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金铭

1953 出生于四川
1987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
现居成都,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美协理事、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省美协中国画人物画会副会长、四川现代新水墨画院理事长

主要展览
2016  阳光普照--首届红光国际艺术邀请展
2016  共生—当代水墨展,澳大利亚悉尼
2015 “中国梦 赤子心”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巡回展,东京
2015  自贡籍海内外当代艺术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5  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  深圳第二届学术引领市场——当代具有学术价值的艺术家邀请展
2015  全国知名画派名家作品展,重庆
2015  缅甸——中国艺术家联展
2014 “中国梦 赤子心”同根同源海峡两岸书画展,台北
2014  丝绸之路与创意城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巴黎
2014  南京国际美术展
2013  赵青、何宝森、米金铭、稀朗艺术作品美国巡展
2011  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合肥
2011  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成都
2011  全国100名画家灾区采风邀请展      
2011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孙中山肖像展,上海
2010 “第三届传统与现代当代华人水墨书法创作邀请展
2010  中欧艺术家创意展
2010  四川省文联巴蜀文艺作品展
2009  中国百年体育明星风采油画大展
2009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8  心系汶川全国美术作品特展
2008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8  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2007  文化部第十四届群星奖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2007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7  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览会
2006  远大杯第三届北京双年展
2006  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最高奖)。
2006  全国城市山水画展
2006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
2006  第三届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油画展
2005  首届中国写意画展
2005  当代优秀国画提名展
2005  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4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2  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1993  台湾第六届国际版画、素描展
1991  日本—神奈川第十七届国际版画展
1991  日本—神奈川第十六届国际版画独立展
1991  南斯拉夫图日拉第六届国际素描、版画肖像画展
1991  米金铭版画、素描展,上海朵云轩
1991  巴西—首届邮政艺术年展
1990  香港—中国艺术大展
1990  南斯拉夫—卢布尔雅纳18届国际版画双年展
1989  南斯拉夫—中国现代绘画展
1986  全国第十一届版画展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米金铭:一象生万变,归吾心安处
·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水墨实验”-
· 返璞归“心” ——米金铭之水墨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水墨实验”--- 关于“墨非墨”米金铭的新水墨画>>
    “实验水墨”,也称为“现代水墨”或“抽象水墨”,是指90年代以来中国画创作中具有强烈变革意识的一类创作。它不同于以追求笔墨技法和超脱现实、闲适幽远、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绘画观的“传统水墨”,也异于以科学性、规律性为理想来培养人才的“学院水墨”。其精神内涵与风格形态表现为对所选择的艺术媒介即水墨的态度:即将水墨视为一种精神表现的材料而并非一种技术规范。

    实验水墨关注和表达的是当代人的精神、心理状态,以及反应当下的审美趣味,同时并不放弃从传统中国画中寻找语言的资源与风格特点,其强调艺术创作中“心物关系”中“心”的方面。当然实验水墨也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吸取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结构、色彩、肌理、拼贴、观念等。最重要的是,实验水墨艺术家清醒地意识到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急剧现代化的中国社会和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新时代。

    自85新潮美术起,特别在经历了89现代艺术大展,“现代水墨”概念被第一次提出后,历经几代艺术家群体的努力,使中国水墨画的现代转型成为真实存在于现实中、中国美术史研究无法回避的一个艺术史现象,而非只是一个理论模式。

    当然,对于“实验水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以至于其概念名称的定义,一直颇具争议。但对 “实验”二字,可以从几个层面予以理解:一是基于“变革”的探索和实践;二是一种对公认的普遍性认识的反思和批判,用一种开放而包容的心态追求中国水墨艺术的延伸。在这种意义下,水墨实验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多种选择的空间和彰显精神的可能性。近三十年来,围绕实验水墨的讨论乃至争论从未中断过,这种针对水墨的实验也从此在中国画发展的征途中成为一条重要的分支,这些与经典迥异、非纯粹性的艺术生长状态,彻底打破了传统中国画“纯粹血缘”的原教旨意,也使一些试图以宏观叙事或文化分类来界定鲜活的当代艺术的体系化、模式化的理论表述显得苍白无力。

