做了一系列新的尝试。隋建国、展望等雕塑家也希望以NFT的方式来改变雕塑既有的传播与欣赏方式。
总之,我们很难通过几个主导性的方向来呈现当代雕塑多元化发展的面貌,而最本质的问题,还是源于我们如何对中国当代雕塑的“当代性”进行理解,以及赋予其新的时代与人文内涵。
何桂彦,男,1976年生于四川射洪,美术学博士、批评家、策展人,现为四川美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四川美院美术馆馆长,四川美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
中国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中国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城市雕塑委员会委员、重庆策展与理论委员会主任、重庆文联批评家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雕塑学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