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2024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独家对话9大中国艺术画廊

时间:2024年04月01日 作者:ARTnews 来源:ARTnews中文版

 

 

1929年出生于罗马尼亚的女艺术家Marion Baruch(马里昂·巴鲁克),早些年因为政治避难原因一直在迁徙中,从罗马尼亚到以色列,再到意大利。她不但承受着来自所在国政治的阻力、也肩负着作为女性的性别压力,一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她才开始被慢慢发现。她的创作很有趣,相比创作同类型作品的男性艺术家要早很多年,但是只是在当时没有被认可。
 
有很多有趣的艺术家的作品的价值在多年之后被人们再次发现。有的艺术家出于地理因素、性别因素等,在他们那个年代并没有得到重视和认可,女性独立艺术家一度以来都是非常艰难的。
 
 
苗妙,《大众人》,2023
丙烯,铅笔,色素,木板,金属合页
3联合页连接
每联尺寸155×60×4.3cm
展开尺寸约155×180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麦勒画廊
 
 
除了参加展会,我们也将在策展角落(Kabinett)展区展出苗妙的一系列新作,其中包括《大众人》,类似于古典屏风的绘画装置作品。
 
 
谢南星,《无题》,2022  布面油画,140×100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麦勒画廊
 
 
今年11月,我们北京空间将举办谢南星最新个展,该作品就是本次展览的一个起点,我们从中能窥见谢南星具有变革性的绘画实践。
 
提到我欣赏的年轻艺术家,我想介绍一下曹雨。她是一个非常有魄力的艺术家,她的作品虽然备受争议但是非常具有启发性,观众和藏家都能从中找到共鸣。陈作的作品里有一股轻狂不羁的“少年气”,观看他的作品并不轻松,而是很有挑战、很有趣的事情。此外,也推荐来自瑞士的艺术家Rebekka Steiger(高嫣),她非常有天赋、心态非常自由、开放。她的个展现在正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举办。
 
资深的藏家都会明白,在经济放缓的时候,画廊往往会展出最好的作品。所以对于藏家而言,现在其实是最好的收藏时机。亚洲的艺术市场非常多元,东南亚国家包括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的艺术市场在不断增长,而日本、韩国已经非常成熟,中国即便是经济增速稍微有所放缓,但是艺术市场的增长势头是非常强大甚至无可匹敌的。
 
 
 
齐白石是我非常推崇的20世纪艺术大师,今年是他诞辰160周年,成都天府美术馆举办的齐白石大展,令我深感他的艺术在今天仍极具审美价值和启发性。而中国当代艺术家,我想着重推荐三位女性艺术家:向京、陈可和吴笛,她们的作品又恰好对应着三个极为不同的女性形象:中国女孩、包豪斯女孩和美神维纳斯。
 
 
 
陈可,《包豪斯女孩 No. 36》,2024,布面油画,100×80cm,图片致谢艺术家及星空间画廊
 
 
 
向京,《面孔-蓝》,2007-2024 
玻璃钢着色,176×42×36cm
图片版权归向京工作室所有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星空间画廊
 
 
 
吴笛,《维纳斯1》,2023
木板油画,180×148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星空间画廊
 
 
在星空间展位入口的作品出自年轻艺术家“烟囱”之手,他用漫画式的手法虚构了一个人被猫虐杀的血腥场景,令人震撼也发人深省。
 
 
烟囱,《糯米3》,2023
布面丙烯,182x152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星空间画廊
 
 
香港巴塞尔是亚洲最具多样性的当代艺术盛事,我们的收获不仅是在商业层面的,它能够允许艺术家以最大的自由度来展示作品的魅力。我对亚洲艺术收藏市场充满信心,特别是星空间多年来所深耕的“中国当代”,越来越多的新一代藏家将这个板块作为他们的收藏版图的核心。
 
 
 
 
回望过去的100年,对于我来说,到今天依然值得去收藏的作品包括:宋代瓷器、中国古代艺术精品、林风眠、赵无极。
 
 
王依雅,《繁空录皇后冠-锦字》,2024
绢本设色,204x158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索卡艺术
 
 
王依雅的作品源自中国古代后冠,传达当代女性社会的新女性主义,上有所本,在当代社会的叙事系统中,非常独树一帜,自有风格,展现新世代女性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闫占城,《拳头穿过帽子》,2023
布面油画,150×120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索卡艺术
 
 
闫占城的作品则带有中国秦汉时代的纯朴风格,有深厚的历史魅力。在他的作品中以当代明亮的色块笔触表达,很受藏家注目。
 
 
严一能,《19-23》,2023
布面油画,238x215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索卡艺术
 
 
严一能作品有着地壳岩浆涌动的厚实力量,表达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连结,这三位艺术家都是第一次在巴塞尔亮相,相信可以给藏家有新的惊艳。
 
我比较欣赏的年轻艺术家有詹佶昂和Will Harman。詹佶昂(b.1995)为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保送国画系本科保送硕士,相当优秀,作品带着神秘意境,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创造出的美感与力量。Will Harman(b.1996)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硕士,他的作品轻松诙谐,具有独妙的英式风格,笔触鲜明。
 
