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金铭

1953 出生于四川
1987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
现居成都,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美协理事、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省美协中国画人物画会副会长、四川现代新水墨画院理事长

主要展览
2016  阳光普照--首届红光国际艺术邀请展
2016  共生—当代水墨展,澳大利亚悉尼
2015 “中国梦 赤子心”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巡回展,东京
2015  自贡籍海内外当代艺术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5  四川中国画创作学术邀请展
2015  深圳第二届学术引领市场——当代具有学术价值的艺术家邀请展
2015  全国知名画派名家作品展,重庆
2015  缅甸——中国艺术家联展
2014 “中国梦 赤子心”同根同源海峡两岸书画展,台北
2014  丝绸之路与创意城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巴黎
2014  南京国际美术展
2013  赵青、何宝森、米金铭、稀朗艺术作品美国巡展
2011  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合肥
2011  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成都
2011  全国100名画家灾区采风邀请展      
2011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孙中山肖像展,上海
2010 “第三届传统与现代当代华人水墨书法创作邀请展
2010  中欧艺术家创意展
2010  四川省文联巴蜀文艺作品展
2009  中国百年体育明星风采油画大展
2009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8  心系汶川全国美术作品特展
2008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8  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2007  文化部第十四届群星奖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2007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7  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览会
2006  远大杯第三届北京双年展
2006  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最高奖)。
2006  全国城市山水画展
2006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
2006  第三届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油画展
2005  首届中国写意画展
2005  当代优秀国画提名展
2005  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4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2  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1993  台湾第六届国际版画、素描展
1991  日本—神奈川第十七届国际版画展
1991  日本—神奈川第十六届国际版画独立展
1991  南斯拉夫图日拉第六届国际素描、版画肖像画展
1991  米金铭版画、素描展,上海朵云轩
1991  巴西—首届邮政艺术年展
1990  香港—中国艺术大展
1990  南斯拉夫—卢布尔雅纳18届国际版画双年展
1989  南斯拉夫—中国现代绘画展
1986  全国第十一届版画展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米金铭:一象生万变,归吾心安处
·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水墨实验”-
· 返璞归“心” ——米金铭之水墨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米金铭:一象生万变,归吾心安处>>
    任何人试图找出米金铭某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来标签化他的水墨艺术都会落入一个圈套,即使你拿着他最新的画作,他也可能在下一秒就进入全新的水墨领域。显然,米金铭不是一个玩套路的人,他拒绝传统水墨的程式化,也不愿重复自己过去的水墨符号。
 
    在承袭传统笔墨精神的同时,米金铭一直在探索当代水墨语言的更多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甚至在同一题材里也能衍生不同变化。他积极地保持着新水墨的实验状态,灵光一闪就立刻落到纸上,成功与否都是一段旅程。他要用自己的水墨语言来最恰当的表述其心智与当下的时代直接接触下的观点。或许,真正的艺术家都无法对时代的发展、事物的变化无动于衷。米金铭坚持用当代的水墨语言,剖析当代的社会,透视当代人的精神内涵。这其中的任何一种情感,都不是外加的,而是一种自发的内在体验。

    无论是在何种题材,或是处于新水墨实验的哪一阶段,你都可以感受到米金铭敏锐的艺术触觉和其较为强烈的精神动机,从而促使他的画面往往引发一种互动式的思考。从早期的人物系列、马系列、荷花系列,再到如今的白鹭湾系列,题材转变的内在驱动其实是追随了米金铭思考上的转变:从泛化的人文关怀转而关注自我认知,最终回归自然本真的流露。自发的转变过程原原本本呈现了画家的心灵轨迹,像极了中国绘画史从描绘人物到盛行山水的缩影,同时也是中国文人画家对待人、动物、自然的一个阶梯状上升的哲学思考带来的艺术升华。

   

    如今,米金铭早已不再画人物肖像,但是回望他的水墨人物,有助于我们对他探索当代水墨语言进程的理解和思考转变的关注。

    米金铭笔下的人物是时代背景下的个体。在人物塑造上,他通过西画的体积造型语言,结合光影符号寻求了新的图式表达,用传统水墨的浸润泼染使画面充满了流动性和神秘感,加以水彩的特殊处理,用技法营造细节,借鉴综合材料的特殊机理,在绘画观念上打开了一个走向当代意识的缺口。