    就此,“水墨问题”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主体性问题之一,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历史角色。尤其在形成中国当代艺术独立的文化品质、思维观念和美学性格的历史过程中,“水墨问题”更凸现了它作为一种本土性综合资源的独特价值。从文化学、语言学、哲学、思想史和艺术史多语境、全方位开展对“水墨问题”的跨学科研究应该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建设和史学研究的权重性课题。然而,“水墨问题”的何去何从,虽然已有徐冰、谷文达等成功案例,但对大多数中国画创作者来说,依然是一个行进中并未全然得到解答的问题。李小山在他写出《当代中国画之我见》的30年后,再次谈到中国画时,认为作为中国画分支之一的实验水墨其实是带着镣铐在跳舞,因为西方当代艺术已经将几乎所有的可能形式用尽了。如何给这一重要课题的展开提供有价值的个案,我想,米金铭的艺术尝试是值得一观的。

    在本文题目中称之为“水墨实验”,并非在定义艺术家的作品是否属于“实验水墨”的范畴。“实验水墨”是个极宽泛的概念,想要准确界定它的外延极为困难。艺术家在对艺术形式与语言的探索中,其思想既有受过西方现代主义冲击的痕迹,又明显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然从艺术实践行为的角度,都为中国水墨画发展提供了更多一种的可能,我更愿意强调这是一种针对水墨的实验行为,如此之称,可能更加准确。在当下这个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下,米金铭有过搏击商海,成为成功商人的经历,之后回归艺术之路,在研习过多种绘画手段之后,本着自心的引导与思考,选择了用水墨作为表达方式。对传统与当下、艺术与生命的深刻反思,激发了艺术家的使命感,并积极参与思索大时代背景下传统水墨在艺术领域中的关系,将水墨艺术作为一种反思社会伦理、人生价值以及作为民族文化身份的方式与表达手段,在对传统范式的继承与革新以及语言的延续与更替的问题上,用自己的观念表达对所处的社会与环境变迁的感悟与判断,并通过个性化艺术语言与现实发生关联,将水墨艺术融入到当代生活中去。同时,在探索中自成体系,也极为自信,在艺术表达中游刃有余。

    米金铭不善言谈,骨子里却是大胆而标新立异的。因为有过对版画、油画的深入研习,在采用水墨进行创作时,便自然有了中西借用、古今交融的状态。米金铭对传统的看法是理性的,多次听米金铭说过这样的话:“当代画家创作作品,肯定要体现当代的时代面貌。在我看来,有不少现代画家,还在用古代的笔墨画出古代的画,好像他们不属于当代一样,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认为当代画家应该融入这个时代,体现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这就是米金铭心中那似于猛兽的创新欲望。米金铭的新作可谓源源不断,你永远不会怀疑他的创作源泉有一天会枯竭:《天菩萨--水墨人物》系列:那化开的墨迹异于固有的水墨手段,全然打破传统规范,也因此引发褒贬争议不断;《炫彩荷花》、《都市水墨》系列一反泼辣水墨的气势,用灿烂又简略的彩墨砸开一条绚丽之路,通过图像的隐喻、符号的组织建立起抽象与具象的深层文化联系,体现当代实验水墨所追求的“现代性”价值,再次引来呼声一片;新近又创作一批《都市水墨---宁静的白鹭湾》系列,氤氲的墨气,让人心神荡漾在润湿的白鹭湾中,既有传统水墨的抒情性、诗意化,同时将西方绘画中的“光”的因素引入其中,这种“从外部世界向心灵和精神空间拓展”的表现、在中国当下风云变幻的背景中,保持了作为中国身份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性的清醒和冷静,开辟出一种不一样的艺术样态。米金铭的多变和胆气,让人无法知道下一步他又将如何让墨与色在画纸上卷起风暴。

    艺术史是具有开放性的: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以其创作向艺术史上的经典与规范提出问题并且试图回答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史即问题史。在当代艺术中,使用何种媒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何种观念去运用不同的媒材表达当下的文化感受。从这一意义上来说, “水墨实验”行为在艺术史上是具有价值的:米金铭积极参与了反映中国现实的图像重建,探讨艺术语言的自足性,并试图完成一个创造性的转换---从传统中国画向现代的文化转型。

    由此,“水墨”之“墨”,亦可“非墨”。
            
 
蔡攀/文
                                
  2015年1月16日于四川省文化馆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