索卡从2009年参展至今,这十多年来,即便在最艰难的疫情时期,也从来没有缺席过香港巴塞尔。我们每年在香港巴塞尔的国际平台,以包容开放的心态跟艺术圈和收藏圈分享艺术。推广好艺术家与艺术家们的重要作品,是索卡一路以来的信念与使命。索卡自1992年创立到现在已经32年,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只有真正喜欢艺术的艺术家与收藏家,才会留下。艺术收藏市场一直以来都充满不确定,画廊只有做好艺术家,才能立足,越混乱的时代,越要下功课,才能继续往前。
 
 
 
 
 
过去艺术家的价值多数已有盖棺定论,构成一套艺术史意义上的范式。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当下,是打破或拓展范式的艺术家。
 
冯至炫的最新雕塑延续他对人类活动的解构性致敬,从而提出一种探讨权力、主权和生态的新视角。
 
 
 
冯至炫,《海王遗响-未竟航程》,2024
铝、玻璃纤维、船艇修补树脂、环氧树脂、不锈钢配件
250x80x80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没顶画廊
 
 
徐震®开始于2023年的水墨画系列“山水-饮料”通过鲜明视觉符号的跨语境重组,拓展了艺术家用当代观念改造文明经验的尝试。
 
 
徐震®《山水-饮料(宋代太湖石)》2024
水墨绢本,纸本:207x148cm
含框:228x168.4x8.7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没顶画廊
 
 
陆平原“故事”系列的最新装置以怪诞造型配合一则题为“星际雕塑”的故事,既赋予物件和文字一种新的维度,也丰富了阅读和观看的层次。
 
 
陆平原,《显灵—星际雕塑》,2024
木头、铝、纸、漆,145x131x60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没顶画廊
 
 
我推荐的年轻艺术家为王溪曼。香港巴塞尔是亚洲艺术界一年一度的狂欢,期望能以此契机真正推动市场和生态的进步。不确定性一直存在,这正是市场的机遇所在。
 
 
 
 
古往今来,许多艺术稍纵即逝,能真正留下的并不多。然而时至今日,仍值得收藏的作品是那些对你来说有意义的,无论是来自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本次巴塞尔我们将展出超过30件作品,其中三件女性艺术家作品尤为独特,不仅因为它们比其它作品更具挑战性,还因为它们代表了一个有趣的历史轨迹。其中,宋怀桂1970年代在保加利亚制作的纤维作品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材料,它们神秘而充满感染力。
 
 
 
宋怀桂,《无题4》,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山羊毛,153x153cm
图片致谢艺术家遗产及BANK画廊
 
 
年近70岁的艺术家施慧,被国际上高度尊崇为中国纤维艺术的重要倡导者之一,将代表中国参加即将到来的威尼斯双年展。她的作品展现出持续的活力和丰富的概念力量。
 
 
施慧,《物殇》(2014-15)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展览现场,2023
图片版权归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摄影:蒋文毅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BANK画廊
 
 
而冉冉升起的国际新星陆扬,今年即将把她的佛法、"数字化身"和赛博美学带到巴黎LV基金会的个展中。为了庆祝这一事件,我们本次将展出她最受欢迎的3D动画作品之一。
 
 
陆扬,《独生独死-神化态-修罗》,2023
循环录像,版本2/3
图片致谢艺术家BANK画廊
 
 
我比较欣赏的年轻艺术家有张移北、梁浩、文爵。我们拥有有史以来最大的艺术博览会展位之一,今年无论是否有利于成交,至少都是一段愉快的时光!一切都会好的。
 
 
 
 
艺术史即艺术家的历史。在过去的100年中,艺术史上的那些重要艺术家,犹如铁轨上的一根根枕木,他们以及他们的作品既构成了艺术史的主线,也推动着当代艺术的发展。在我看来,他们的重要作品今天依然值得收藏。
 
今年香港巴塞尔我们携带了26位艺术家参展,试图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当下发展的最新面貌。事实上每位参展的艺术家都很棒。如果只推荐三件作品,那么黄宇兴、宋琨、夏禹的作品不容错过。他们是备受瞩目的70、80后一代艺术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
 
 
 
黄宇兴,《潜水艇里的一家人》,2023
布面丙烯,120×100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宋琨,《泛灵族:赤子之心》,2023
布面油画,水晶树脂凝胶,180×140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夏禹,《细雨池塘》,2024
木板坦培拉,200×160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张季、方媛、谭永勍……好吧,孤芳自赏,我欣赏蜂巢的年轻艺术家。我觉得他们是90后一代艺术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创作正在改变中国当代艺术固有的趣味,毫无疑问他们代表着艺术未来的走向。
 
通过艺术家阵容以及作品的展示,希望能让公众更多地了解蜂巢的趣味和努力方向。可以确定的大概就是全球社会的不确定性了,另外可以确定的是亚洲艺术市场的不断扩容,尤其是中国的艺术市场。因为艺术品本身具有的金融属性,从而在经济低迷的境遇下,收藏反而成为资本避险、增值和保值强劲的驱动力。
 
 
 
