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夏可君:杨佴旻的水墨神色——斑斓呼吸的天机
时间:2023年05月18日 作者: 来源:雅昌新闻
杨佴旻 “生”系列Ⅴ 131×66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其实从2018年的《丹顶凤凰》等作品开始,在《May Fourth》系列上,把古代的壁画与纹理加以简化的斑纹式重构,并且同时以墨笔书法的浸润与涂抹,来重构艺术家自己斑纹式语言的重写,此斑纹式的元素语言在杨佴旻这里获得了一种自由扩展的重构活力,历史的照片与艺术史的杰作(比如《我们从这里来?》以及《世界遗产系列》),都可以得到一种重构,因为那是记忆中的闪烁片段,就需要此斑驳闪烁的色彩来重现,反而更为接近于记忆本身的真实底片。而这些作品总是带有一种瓷砖式的质感,但此瓷砖的质感在色彩中变得柔和了,而更为具有一种润泽的玉质触感。
杨佴旻 丹顶凤凰 367x144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杨佴旻 May Fourth之Ⅲ 纸本设色 68x136cm 2020年
杨佴旻 我们从这里来? 纸本设色 144.6x366.5cm 2019年
杨佴旻 世界遗产系列——布达拉宫 纸本设色 68x136cm 2020年
如此就抵达了中国色彩哲学的秘密之境,这就是色彩之“神纹”的玉质触感,这也是重获色彩之神色的独特方式,杨佴旻似乎是把中国传统瓷器的图案描绘打碎之后,融化为颜料,保持其釉质与包浆式的触感质地,但又要在事物鲜活的环境中重构出来,使之保持生长的呼吸感。
绘画上的植物与建筑,她们泼辣又巍峨,并没有被时间与岁月摧毁,而是在绘画的色彩中,在色彩的斑驳闪烁与变化中,坚定又自信的挺立着,这就不仅仅是在描绘对象的事情了,而是艺术家个体生命性格的写照,是艺术灵魂的相互映证,是绘画进入了生命内在呼吸的宇宙共感之中。
中国当代水墨画的色彩观,因为神色的鲜活体现,在杨佴旻这里得到了全方位的重建:保留传统水性渗染的天然机妙,但又接纳油画的造型与光影变化,同时又以色彩的细微变化重塑物象,使之沉浸在色彩与天机的无限感触之中,让瞬间斑驳闪烁的变化保留在绘画的丰富之中,从而抵御了技术复制的可能性,从而让中国绘画的神色,获得了灵魂活泼的面孔与精神饱满的容颜!
2023年3月21日
夏可君2022
夏可君:哲学家,评论家与策展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曾留学与访问德国的弗莱堡大学与法兰克福大学以及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大学,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哲学与艺术专著:《庖丁解牛》,《庄子与海德格尔的第二次转向》,《无用的神学:班雅明、海德格与庄子》,《无用的文学:卡夫卡与中国》,《平淡的哲学》,《虚薄:杜尚与庄子》,《书写的逸乐》,《余像绘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