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震中
1979 生于武汉
2010 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现居武汉,任职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个展
2014  “物言•墨语”——彭震中水墨作品展,仟喜雅画廊
主要联展
2019 中国美术馆 2018 年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2019 第十三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银奖
2019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2018“艺术与和平”——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
2018 学院·中国画教学与创作论坛暨全国青年教师中国画邀请展
2017 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
2017 学院新方阵,今日美术馆
2017 美在生活——全国写生艺术展,中国美术馆
2016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6  “Paint the present with the past——常青藤计划2016中国青年艺术家水墨画展,瑞士
2016 2016中国美术馆贺岁大展——中华民族大团结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15 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
2015 “悲鸿精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4 常青藤计划2014•首届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中间美术馆
2014 解构•解放——当代水墨邀请展,上舍艺术空间
2014 丹青楚韵——湖北省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湖北美术馆
2014 第十二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3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山东美术馆
2013 第六届成都双年展,成都新国际会展中心
2012 再水墨: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湖北美术馆 今日美术馆
2012  “画说武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2 首届湖北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湖北美术馆
2012 2012新水墨艺术邀请展,上海明园艺术中心
2011 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
2011  “生命的思维”第8回韩•中水墨画交流展,韩国毅斋美术馆
2010 第七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画院
2010 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9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上海展览馆
2009 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
2009 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9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9 第四届成都双年展,成都新国际会展中心
2009 “微观与精致”第二届全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艺术展,中国美术馆
2008 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运动的墨像》
· 挥之不去的记忆——读彭震中的《
· 彭震中推介词
· “蒙太奇”式的水墨画——彭震中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挥之不去的记忆——读彭震中的《日记系列》>>

文/冀少峰

近期彭震中的水墨创作《日记》系列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他带给阅读者的不仅仅是对租界建筑文化的反思,更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

熟悉彭震中的人都知道,他以骑摩托车的青年和城市废墟确立了艺术界所熟悉的彭氏视觉修辞,肢体语言与机械语言营构出一种变动中的视觉图景,而近期以汉口租界历史建筑物为主要视觉叙事母题的《日记》系列又为阅读者带来了一个面对我们的历史遗存,能够把文明的冲突、碰撞与交融,以一种当代的情怀与韵致表达的恰如其分的彭震中,也让阅读者看到了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并精于表达的彭震中。

彭震中继续采用他惯有的分割式、片断式但又不失之于整体风貌的表现方式,以片段化的非叙事的水墨表达,将汉口租界建筑统摄在他的视觉图像间。他以穿透汉口租界的历史建筑遗存及人们投之于惯常的文明遐想亦或说浪漫的文化想象,人们看到的已不仅仅是历史的遗迹,不再是凝固的冰冷的,而是每一个阅读者在与其相遇时瞬间所重新建构起来的意义关联……租界的建筑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

彭震中并没有悲情地去重构复演历史,而是用个体经验的视觉描述来建构一个自我的对于租界文化思考的图像世界,这也恰恰契合了当下社会现实的对已逝文化的想象。彭震中创造的并不是真历史,但却是对中国社会在迈向现代性过程中的一种思考。这是一种转型社会的转型之痛,这是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各种观念交织、缠绕、并行所带来的一种生活窘境,亦是传统文明遭遇现代文明、农耕文明不期然遇见现代工业文明,乡土社会迈向城镇化所暴露出来的种种未有之生存情态。他以极具东方韵味和中国性的水墨精神在与工业文明的冲突中若隐若显。水墨的流动性、柔软性亦与建筑石材的冰冷性坚硬性形成一种交织与互融。建筑物由片断拾缀而成,一方面传统的样式被抛弃,带给阅读者的是一种新的理解,他在表达自我的同时,也在释放着《日记》系列所散发出的那种穿越时间,穿越文明,穿越历史的意义。他在继承传统笔墨精神的同时,也在对传统进行批判和扩充。由此,历史的碎片化和沧桑感呼之欲出,建筑物的冰冷与坚硬及被时间冲刷出来的遗迹感沧桑感,透过彭震中灵动的视觉讲述而给阅读者一种“灵秀但不甜俗,诙谐又不浮华,酣畅淋漓但又收放有度”之感。

彭震中将租界历史,甚或说近代史的屈辱以一种视觉的描述带入一个与当代社会生存状态相互共鸣的文化语境中。虽说租界的建筑史并不是那样的光鲜,而且这种建筑遗存也不仅仅存在于武汉,这类景致曾经是今天依然是遍布上海、青岛、广州、天津、哈尔滨••••••这些建筑遗迹不仅构成了这些区域独特的景致,而对隐藏在这些遗迹背后的思考却是伴随着中国融入全球社会步伐而出现了别样化的解读。但在人们惯常的视觉经验、旅游客观光的心理中,人们却只看到了历史遗存的荣光,却看不到被船坚与炮利敲开国门的屈辱与血泪;人们乐于畅游在汉口江汉关这些繁荣的景致中,却忽略了修筑这些盛景所不得不付出的血和泪的代价;人们看到了和平年代温暖的阳光,却遗忘了战火烧到家门的恐怖、悲惨与流亡生涯的艰辛与艰难……彭震中以水墨的流动多姿与情韵并茂之势,去揭示出租界历史遗迹所带来的一种隐秘的伤痛,并最终让这伤痛去照亮我们。

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但文明的冲突碰撞与交融依然存在着,那种碎片化、片断化的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将会激励着我们去默默前行,去书写迎接美好的未来。


2016年7月27日晚21:45于东湖三官殿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