 
回望过去百年,我觉得有像毕加索、凡高、中国的常玉、赵无极这样的经典大师。近几十年来的当代艺术家,比如日本的奈良美智、草间弥生,中国的张晓刚、刘野、周春芽,青年艺术家秦琦等,这些是整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及在今天仍然活跃的不同的艺术家,都是非常优秀的。
 
 
 
岳敏君,《孤岛》,2019
布面油画,300x300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罗德尔· 塔帕雅,《随机数》,布面丙烯,2021
152.4×121.9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乔纳斯·伯格特,《所引导她的》,2024
布面油画,260×180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我们今年带的艺术家包括岳敏君、乔纳斯·博格特(Jonas Burgert)、罗德尔· 塔帕雅(Rodel Tapaya)、吉格·克鲁兹(Jigger Cruz)、王茜瑶等,他们的作品都很好;尤其岳敏君的三件作品特别好。年轻艺术家中,吉格·克鲁兹是菲律宾年轻一代艺术家中最优秀的,他的作品特别漂亮、特别优质,此外还推荐来自西班牙的艺术家埃德加・普兰斯(Edgar Plans)。
 
香港巴塞尔集中了全世界最优质的画廊参加,特别是欧美的国际的大画廊,他们带来了全世界的重量级的艺术家最优秀的一些作品。中国和亚洲的画廊也带来了我们特别喜欢的艺术家的作品,所以这是国际的藏家都会有兴趣过来的一个艺术盛宴。我们当然期待全世界的收藏家、艺术家、艺术爱好者在这个活动中,可以多交流、多沟通。
 
现在整个国内、国际经济环境都有点问题,当然我们希望香港巴塞尔这一场能够把局面扭转过来,变成对大家来说都有希望的一个新的亮点。我相信巴塞尔如果市场表现突出的话,会为今年的艺术市场打开一个新的篇章,对艺术市场的信心、对未来经济的信心打一针强心剂。
 
 
 
 
 
好的艺术家和作品都太多了,很难枚举。这里推荐我们即将做个展的三位优秀的80后艺术家:黄亮、许永城和汤大尧。黄亮的创作探寻绘画所持有的恒久品性。静物与肖像是其专注的主题。许永城长期致力于色与域、形与体、光与影的绘画语言研究。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其作品呈现出静谧而传情的视觉感,刻画着渴望接近又保持距离的当代精神面貌。汤大尧的绘画以知识与生活构成其双重经验基础。在画面些许温情的表面下,暗含着个体之间的角力。
 
 
黄亮,《软粘土制头盖形物体,右侧泥沙河蚌》,2023
布面油画,57.5x38.5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许永城,《后窗7》,2023
布面油画,160x200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汤大尧,《春》,2024
布面油画,130x170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今年再次回归香港巴塞尔,期待一年一度在香港巴塞尔的分享与遇见,能激发出艺术行业各个环节更多的潜在可能,并收获这种可能。
 
不确定性既是当下的现状,也是属于每个时代的常态。作为参与者,先把自身的工作做好是最重要的。亚洲地区经济增长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使其已经成为全球艺术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参与者,新兴藏家和优质展览的不断增加也推动了这一过程。相信亚洲艺术市场将会继续呈现出更多的机遇和活力,但是未来如何,还是交由未来去判断。
 
 
 
 
 
收藏本身也是一个保护文化的行为,让文化得以不断延续,激励人们的创造,也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个过程;因此有助于认识自己的、有利于创造、打开新的方向的艺术品都是值得收藏的。当然这100年以来每个阶段收藏的方向会不一样,或者每个机构、每个藏家收藏的方向也都不同,但都应该是有价值和很有意义的作品。
 
 
 
周轶伦的个⼈项⽬“避难所”呈现为特定场域的装置
其中包含了他的绘画和现成品雕塑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北京公社
 
 
 
宋冬,《⼤成若缺No.05》,2020-2023
旧窗框、PVC镜⾯板、镜⼦、玻璃,直径1⽶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北京公社
 
 
 
王光乐,《180820》,2023
布⾯丙烯,180x130cm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北京公社
 
 
周轶伦的个人项目“避难所”将于今年参加巴塞尔Kabinett(策展角落)单元,在展位空间里边做了一个装置,充满各种创造和想象。还有宋冬的《大成若缺》和王光乐的《无题》。我个人最欣赏的年轻艺术家比如马秋莎、谢墨凛,但可能都不算太年轻了,还有葛宇路。
 
香港巴塞尔是很重要的,它把亚洲地区很高效地连接在一起,通过全世界高质量的艺术品的展陈来激活区域性的文化活动。包括对艺术家的创作、画廊的发展,以及收藏家和美术馆的成长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亚洲艺术市场的发展有起有伏,总体还是比较活跃的,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些变化带来的区域的活跃程度。比如今年就明显感觉到大湾区受到香港巴塞尔的鼓舞,亦或二者相互刺激,带来了像深圳第一次艺术周的举办。当然在另外一方面,来参展的世界的画廊也非常多。大家也看好这一块儿的市场。如果大家能把不稳定性变成积极的寻求变化、寻求增长的一个机会,那么“不稳定性”反而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定语。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