    画中人或笑、或羞、或远望,摆好了姿势呈现给观者他们想要展现的样子,但丢失的轮廓、化开的裙摆,几乎蔓延在整个画面——表象已破碎,每个人都处在当下时代的羁绊之中,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马

    米金铭个人的表现语言主要是体现在他的水墨上,这也是他的油画作品很少出现在展览上的原因,实际上,他的油画也很美。而其中的一幅马系列油画作品——《归途》,正是反映了米金铭弃商而回归画布的心境。暖色调的背景之中,一匹白马正面跑来,路途泥泞,但是干净坦荡,它的归来无可阻挡。这个时间结点与古代文人官场失意转而寄情山水的愤懑不同,米金铭的从商经历是成功的,他回归画布是顺应内心的召唤,是回到了

    “吾心安处”。

    借由《归途》的启发,不难发现,米金铭的水墨马无论在角度、色调或构图方式上如何变动,其呈现的精神状态都是画者本人精神内涵的映射,并不只是一个“物化”的外表,而是对自我认知的关注。他的马在思考,但是绝不迷茫,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就如他本人一样。

    荷花

    米金铭:“水墨无法画出我心中的荷花。”

    于是画家大手一挥,从水墨荷花画到了彩色荷花,大片的翠绿与金黄碰撞,幻彩与水墨交织相融。传统水墨的没骨和泼染在米金铭的运用下有了更强烈的视觉张力和新的生命力。画家对自然的体察入微,变幻出前所未有的当代意境以及当代审美意识。一花苞、一小虫、一叶连天,大开大合之势整合了整个画面,夏荷本该如此绚丽而明快。
  
    白鹭湾

    灵感和悟道往往来自情感迸发的一瞬间,时代本身的浮躁与城市边缘的白鹭湾形成的强烈对比,激发了米金铭对白鹭湾题材的创作欲望。在这里,画家找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以自身的内在修为和独到眼光与自然进行精神往来。城市里的人们早已失去耐心去等待对方或自己多一秒,漠然和抱怨使得彼此渐行渐远。没成想城市边缘还有这样一处白鹭湾,距那躁动的喧嚣仿佛有千里之远,蓝天澄净、湖水透彻,倒映着那人、那荷,和偶尔一掠而过的白鹭。

    米金铭早期的白鹭湾系列作品沿袭了他一贯的当代水墨实验,将传统水墨中过于精神化的山水理念引入强烈的视觉传导力,在保持水墨意境的同时加入现代语境。画面中寻求单点突破而排斥全面开花,以深重繁复的笔法描绘白鹭湾的丛林,而给天空、湖水以“似是而非”的通透,复杂与简单、表与里在画面中对立,冲突之下碰撞出强大的视觉张力。而其中也不乏诗意的具象表达:林荫之中相依偎的恋人,秋意里枝头上张望的鸟儿,芦苇下呢喃的一双白鹭。所以你听,白鹭湾的丛林里是有声音的,有虫鸣,有鸟叫,或许风一吹你就能看到草里隐匿的另一个饱含生机的世界。

    而米金铭现在的白鹭湾已经脱离了地理空间的限制,是广义上的白鹭湾,通过有限的取景来表达对整个生态自然由表及里的认识。其中,具象的表达越来越少,在图示的构建上越来越抽象,图景变形到与实景仅留一线的牵扯,使之水墨呈现出一种“荒诞”的审美形态,而这种“荒诞”并不趋向于悲,反而生出一种和谐。你会想知道:眼前的这一片荒原,从前是什么,今后又会是什么?同时,在笔墨的形式上,米金铭做了更大胆的尝试,笔法呈现出更加独立的表现功用,空间表现力扩张,也得到了更加独特而准确的肌理效果。

    米金铭的当代水墨语言已有了非常成熟的呈现,但他仍使自己处于实验之中,不愿落脚。他以安静、谦和之心处世,却在创作上,以潜藏着的巨大且源源不断的能量,坚定从容地行走,而艺术家的内在要求才是产生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形式的真正动力。
 
文/徐世冲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