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钟颖

1975 出生于云南
1999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2007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专业,获硕士学位
2014 获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资金支持赴英国学习
现居北京,任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造型基础部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持有者
 

主要个展
2015 欲舍 & 共生,琨廷实验艺术基地,北京;钟颖造像,瑜舍酒店,北京
2014 钟颖造像,红门画廊
2007 静观 – 空境,红门画廊
2005 静观空间,红门画廊;哲学空间,紫云轩画廊
 
主要联展
2017 红门 - 继往开来,红门画廊,北京
2017 第七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6 繁华的微光 - 艺术北京,北京农展馆,北京
2015 首尔国际雕塑节,首尔艺术殿堂,首尔
2014 第二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苏州;丹青贺岁,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3 朝圣敦煌 - 全国美术作品展,敦煌美术馆,敦煌
2013 语言的飞扬 - 第三届雕塑年鉴展,国家大剧院,北京
2012 雕塑中国,中央美院雕塑创作回顾展,中央美院雕塑研究所,北京
2012 红门二十周年 – 两代艺术家展,澳大利亚巡回展: 悉尼、塔里、纽卡斯尔、墨尔本和珀斯
2011 红门二十周年 – 两代艺术家展,六岛中心,上海
2011 红门二十周年 – 两代艺术家展,红门画廊
2011 卢森堡大使馆官邸花园雕塑展,北京
2009 中国形式, 红门画廊;中国姿态 – 中国首届雕塑展,北京,长春
2008 未来天空 - 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提名展,今日美术馆
2008 现状 - 刘海粟美术馆年度雕塑提名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
2008 红门之星,红门画廊
2007 新涅磐,红门画廊,北京
2006 中韩当代雕塑展,北京
2006 红门画廊十五周年展
2005 奢时代:雕塑艺术预言 – 中国当代户外雕塑展,天津
2005 第二界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5 亚洲交通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05 第二届成都双年展,成都新会展中心,成都
2004 2004,首届壁画大展,中国美术馆
2003 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
2002 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北京国际雕塑园
2002 对话 – 雕塑艺术展,北京艺术家文件仓库,挪威使馆
2001 中国当代艺术展,Limn画廊,旧金山
2001 未来的迹象 – 红门画廊十周年展,红门画廊
2001 火红· 红火 – 中国当代艺术特展,红门画廊
2001 元素-金属雕塑五人展,中央美院美术馆,红门画廊
1999 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
1998 陶瓷的国度,中国当代陶艺巡回展,西班牙,丹麦,英国
1997-1998 意大利国际生物雕塑展,Cunen,意大利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艺术手记
相关评论 更多
· 哲理之光——关于史钟颖的雕塑
· 艺与道的二元修为——浅析史钟颖
· 观钟颖造像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哲理之光——关于史钟颖的雕塑>>
    浏览史钟颖的作品,我的第一感觉是其中蕴含着哲学性的思考,随后的交谈验证了我的感觉。史钟颖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到河北的一所大学任教,这使他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和了解人类的文化史、哲学、历史、建筑与当代艺术的经典著作。据我了解,毕竟在中国雕塑界,没有哪位雕塑家能够耐心地阅读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我知道老油画家韦启美先生是经常阅读萨特、海德格尔的书的)。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就围绕“艺术是否再现真实”形成不同的看法。柏拉图认为真实在于理念或思想,而“诗”(广义的艺术)只是对物体表象的“摹仿”或“复制”,诗人的工作由于仅仅是仿造事物的表象,因此“双倍地远离真实”,应该将诗人(艺术家)赶出“理想国”。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理念只反映固定不变的现象,真实是经由艺术形式“再现”出来的变化过程,诗或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摹仿,即通过形式的创造再现真实。

     20世纪初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变,即所有重要的哲学家都不再纠缠于“美是什么”的本质话语的讨论,他们似乎偏爱通过艺术的形象来揭示人类的生存处境,以艺术家的作品为话题,从中展开自己的哲学思考。例如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对于凡高的《农妇的鞋》赞赏备至,将它看作人类在农业时代生存处境的形象表达;萨特从贾科梅蒂那些空间中融化的雕塑人物中看到了艺术家“从一种充盈的实体中创造着真空”,这可以视为一种对工业时代人类生存空间的现代主义的透视。我想,这或许是艺术在当代社会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即从人类生存的角度给出一个世界存在的形象回答,建立另一种生存意义的解释系统。

