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军

1978 出生于江苏宜兴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个展
2019 杜海军个人作品展,北京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北京,中国
2019 杜海军个人作品展,斯洛伐克驻北京大使馆,北京,中国
2017“云间新画面——杜海军个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7“看见——杜海军个展”,蓝岸艺术中心,深圳,中国
2017“移形换影”杜海军\康蕾 双个展,巴黎,法国
2016“城市镜像——杜海军个展”,今格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5“城市律动——杜海军个展”,吴冠中艺术馆,宜兴,中国
2014“城市颤音——杜海军个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3“谁能看见城市——杜海军个人画展”,M艺术空间,上海,中国

主要联展
2016“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西安美术学院,西安,中国
2016“爱屋及邬--纪念邬达克绘画雕塑展”,邬达克纪念馆,上海,中国
2012“中国青年油画作品展——最绘画”,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2“艺术经典----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北京,中国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名家邀请展”,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中国
2009“中国当代美术精品世界行--赴法展”,中国文化艺术中心,巴黎,法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城市颤音——读杜海军的绘画
· 【评论】易英:杜海军的都市景观
· 彭锋评论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城市颤音——读杜海军的绘画>>

王春辰


杜海军画了自己特点的城市绘画,由此读去让我们想到诸多联想。

印象剧场
看杜海军的画,很容易联想到现代主义艺术的开端,那些印象派画家们的惯常题材与表现。我们知道,印象派是从城市印象开始的。没有城市化的城市,便没有现代主义艺术,这是因为城市化彻底颠覆与改变了传统的市井生活,或面对城市化的建筑产生了新的空间关系,使得艺术家-画家们的感知变了,心性变了,也因此增加很多的新体会、新知识。所以,他们才大胆地去改变画法,实验新的画法,不怕使用没有见过的画法。
可以说,城市印象作用于人的视觉后,造成了那一代人的觉悟,所以他们要做属于他们的新东西,也不其然地开启了艺术的现代性历史。
中国当代有强烈的现代感,也同样是从城市开始。城市意味着诸多的现代性矛盾:单一、拥挤、忙碌、重复。长期生活在城市里,渐渐地适应着这些城市特征,但也有一批不适应者和回应者。杜海军就是这样的回应者,他成长于中国最快速城市化的时段内,彻底感知了中国的城市速度,也深深地发现这是一场全然不同的生活结构聚变。
是因为这样,杜海军选取了他感受到的城市,让他的绘画心源来自这样的城市印象。

达达想象
现代主义有其发展,达达功不可没,少了达达的先锋和异见,就没有艺术的另类现代化,甚至可以说,真正的现代艺术是达达一脉开启的。达达的主旨是怀疑现代性,是强调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和可能意义。可以这样认为,在今天,达达不再是一种标签,而是一种观察方法,也是一种认识态度:敢于翻转习俗做法、惯常行为,而针对各个世界的细节发出疑问和批判。
杜海军的城市绘画,虽然是静态观看城市,但看到了城市的种种想象,他是把绘画作为解剖城市秘密的武器来用的。这一个个方格子式的城市建筑群,无不述说着城市的故事和空间的紧迫。它们绝不是简单的建筑罗列,而是我们的一切被挤压后的结果。这里面包蕴着各种可以解读中国社会存在与现状的密码,其华章异彩的背后是千千万家庭与个体的现实故事,绝不简单。
面对现代性的节律和速度,必须有达达般的敏感和透彻,杜海军温和,但放弃了固定模式化的工作,漂寄在上海,从头到底领略了城市的意味。这让他有了十分的近距离,去看、去读、去遭遇何为城市生存。他观察到了城市里最具特征和象征的,就是一扇扇像眼睛一样的窗户。他像侦探一样,想象着、推理着、甚至不乏窥视着这些窗内的人和景,简笔一构,即具足场景和故事,足令人们观视和演绎。这就是青年画家杜海军这些年通过城市的空气去想象的事情,也因此他一步步发现着何谓城市、何谓生活在城市。
城市是可以唱的,看你唱出什么曲、哼什么调。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连绵不绝的声音,抖动着,时而畅快,时而阻塞,甚至悲咽。杜海军用绘画来小心翼翼地捕捉这些音符,它们不是大声喧哗的,但都有低低的颤音,欲说还休。城市是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天天在变调。绘画也许停住了一些镜头,凝固在那里,仿佛是声音弥漫开来,飘过你的心田。

异象生活
有了杜海军的这些画,我们才好俯首好好思考一下城市。它是人类文明的载体,由古及今,绵绵不绝,发展到近代,成为现代性的象征,成为全球化的标志。凡有城市的地方,都寄寓着无数的美好和想象;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城市完全变成了一种异化的生活,它不再是和乡村文化无缝融洽的空间,传统中,城与乡村没有区隔、没有分别,城不意味着文化与文明的聚集地,也不意味着城的地位崇高性,相反,乡村倒是田园的乌托邦生活,是融洽于土地的自然而为的生活。在中国,诗书画印都发生在这种乡村的环境里,科举功名都有这里发生,城市并不是身首异处的地方。
唯独现代化的工业革命以来,城市不再与乡土维系血脉,而成了吞吐一切社会资源的人造空间灵异,尤其是全球化以来的今天,不看世界,只看看中国的所有大大小小的城市就知道城市已经是什么样的怪物了。城市是充满悖论的地方,所有的美好生活都向往着城市,城市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轴心和中心,掌控周遭的一切。一方面,它承载了现代化的文明和所有进步,另一方面,由于速度、由于体量、由于天生具有的吸纳能力,将社会的形态、社会产生以来的种种生活格局全部颠覆,我们看一下中国,就深深地经历了、体验了这一切。高楼是有了,车辆是多了,讯息便捷了,但又深陷在嘈杂、忙碌、疲倦、混乱之中。也因为如此,才兴起另外的生活向往:旅游、郊游、乡居、游玩,甚至文化艺术的出现和需要,也是为了打破这些烦躁而有的。
杜海军从苏南来到杭州都市求学,体验了城市的苦乐;毕业后再从小城来到大都市上海,更加品味了城市的奇异与迷离,也深为这种幻象不知所措。杜海军用画布折射了他的不知所措,他戏剧化地提取了城市的性格方程式:单一建筑与单一的窗口。这是传递城市想象与幻觉的透镜,也是怀疑过度城市化的指向。这是表达者的悖论:不得不寄寓在城市来表达城市,不得不在表达中质疑城市。
艺术进入到现代化之后,也同样变得城市化起来:举凡城市题材、关于城市的思考、城市中的人等等,都成了艺术的优先选项。各种艺术流派相继兴起于城市,城市也变成一种思考模式,似乎没有了城市,就没有了人的一切存在——人人都向往城市,但又迷离在城市的流动中,甚至为之抛弃。读杜海军的城市绘画,仿佛看到了那些孤岛中的人们,这里有无尽的怅惘。在杜海军的笔下,他们都成了一个未知数。
还好,还有机会。这就是我们如何生活在城市的事实,无论什么心情,我们都是在城市里生存着,从这个角度,杜海军的绘画就是一种视觉提示了。随着它,我们的听和视都融在了一起。

2014年3月24日午夜 于北京花家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