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回流”,这个专指流散海外的中国艺术品回归祖国现象的术语,虽然更多的是用于古代书画瓷器等文物艺术品,但是在最新的收藏领域——中国当代艺术——竟然也适用。这次春拍苏富比在香港将推出的尤伦斯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专拍,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 这与中国当代艺术诞生时独特的历史背景有关。作为一种前卫艺术,当时的中国当代艺术以独特姿态出现,挑战主流意识形态,只有西方藏家较早着手系统收藏,其中不乏出于商业目的的淘金客。这两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行情暴涨许多人纷纷出货。仅以苏富比香港为例,从2007年的“仕丹莱专拍”,到2009年拍卖“萨奇收藏”,再到2010年秋拍那个来自瑞士藏家的收藏专拍,不断有欧美“收藏家”在国际拍卖场上把他们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送拍,在这个最新的收藏领域里形成了一股“海外回流”潮。 不过,那些人包括在2007年秋天在欧洲菲利普斯推出第一个推出此类专拍的法伯,虽然藏品颇具规模、拍品也十分重要,但许多圈内人并不觉得很意外,因此,对市场的冲击远远比不上这次的专拍,因为尤伦斯就像周铁海所说的,是西方仅有的称得上收藏家的两个人之一,而另一个就是鼎鼎大名的乌利·希克。 于是媒体一番鼓噪也就很自然了:有的人重弹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西方阴谋论”的老调;有的则振振有词地反证尤伦斯创办当代艺术中心(UCCA)是为了商业炒作,有的煞有介事地预言当代艺术市场难以承受西方的抛盘,有的则声称尤伦斯退出中国将转投印度当代艺术。前两年圆明园铜兽首拍卖,曾经引发许多大众媒体对“海外回流”现象作了众多离题万里的报道,与此相似,上述那些对西方藏家、艺术市场的国际动向的种种激愤的言说背后,暴露的同样是扭曲的心态和自信心的阙如。其实,苏富比历年的拍卖纪录证明,所谓西方藏家的抛盘,并没有令当代艺术市场垮台,反而刺激了其走向理性、成熟,一些中外机构借此还迅速形成了他们的收藏雏形。可以断言,尤伦斯收藏分批出售也好、UCCA或转让或关闭也好,无损于中国艺术市场的大局。 倒是尤伦斯从收藏中国艺术,转而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再成立基金会、创建UCCA,直到要转让UCCA、分批出售藏品,整个过程可谓一个另类的“海外回流”的过程。与文物艺术品不同,当代艺术作品缺乏美术史的定论,其市场定位的确认总是伴随着系统的运作。尽管这样的前因后果并非尤伦斯深思熟虑的事先设计,但其中却有许多必然规律,值得今天的中国藏家特别是机构藏家认真琢磨学习。