    说这番话不是讲雕塑家都要先读那些难懂的哲学书才能做雕塑,也不是说读了哲学书就一定能搞出好的雕塑。我的意思是雕塑家常年在工作室从事复杂的艺术构思与繁重的体力劳动,有时间不妨读一些古今中外有关艺术的哲学经典,这样一来可以感受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思想家的智慧之光;同时也可以通过没有任务、不需考试的自由阅读,与人类的文明思想进行对话交流,从而扩大视野,丰富思考,在跨学科的涉猎中产生新鲜的观念与创作的灵感。需要补充一句:这一切都离不开对现实环境的深入体验、感受与思考,同时也不是要求雕塑家放弃自己的专业特长,以概念代替创作。相反,如史钟颖所说,正是跨学科的涉猎,使他认识到每一个学科不可替代的自身价值,启发他在创作时进一步加强雕塑自身的语言研究,从而在多元化的当代社会,获得自己的存在理由。

     史钟颖对雕塑的当代性认识正是建立于这种开阔的阅读视野之上的。首先,他意识到博伊斯“社会雕塑”的观念已经将雕塑的观念无限扩张,我们继续扩展雕塑观念的空间已经相当有限,不必苛求自己拼命地进行雕塑观念的更新,而是要研究前人的雕塑遗产,在历史的基础上寻找自己的任务;其次,我们所有想法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肉身基础上,受到许多个人无法控制的因素的制约,“我们要懂得适性,我们要有所敬畏”。这种对人类认识的有限性与连续性的思考,正是史钟颖注重雕塑自身的学科与语言特性,从而展开自己的雕塑研究的认识论基础。

     将史钟颖的雕塑称之为“研究”,表明了我对他雕塑的定位,即他仍处在雕塑语言的基础研究阶段。他所关心的问题,是当代雕塑特别是架上雕塑无法回避的学科基础问题,例如“形”的问题、“空间”的问题、“内外空间”的转换问题、“虚空间与实空间”的问题、作者与观众的观察角度的转换问题等。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上,毫无疑问是难度很大的,但正因为难度大,更说明了这些问题对构建中国当代雕塑学术框架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一篇评论隋建国、傅中望、展望等五人展的文章中,提出了中国雕塑的现代主义补课问题,在今天看来,20世纪现代雕塑的发展,从材料到语言,从形式到观念,对于中国雕塑界来说,都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深入地研究。当然,作为一个20世纪90年代的青年雕塑家,史钟颖的雕塑并非脱离当代环境,搞纯粹的“炼金术式”的语言研究,他的作品在某些方面,已经触及了“人的自我认识何以可能”这样一个具有后现代意味的反思性话题,也触及了“网络时代人的外部联系紧密与内心世界的孤寂”这样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课题。形式的悖谬感与心灵解放欲望的交织、材料的滞重与精神自由的冲突,形成了史钟颖作品中较为宽阔的人类生存的文化视野,这方面,他的《网景——涅槃》《网景——滴》《景网景》系列表达了雕塑家的独立思考,是富有创意的表述。特别是从《黑洞——视窗》发展出来的《景网景》系列,再一次通过孔洞与镜子的组合形式,表达了人类认识外在环境与认识自我的互动关系。

     在这里,“对洞凝视”与“对镜凝视”正从吸收与反射的意义上,展示出人类对外在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别是对人类文化传统的复杂关系。这正如苏格拉底与阿昔比阿德在讨论德尔斐的阿波罗铭文“了解你自己”时所说:“人的眼睛总是希望找到一个东西来寻找自己”“你是否注意过,当一个人看着别人的眼睛,他会在他人的眼睛的正中看到自己的脸,就好像那是一面镜子?”“当一个灵魂想了解它自己时,它难道不应该去看看另一个灵魂,探索其隐秘的理性与智慧的居处?……它将因此而增进对自己的了解。”苏格拉底将人对于自我镜像的观察视为一种神性与理性共在的洞察力,从而赋予了镜像这一幻觉影像对于人类自我沉思的实在性质。

     现在讨论史钟颖的雕塑具有多么重要的艺术史意义为时尚早,在他的面前有很长的路要走。早在1998年他在中央美术学院就读期间就参加了意大利国际生物雕塑展,笔者参加了那一次雕塑系举行的一个小型学术研讨会,在这个讨论会上已经注意到年轻的史钟颖所具有的那种不急不躁、沉着探索的平和心态。这么多年过去,平凡的生活没有使他变得平庸,而是对雕塑艺术在当代的发展更为执著,这是难能可贵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钟颖作品中的哲理之光,就是人文之光,它是这个时代十分缺乏的精神之光。它本应由那些敏感而又优秀的人文知识分子来提供,但在这样一个商业化的时代,学术也“快餐化”“工业化”了,优秀的人文传统蒙上了厚厚的世俗之尘。史钟颖的作品滋润了人们的眼睛,并且通透了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在物质性的材料空间中使人们反观自己的精神空间,察觉个体的思想局限,从而换一种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
 
 
文/殷双喜
                                                                                                                     2005年3月1日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